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農村能源建設顯神通:養鴨能“生氣”,足夠一家四口用一年

“我們家養20多30只鴨子,產生的糞便,通過沼氣池發酵,產生的沼氣就夠我們一家四口用了,用沼氣省錢多了,否則一個月最起碼要花125元購買一罐液化氣,一年光是用沼氣就可節約2000多元的費用。而且煮飯用的是專門的沼氣飯煲,煮菜是專門的沼氣爐,做一頓飯菜僅需20分鐘,很方便。”4月29日,大化縣共和鄉頒桃村榮上屯71歲的老人覃世華在向2019年度廣西農村能源人居環境整治技術服務與提升項目總結會的與會者說起沼氣使用對他們家的好處時,眉開眼笑。

廣西農村能源建設顯神通:養鴨能“生氣”,足夠一家四口用一年

2020年4月29日,2019年度廣西農村能源人居環境整治技術服務與提升項目總結會在河池大化召開。自治區農村能源技術推廣站的領導參加了會議,與會的還有大化縣以及來自全區其它6個縣市的農村能源部門負責人。會議期間,與會人員參觀了大化縣共和鄉頒桃村榮上屯沼氣建設和使用情況,特別是沼氣對人居環境整治的技術服務與提升方面的情況。在榮上屯,村民們對沼氣的建設和使用非常重視,特別是在糞汙收集、沼氣管道的修建、沼氣池維修護理、沼氣池安全使用與管理等方面知識的宣傳深入人心。村民們均享受到沼氣建設帶來的“福利”:如榮上生態養殖場養出來的豬,豬產生的糞尿,經過沼氣池發酵產出的沼氣,可以足夠一個村100戶家庭免費使用,每年為村民節約20多萬元的液化氣費用。

為貫徹落實中央、國務院《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文件精神,在2019年度,農業農村部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投入一批資金,實施人居環境整治技術服務與提升項目,在全國篩選25個村作為第一批示範村,廣西大化縣共和鄉頒桃村榮上屯是其中一個。在自治區農村能源技術推廣站的指導下,大化縣共和鄉頒桃村榮上屯項目進展很快。2019年7月底,所有項目採購的物資已全部到位入庫。整個項目2019年11月底全部完成,12月初進行總結階段,2020年1月份,順利通過農業農村部沼科所專家評估檢測。

大量事實證明,沼氣建設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主力軍”,通過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技術服務與提升,助推了共和鄉頒桃村榮上屯農戶種植業、養殖業的發展,增加了經濟收入,加快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農戶廚房和廁所衛生質量比以前好了很多,村民家居清潔、庭院清爽、空氣清新,生活品質得到大幅度提高。農戶生活汙水也得到有效處理,村莊黑水汙水基本消除,人居環境得到整體提升。

自治區農村能源技術推廣站站長張健軍在會上希望,在今後的項目中,要重點抓好沼氣池建設的“技術服務與提升”工作,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也是農村工作向鄉村振興轉變的重要階段,因此要積極通過結合農村廁所革命等行動,講好農村能源故事,推進農村能源建設。(作者:謝青夏 韋皓 黃華傑 來源:農家之友雜誌社 圖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