南詔國發祥地,一座“活著的古城”,雲南巍山古城

要不說我是個吃貨呢,認識建水是因為燒豆腐,認識諾鄧是因為火腿,認識巍山是因為扒肉餌絲,在雲南總在不經意間就會因為一個小吃愛上一座城,這次我因為扒肉餌絲,來到了巍山。

南詔國發祥地,一座“活著的古城”,雲南巍山古城

巍山,因縣城東有巍寶山得名。巍山古城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也是雲南四大"文獻名邦″之一,更是南詔國發祥地。唐開元25年(737年),南詔王皮邏閣以巍山為基地,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兼併了洱海地區的五詔和其他小部落,建立南詔國,傳位十三王,歷時253年。明清兩代,巍山彝族左氏任土司承襲18世。明代稱蒙化府,是雲南“三大土府”之一。始建於元代的古城,在明代改為磚城。古城築有城牆,東西南北四個城門,城中心建星拱樓,古城形方如印。 有著不少的南詔遺蹟和歷史傳說。

南詔國發祥地,一座“活著的古城”,雲南巍山古城

南詔國發祥地,一座“活著的古城”,雲南巍山古城

如果是大理是民族風情,麗江是小橋流水,那麼巍山應該就是原滋原味吧,漫步巍山古城,如今看來不算巍峨的城牆,青石板的道路,一個柱礎、一隻飛簷、一片瓦、一塊磚,都似乎在和你述說著這座的歷史。

南詔國發祥地,一座“活著的古城”,雲南巍山古城

南詔國發祥地,一座“活著的古城”,雲南巍山古城

巍山古城內街道以拱城樓為中心,呈標準的井字結構建設,共有25條街道,18條巷,全長14公里,城內房屋基本保持了中式結構,南、北主軸線兩側的房屋則完整的保存了明、清時代的建築式樣和風格,房子朝向為南偏西15度左右,屬結合當地的最佳採光方式。

南詔國發祥地,一座“活著的古城”,雲南巍山古城

南詔國發祥地,一座“活著的古城”,雲南巍山古城

巍山北城樓名拱辰樓,建於明洪武年間。在高大的城牆上,有五間重簷歇頂式的古老建築。城樓南面掛"魁雄六詔",北面掛"萬里瞻天"橫匾。氣勢雄偉。由東、西兩道小門登級而上。登上樓頂,舉目四望,東西南北四條街道向四方延伸,屋舍儼然。整個巍山壩子全收眼底,十分壯觀。拱辰樓名字來源於《論語.為政篇》中的"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其所而眾星共(同拱)之",體現出其眾星捧之的矚目性及重要性。站在拱辰樓俯瞰雲南最長的步行街——南詔古街,活生生一幅清明上河圖,惹人懷想。

南詔國發祥地,一座“活著的古城”,雲南巍山古城

南詔國發祥地,一座“活著的古城”,雲南巍山古城

與拱辰樓遙遙相望的星拱樓,是古城的印柄,樓高兩層,簷牙高挑,四面開窗,與拱辰樓相比更顯俊秀挺拔,在樓的東西兩側則分別懸掛著“瑞靄華峰”、“玉環瓜浦”的牌匾,顯示出一種醉心田園生活閒適淡然的意境。

南詔國發祥地,一座“活著的古城”,雲南巍山古城

南詔國發祥地,一座“活著的古城”,雲南巍山古城

在古城的主街上,隨處可見三方一照壁或四全五天井的古民居,老人們也都衣著樸素,在茶館裡下棋打牌,遊走的遊客和他們似乎是兩個世界的人,時光在這裡彷彿停下了腳步,如果不是闖入的遊客,這裡就像是一座未被現代文明所打擾的古城。

南詔國發祥地,一座“活著的古城”,雲南巍山古城

南詔國發祥地,一座“活著的古城”,雲南巍山古城

登上拱辰樓可以俯視古城兩邊的街道,星星點點的遊客及幾乎一眼望不到頭的街道。巍山小吃品種繁多,耙肉餌絲、一根面、果脯等都是當地的特產。

南詔國發祥地,一座“活著的古城”,雲南巍山古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