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牙克石 美麗扎敦河 人在圖中走 羊在畫中游——秋牧秋思

鄭緒嵐 - 牧羊曲.mp33:34

來自喜桂圖旗

金秋牙克石  美麗扎敦河  人在圖中走  羊在畫中游——秋牧秋思

2017年秋天的一個傍晚,不經意間誤入了世外桃源。


秋天,這大自然的化妝師用無形的雙手,精心的裝扮起大地山河。扎敦河畔一改夏天一身單一的草綠,換上了鮮豔的服飾,五彩繽紛,奼紫嫣紅,這是大興安嶺最美麗的季節。一群羊兒漫步在花園般的景色裡,悠閒的邊吃晚餐邊欣賞風景,牧人則領著羊兒一會兒到這,一會兒又到那,一會兒到了河邊,一會兒又鑽進了叢林。悠閒自得的讓人很是羨慕。

金秋牙克石  美麗扎敦河  人在圖中走  羊在畫中游——秋牧秋思

牙克石東郊的扎敦河畔,兩岸曾是難以行走的沼澤地。我最早記憶時,西岸已經修築了防洪堤壩,靠市區側已經星星點點的住滿了人家。據老人說,1957年發水,扎敦河氾濫湧進了街裡,防洪堤應該就是那以後修築的。上世紀70年代前,防洪堤每年都要修繕,除了專業隊伍還要動員機關單位義務勞動,我小時候就沒少和父母修堤幹活兒。

金秋牙克石  美麗扎敦河  人在圖中走  羊在畫中游——秋牧秋思

河東岸,對於那時我們孩兒童來說是很遠很遠的“野外”,但還是經常和小夥伴去玩耍,時不時的帶上鐮刀割草給家裡養的豬絮窩。那時的孩子都是“散養”,大人很少惦記孩子上哪玩兒,父母告誡我的也不過是:“不要下河呀”,所以我一直是個見水就迷糊的“旱鴨子”。

金秋牙克石  美麗扎敦河  人在圖中走  羊在畫中游——秋牧秋思

過去,東岸的沼澤地裡都是水,草長在水裡,還長滿了塔頭墩子,半米多高,每個墩子長一撮草,和現在有些時髦小青年留的髮型差不多。走進沼澤地,雙腳就會陷進爛泥裡,深一腳淺一腳的非常難走,好在不像紅軍長征過的毛爾蓋那樣無底,水也就沒過腳脖。我的個小,在塔頭林中行走幾乎只露一個腦袋。

金秋牙克石  美麗扎敦河  人在圖中走  羊在畫中游——秋牧秋思

那時,東岸邊只是零星的有幾戶人家,上世紀70年代後多了起來,還建了一些木材企業什麼的,公安看守所也建在那裡。隨著居住人口的增多,沼澤地也開始慢慢變幹,水逐漸消退。過去東岸河邊無法放牧,因為牛羊長時間在沼澤地裡會爛踢甲。如今,沼澤地除了留下幾個泡子,其餘地方都可以放牧了。圖片的羊群就是東岸河邊旁,地上乾乾的,都不像是在河邊。此時我才幡然醒悟,真真的體會到小時候一位老爺爺對我說的:“人進水退”的真言。

金秋牙克石  美麗扎敦河  人在圖中走  羊在畫中游——秋牧秋思

過去,在兩千米外的市區,晚上可以聽到東岸的蛙鳴響成一片,那時住平房封閉不好,夜深人靜時躺在炕上都能聽到;清晨東風會為城區送來一陣陣青草的芳香,最讓人陶醉的就是“黃瓜香”發出的夾雜著野草原始味兒的黃瓜香味道,沁人心脾。

金秋牙克石  美麗扎敦河  人在圖中走  羊在畫中游——秋牧秋思

那時,扎敦河裡生長著大量的蝲蝲蛄,我們常去河裡抓一點回來煮著吃。用一根樹棍兒綁上一條小魚或是一塊肉,放在河水裡引誘蝲蝲蛄用大夾子夾住,然後快速拉出水面,乘機逮住,叫“逗蝲蝲蛄”。大鐵橋和莫拐大橋附近蝲蝲蛄最多,它雖吃腐肉,但對生存環境特別是水質要求極高,與小龍蝦恰恰相反。如今,可能是水汙染讓它絕跡了,至少牙克石附近是沒有了。

金秋牙克石  美麗扎敦河  人在圖中走  羊在畫中游——秋牧秋思

我們去東岸及其附近玩耍,要防的是長蟲。那時長蟲很多,走著走著就能碰上。上游邊上的卓山採石場,放炮時會把長蟲蹦的滿天飛;扎敦河大鐵橋右側的山上有狼出沒,進街裡抓雞掏豬打野食。上世紀70年代時,距河岸幾百米處臥龍崗的民居牆上還有用白灰畫著大圓圈,說是狼看見以為是圈套,就不敢來了。政府鼓勵打狼,打住的狼隨便吃,拿兩個耳朵去廢品收購站領取獎勵。現在這些都沒有了,狼不知道跑到什麼地方了,長蟲不知道鑽哪的洞裡了。

金秋牙克石  美麗扎敦河  人在圖中走  羊在畫中游——秋牧秋思

所幸的是,擴建的興安新城比較靠東,保留了到東河岸間的兩千多米溼地。雖然已經不是溼地了,但靠河所以地下水充盈,灌木生長的旺盛。最招人喜歡的是山丁子和稠李子樹,每到春季鮮花盛開,白茫茫一片,煞是好看。當然,最美的還是秋天,五彩繽紛,美不勝收。這些片子是傍晚拍的,所以有些暗,效果差了不少。

金秋牙克石  美麗扎敦河  人在圖中走  羊在畫中游——秋牧秋思

大片的樓房像韭菜一樣不斷的從地裡長出來,隨之而來的是本來不大的溼地在片片的乾涸消失。我不知道是該慶祝城市的不斷髮展,還是該為大自然在人們的戰天鬥地中的節節敗退而惋惜、禱告。


漫步在花園般的叢林中,默默無語與羊兒同行,有回到兒時的感覺,也勾起了我那麼多的聯想和回憶。

金秋牙克石  美麗扎敦河  人在圖中走  羊在畫中游——秋牧秋思

❈❈❈❈❈❈❈❈❈❈❈❈❈❈❈❈❈❈❈❈❈❈❈❈

“喜桂圖旗”,是我家鄉牙克石市的前身。“喜桂圖”為蒙語,意為“森林”,“旗”是滿蒙行政建制,相當於縣,“喜桂圖旗”就是有森林的縣,1950年為服務開發大興安嶺林區設立,位於大興安嶺中脊中段西坡與呼倫貝爾草原接壤處,是去呼倫貝爾大草原和大興安嶺旅遊的必經之路。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