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會”來啦!南京科舉地名故事


“地名大會”來啦!南京科舉地名故事

中國科舉博物館(江南貢院)


在傳承千年的文化傳統中,地名作為最特別的觀察窗口,它的存在,讓我們瞭解到一個民族的精神氣質。最近央視熱播的《中國地名大會》,以地名知識為載體,從地理、歷史、語言、文學、民俗等各個角度全方位展現中華大地的萬千風貌,引導人們發現地名背後深厚的人文底蘊、文化華彩和人生百態,喚起根植於人們心中的家鄉情結與熱土情懷。南京作為六朝古都,人文薈萃,科舉文化影響廣泛而深遠,讓我們一起通過這獨有的蘊涵千年科舉文化的地名來讀懂這座金陵古城!


江南貢院是全國開創最早、規模最大的鄉試場所。江南貢院始建於南宋孝宗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初名建康貢院,是縣、府學子科舉應試場所,起先佔地面積並不大,應考人數也不多。明初,朱元璋建都南京後,將蘇皖兩省的鄉試及全國性的會試都集中於江南貢院進行。鼎盛時期,東起現在的姚家巷,南至貢院街,西與夫子廟比鄰相望,北達建康路。佔地7萬多平方米,內有號舍20644間,一次能容納考生兩萬餘人。


“地名大會”來啦!南京科舉地名故事


歷史上,江南貢院與北京的貢院在大小上有南北爭雄之勢,而且略勝一籌;在輸送人才方面江南貢院則獨佔鰲頭,遠遠超過北京及其它貢院。在清代,科考共舉行112科;全國16所貢院,其中在江南貢院鄉試中舉後,經殿試考中狀元者,江蘇籍49名、安徽籍9名,共計58名,佔全國狀元總數的51.78%。唐寅、鄭板橋、方苞、秦大士、施耐庵、翁同龢、李鴻章、張謇等在這裡高中舉人,吳承恩、吳敬梓、陳獨秀等文化名人也曾在這裡尋求功名。


“地名大會”來啦!南京科舉地名故事


古都南京作為人才聚集之地和科舉考試中心,科舉文化影響廣泛而深遠。漫步在南京街頭,科舉文化印記清晰可見:夫子廟、成賢街、四牌樓、三牌樓、沈舉人巷、朱狀元巷、秦狀元巷、上江考棚、下江考棚、狀元境、三元巷、文德橋等等。一個個地名如同一枚枚活化石一樣,訴說著當年的故事。


以考場為名


“地名大會”來啦!南京科舉地名故事

科舉博物館


貢院街:位於夫子廟東南側。東北起桃葉渡,西南至瞻園路。明景泰年間,建應天府貢院後成街,街以北側“應天府貢院”名中“貢院”二字得名。清同治十二年(1873),曾國藩重修貢院,更名江南貢院,街名未變。為夫子廟地區最繁華的地段之一,也是秦淮河風光帶和金陵新四十景之一“燈火秦淮”的核心區域。街西段為儒學重地夫子廟。 


上江考棚:西起中華路,東到信府河。上江考棚為安徽考生預試處,曾幾易其地。清代同治四年(1865)之前,上江考棚設置在朝天宮東側小王府巷。據陳作霖《運瀆橋道小志》載記述:“皇甫巷,以南唐皇甫暉所居得名,後人元文宗潛邸,故又名王府巷。巷中舊有上江考棚,為安徽諸生錄科之所。”後遷往城南三條營,這裡至今仍稱上江考棚。後來,上江考棚又移往中正街(今白下路)。王韜《翁牖餘談記翼賊事篇》卷六:(石達開)“自安慶退,人眾屋小,且曠廢之後,時有鬼狐為崇,乃移於上江考棚,並擴並前任安徽道王宅及邢園而居之。”


“地名大會”來啦!南京科舉地名故事

上江考棚界碑


下江考棚:位於南京城南鎮淮橋的東北,東起信府河,西到中華路,地名至今猶存。為江蘇考生預試處,現今以考棚命名的考棚小學,是1905年在下江考棚程子祠遺址上建校的,1910年為程子祠學堂,1927年改名考棚小學。1998年遷至許家巷。


夫子廟:位於秦淮北岸的文德橋至平江橋之間,後人將文廟、學宮、貢院三大古建築群遺蹟統稱為夫子廟。它南銜秦淮煙水,東攬桃葉古渡,西接徐達故邸,北連秦狀元境,總面積約22公頃。在明清期間,江南貢院以及文廟、學宮的規模得以不斷拓展,至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七月,科舉考試廢止,學宮改作他用,江南貢院閒置。民國7年(1918),拆除貢院考場,闢為商肆,從而將江南的科舉考試中心轉變為商業貿易和風光遊覽中心。


“地名大會”來啦!南京科舉地名故事

夫子廟北牌坊


成賢街:位於雞鳴寺南,太平北路西側。北起北京東路,南至珠江路。明《南畿志》記載有此街。街在明代的文化教育中心最高學府國子監門前。因進國子監讀書即意謂可成為賢人,街因以為名。周圍的街坊巷裡、寺廟建築等名字如成賢裡、成賢村、通賢橋、浴賢庵、集賢庵和四牌樓等,都與之有關,影響甚大。明永樂間,規模最盛時有近萬人在國子監讀書。清代,清政府利用文昌閣舊址,設文昌書院。



“地名大會”來啦!南京科舉地名故事

成賢街巷口前的牌坊

演武廳:玄武區,和平公園東。清《同治上江兩縣誌》曰:“演武廳,將軍都統演武於此。”清代,此地是考武舉人、武狀元的場所,建有廳堂,為考官閱武評判之處。現在這裡還有個演武新村。


武學園:位於洪武路與中山南路之間。清《同治上江兩縣誌》曰:“《野獲編》:明初請建未行,立武學自建文始,今廢為園。嘉慶中尚有留都師帥額。” 現在這裡有個武學園小區。


科巷:大行宮東南,這個“科”其實指的就是武科舉,這裡以前是武科營盤駐地。


“地名大會”來啦!南京科舉地名故事

科舉博物館


以科舉人物為名


朱狀元巷:位於水西門內,莫愁路東側。東起倉巷,西連莫愁路,明朝萬曆四十七年(1619),狀元朱之蕃的府第見於此,而得名。清《同治上江兩縣誌》曰:“朱狀元巷,因朱侍郎之蕃居此得名。”朱之蕃(1548~1624),字元介,自幼能文善書。其先祖世居山東茌平,後附籍南京錦衣衛。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殿試第一名。後因不滿朝政,回南京寓居,寫書作畫。著有《南還雜著》《金陵四十景圖考》《莫愁曠覽》《奉使朝鮮稿》等。書畫作品有《杉禽圖》等,詩句書畫多收入《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等書目中。


“地名大會”來啦!南京科舉地名故事

朱之蕃書法作品


秦狀元裡:位於中華路西側。東至中華路,西至長樂大廈,南至許家巷,北至金沙井。清《同治上江兩縣誌》載:“《白下瑣言》:秦狀元巷,在江寧縣左,澗泉殿撰未達時故居,今為家祠。”秦大士自幼聰明好學,10歲能寫詩作文,23歲考中舉人,38歲考中狀元,為清朝第43位狀元。後由地方官命其住地為秦狀元巷。1950年,該巷與南邊的銀作坊合併,改名秦銀巷。1981年複稱原名。1995年1月廢巷建居民區,命名為秦狀元裡。

“地名大會”來啦!南京科舉地名故事

秦狀元裡


三元巷:位於中山南路北段,東起中山南路,西至明瓦廊。相傳此處原是明代抗倭名將尹鳳舊居。尹鳳是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武舉鄉試解元,二十六年武舉會元、狀元,故名。當時倭寇峰起於東南沿海地區,尹鳳立志報國,後官拜參將。明萬曆年間隨俞大猷在福建抗倭,屢建戰功。另據《帝裡文人略》:“尹三元鳳家在白下橋西,今三元巷疑其以舊居得名。”該巷東南段南側曾有支巷名“三元巷三村”,1981年拓寬三元巷時拆除。


“地名大會”來啦!南京科舉地名故事

三元巷


程閣老巷:位於新街口東南,東起洪武路,西至中山南路,因明代閣老程國祥居此,故名。程國祥,明上元縣(今南京)人,萬曆三十二年(1604)進士,崇禎時官至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退休後回南京定居。明朝末年,農民起義風起雲湧,明政府軍費開支激增,國庫空虛。他果斷地提出暫借“都城賃舍一季租”的辦法,籌集到了十三萬兩銀子。崇禎皇帝從這件事上看出程國祥很有才華,於是提拔他為東閣大學士,所以人稱他為“閣老”。程國祥為官清正廉潔,雖身列卿相,仍然是“布衣蔬食,不改儒素”。


尚書巷:位於大光路西段北側,南起大光路,北至八寶東街西端。因明代吏部尚書倪嶽居此,故名。曾名崇禮街。倪嶽,字舜諮,據《萬曆上元縣誌》記載,倪嶽為明天順元年進士,入翰林,為編修,進侍讀,擢禮部右侍郎,進尚書,“儀文制使,多所擬定。”弘治年間,倪嶽為南京吏部尚書,加太子少保。倪嶽享年58歲,諡“文毅”。由於他為人正派,做了一些利國利民的好事,受到人們的尊敬。為了紀念他,其所居里巷命名為尚書巷。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到南京時,就住在崇禮街,徐光啟專程從上海來看望他時,還到倪嶽故居訪古。


“地名大會”來啦!南京科舉地名故事

沈舉人巷


沈舉人巷:位於華僑路街道東南部,新街口廣場西北。東起管家橋,西至慈悲社。清《同治上江兩縣誌》曰:“明舉人沈九思居此,九思有學行,生徒敬之,名其裡沈舉人巷,見《金陵詩匯》。”


許家巷:東起中華路,西至中山南路。清同治年間,因明代嘉靖乙未會元許轂居此,故名。許轂,嘉靖乙酉舉人,乙未會元,授戶部主事,調禮部轉吏部文選郎中,拜南太常少卿,改江西提學,升南尚寶司卿。歸田後居南京三十餘年,日以賦詠自娛所得賣文錢投竹莆中,客至採取之沽酒,酣唱窮日月不斷。


“地名大會”來啦!南京科舉地名故事

文德橋


文德橋:在夫子廟泮池西側,是夫子廟與秦淮河南岸之間的主要津樑。明萬曆建木橋,二十六年(1598)里人錢宏業改建為石橋(一說是由提學陳子貞所建)。其後此橋或木或石多次廢建,橋名取儒家“文章道德第一”之意。據說萬曆年間,有周姓官員認為自嘉靖以來南京少有狀元,是因為秦淮河破了風水,於是修文德橋以蓄文氣。次年,南京人焦竑便中了狀元。


因科舉商貿繁榮而留存的地名


狀元境:位於夫子廟北側。東起貢院西街,西至教敷營。1969年改為“立新巷”。1981年複稱今名。據有關專家考證,南唐時,此處名國子監巷;元、明時期,此處曾名狀元坊;清時,此處是書店、書攤集中地,並有一家書坊名為狀元閣。此後,此街便被稱為狀元境。貢院的考生喜歡到這裡住宿和買書,都是為了討好彩頭。


“地名大會”來啦!南京科舉地名故事

金陵折扇


扇骨營:位於通濟門外,九龍橋東南。西接九龍橋巷,東至扇骨里居民區。摺扇,是南京著名的傳統地方產品之一,攜帶方便,既可扇風,又可遮陽,如在扇面繪畫、題詩,還是一件藝術品。明清時,每當科舉大比之年,來南京參加科舉的士子都要選購一些高檔的摺扇,待科考結束時帶回,閒暇時在其上鈐印題詩作畫,或自行收藏,或饋贈親友。因此,夫子廟三山街一帶集中了許多銷售金陵折扇的店鋪,各種質地、規格、檔次的都有。


教敷營:位於夫子廟西,太平天國曆史博物館東北側,南起瞻園路,北至建康路。原名轎伕營。明代,城南夫子廟地區因科舉考試而繁華,很多轎伕在此以抬轎謀生,久而久之人們便稱此地為“轎伕營”。清光緒年間,這裡成為綠營兵練武的“教場”。於是轎伕營就更名為“教敷營”(教敷為“轎伕”之諧音)。此後,教敷營之名就一直沿用至今。


“地名大會”來啦!南京科舉地名故事

科舉博物館


南京保留至今的一些科舉遺址和地名,都是看得見摸得著、與南京市民息息相關的科舉文化,是南京珍貴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2007年9月,第九屆聯合國地名標準化大會暨第24次聯合國地名專家組會議上,地名被確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地名故事的挖掘是文化的延續和傳承,讓地名文化在多元的文化盛宴中綻放特有的光彩。


(南京市秦淮區地方誌辦公室供稿)

參考書目:《江蘇地名大全》


作者:金戈

“地名大會”來啦!南京科舉地名故事

金戈,南京市秦淮區檔案館黨組書記、副館長、秦淮區地誌辦副主任,歷任原秦淮區地誌辦副主任、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籌備組展陳部主任、秦淮區文化局副局長,熱衷於田野調查與史料研究相結合的學術探索,主持《記憶1865》、《秦淮區歷史文化資源圖錄》編輯出版工作、參與《秦淮夜談》、《秦淮年鑑》等書刊的編纂工作,在省市報刊發表文章40餘篇。

長按下圖二維碼,閱讀最新“方誌江蘇”文章

“地名大會”來啦!南京科舉地名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