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分手了還能做朋友,有的人卻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一隻飛貓


我們看到戀愛是一種關係,其實戀愛關係分為好多種。有一方依賴另一方的,或者倆人互相依戀,他們的愛情不但是情感方面的,還深入了生活中,是一起生活的夥伴。這樣的情侶如果要分手,必然是一方給了另一方比較大的傷害。那分手以後也最有可能老死不相往來。


有的情侶在一起是因為有共同的愛好,共同的話題和價值觀,這本身就是以朋友為基礎的。他們分手可能原因很簡單,就是一方對另一方不愛了。這樣的情侶分了,還是可以做朋友的。


在我看來,愛情是生活的調味品,有了更好,沒有也能坦然活下去。你不能把它當成必需品,如果你把它當成了必需品,那你必然為愛情所傷。


理性時間


分手後,真得很難成為朋友。

戀愛初期,雙方都展現出最美好的一面,令對方著迷,而陷入情網。隨著交住的深入,一些不搭的因素就顯現出來。

男外向女內向或是相反,總之大家談著談著就不合拍了。有人熱情似火,有人慢熱如牛。有的瀟灑風流,有的守舊傳統。有的森林小樹都不捨,有的眼裡只有你一人。性格不合、三觀有異、門第差別等等原因是橫在戀人之間的攔路虎,通過雙方共同的努力,能磨合好的即成夫婦,磨合不好的即分手。

戀愛容易,分手決絕。這是大多數人的模式。愛之深,痛之徹。而且必定是付出有別。用情至深之人,素質高者,用時間療傷,直至新戀情開啟。素質低者,或走極端,害人害己。這些情況,都不可能成為朋友。

即使分手初期,兩人因愛過而相互關注。但是隨著新戀情的各自展開,戀愛的排他性,也不可能成為朋友。若是被婚後的配偶知曉,又得掀起一陣家庭風波。所以即使感情再深,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成為心底的沉石。只有偶得她(他)的消息,或是無聊某刻才會一個人當作人生故事回味一番。


敦煌出土文物“放妻協議”中名言,謂之“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主要內容是:“凡為夫婦之因,前世三生結緣,始配今生之夫婦。若結緣不合,比是怨家,故來相對……既以二心不同,難歸一意,快會及諸親,各還本道。願妻娘子相離之後,重梳嬋鬢,美掃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選聘高官之主。解怨釋結,更莫相憎。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就是丈夫說:如果我們結合在一起是錯誤,不如痛快地分手來得超脫,希望你重整山河再攀高枝,也勝過兩人看不順眼互相擠兌。

千年修得同枕眠的夫妻尚且如此,何況插曲一二。

愛就轟轟烈烈,分就徹徹底底。

不負愛情、不負愛人、不負婚姻。


天高雲淡半盞茶


分手後依然是朋友或老死不相往來,

這樣的情況並沒有什麼“為什麼”,

若一定要一個答案,那就是:緣分。

人與人的緣分,

不過是緣深緣淺、緣長緣短,

走不出善緣孽緣,緣聚緣散,

也終將在宇宙與生命的層面上殊途同歸。

有智慧的人,

無論經歷了怎樣一段緣分,

忘卻的是酒濃情重與聚散,

留下的都是對心性的領悟;

而缺乏智慧的人,

忘卻的是曾經彼此的善意,

留下的都是造成內心黑暗的怨念與不安。

人生是一場不停的相遇、別離的旅程,

這是怎樣的旅程?

路上遇到怎樣的人或事,

也許我們不能選擇,

但,

這旅程最終是美好的光明之行,

還是痛苦糾纏陰魂不散的折磨,

是我們唯一可以選擇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