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吞鈕釦電池,1歲孩子食道被腐蝕

01


自從有了孩子,恨不得一顆心掰成幾瓣用,因為一個不注意,很可能就會釀成悲劇。


這不,前不久,銀川一個1歲4個月的男孩誤吞2枚紐扣電池,被緊急送醫搶救。


男孩的家長將6枚廢舊的紐扣電池,隨手放在了一邊。


3月3日這天,孩子把電池抓在手裡當玩具玩,沒想到,大人上個衛生間的功夫,孩子就將電池吞了下去。


不一會兒,孩子就出現噁心嘔吐、胃難受的症狀,家長連忙將孩子送到醫院。


由於電池個頭比較大,直徑2釐米左右,相當於5分錢硬幣,再加上食物殘渣干擾,導致第一次胃鏡取出失敗。


誤吞紐扣電池,1歲孩子食道被腐蝕


電池的位置甚至又從食道,下移到了胃內。


誤吞紐扣電池,1歲孩子食道被腐蝕


醫生說,必要時需要開刀進行手術探查和取物,可這樣對孩子的損傷比較大。


所幸,經過多次嘗試,以及手術方案的2次調整,終於在“胃鏡+食管鏡”的相互接力下,成功取出2枚紐扣電池。


誤吞紐扣電池,1歲孩子食道被腐蝕


醫生說,電池對胃壁及食道壁已經產生損傷。


一歲多的孩子,正處於口欲期,喜歡用嘴巴來探索世界,滿足好奇心。

看到什麼都想抓,抓到什麼都想吃。


許多家長不重視,導致此類事件每年都有發生。


2019年1月,福建一名1歲4個月的男孩,誤吞紐扣電池,由於電池陷入食道粘膜難以取出,醫院只能採取手術的方式,耗時一個多小時才將電池取出。而電池的外表已經完全腐蝕發黑。


誤吞紐扣電池,1歲孩子食道被腐蝕


2019年2月,江西一名11個月大的男寶寶,誤食一顆紐扣電池,卡在食管入口處,雖然醫生取出了電池,但寶寶的食道粘膜已經受到嚴重損傷。


2019年7月,寧夏一對父母在研究給孩子買的電子寫字板如何使用時,1歲半的孩子把紐扣電池吞進嘴裡。經過手術治療,電池被順利取出,但孩子的食管已經被腐蝕出現黏膜潰瘍,後期可能會出現食管炎、食管穿孔等風險。


……


這樣的事件屢見不鮮。


02


有些家長可能不明白了:

紐扣電池圓圓的又沒有稜角,等孩子排出體外不就好了嗎?怎麼危害這麼大?


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的小兒外科主任醫師蘇澤禮說:

“大部分異物可以隨糞便排出體外,但是像電池,會對患兒造成危害。”


我們先來看兩個實驗。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急診科醫生,做過一個模擬實驗:


用鴨腸代替我們的腸道,將電池包在鴨腸裡。


誤吞紐扣電池,1歲孩子食道被腐蝕


半小時後,鴨腸的黏膜就已經被燒傷。

醫生還強調,“如果再過一個小時可能就穿孔了!”


國外一位媽媽也做過同類實驗,拿一枚紐扣電池放在雞胸肉上。

十分鐘後,雞肉上出現一圈被燒焦的痕跡。


誤吞紐扣電池,1歲孩子食道被腐蝕


30分鐘後,焦黑的部分更加明顯了。


誤吞紐扣電池,1歲孩子食道被腐蝕


等到4個小時後,雞肉已經變得糜爛焦黑,都快被電池“烤熟了”!


誤吞紐扣電池,1歲孩子食道被腐蝕


為什麼電池會造成燒傷呢?


那是因為,食道內充滿著黏膜,紐扣電池一旦被黏膜夾住,就會形成一個傳導路,電池會瞬間短路。同時電池產生的化學反應,會造成黏膜的燒傷。


再加上胃酸的腐蝕,會導致電池內的一些鹼性物質進入胃部,導致胃壁被腐蝕,引起消化道損傷,嚴重時還會造成胃出血,危及孩子的生命。


03


比孩子誤吞電池更可怕的是,家長採取的一些錯誤急救措施,會雪上加霜。


大連一名10個月的女寶寶,誤吞一枚紐扣電池後,家長連忙給孩子喂牛奶,企圖以此稀釋電池釋放的毒性。


結果孩子開始大聲哭鬧,表情十分痛苦。

送到醫院後,醫生表示,孩子的食道已經嚴重燒傷,雖然最終脫離了生命危險,但食道燒傷可能會留下瘢痕,導致孩子食道狹窄,影響正常進食。


孩子可能需要多次手術才能修復食道,而每一項手術都比較複雜。


切記:牛奶非但不能稀釋電池的毒性,反而會加重病情。


電池中的電解液具有強腐蝕性,所到之處會快速腐蝕器官,這個時候讓孩子喝牛奶,會導致電池瞬間短路,燒傷更嚴重,情況更糟糕。


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呢?


迅速就醫!醫生會在最短時間內,將電池取出來。


電池在孩子的腸胃內多待一分鐘,孩子就會多一分危險,停留的時間越長,可能導致器官受到的腐蝕性就越嚴重,甚至會造成食道穿孔。


可能有些家長要問了,如果孩子將電池排出了體外,是不是就安全了?

也不一定。電池可能會在孩子體內殘留物質,對孩子的食道、腸胃等造成一定的傷害。


因此,即使孩子已經將電池排出體外,我們仍需要儘快帶孩子到醫院檢查。


04


消化道異物在兒童患者中非常多見,其中以6個月齡到6歲之間的兒童佔比最多。


其實,不只是電池,生活中一切可見的小物件,都是需要我們警惕的潛在危險物。

比如:磁力珠,牙籤、圖釘、大頭針等尖銳物,藥物,太小的玩具零件,零食袋裡的乾燥劑等。


誤吞紐扣電池,1歲孩子食道被腐蝕


更讓人擔心的是,很多孩子誤食異物之後,家長髮現不了。


比如磁力珠,小兒外科主任醫師蘇澤禮說:

“誤吞一顆問題還不算大,但是很多孩子今天吞一顆、明天吞一顆,家長根本不知道。這些磁力珠位於腸道不同的位置,一到體內,馬上吸在一起,導致腸道也擠在一起,出現梗阻,還會把腸子磨個洞。”


有個孩子一共誤吞了20顆磁力珠,腸道磨穿了6個洞,只能開腹做手術取出磁力珠。


小孩子抓住什麼都喜歡往嘴裡塞,這是他們認識世界的方式,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加強看管,高度重視兒童攝入異物的風險。


平時,要將硬幣、紐扣、藥物、電池等小物品,放在孩子看不到、夠不著的地方。


孩子,是每一個家庭的未來和希望。


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是我們每一位家長的責任,千萬別讓一時疏忽,成為終身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