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舊事之三:永遠的武漢長江大橋

實驗中學離大橋很近,沿解放路到大橋下也就十分鐘。所以大橋也是我散步的目的地之一。

大橋1955年動工,1957年9月25日,兩年時間建成東方第一大橋。

正橋為鐵路、公路兩用雙層鋼桁橋樑,三聯九孔,由跨徑各128米的連續梁組成,高60m,長1555.5米,連同兩端引橋,總長1670.4米。大橋與漢水橋第一次將武漢三鎮聯為一體,將京漢鐵路和粵漢鐵路聯結為京廣鐵路,實現天塹變通途。

武昌橋頭聳立著一座武漢長江大橋落成紀念碑,碑文記錄了大橋從夢想到現實,引導我們一探歷史。

一、舉國體制下的工程奇蹟

“在大橋工程進行中,由於黨和政府的號召,中央各部、全國各地廠礦均積極支持。全國人民、武漢人民、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部隊和駐武漢部隊,均給予了有力的支持和幫助,國內科學技術專家亦貢獻了不少的寶貴意見。

為建設長江大橋,來自全國各地的職工,三年來,日日夜夜,不論酷暑嚴寒,不避狂風驟雨,不畏洪水駭浪,英勇搏鬥,表現了工人階級無比的英雄氣概。

這些,都說明了中國工程科學在黨的領導下,和偉大的工人階級的力量、全國人民的力量相結合,正以豪邁的步伐向著世界水平前進,長江大橋就是進行道路上的一個里程碑。

這些,也都說明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能夠舉國一致,集中力量,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共同克服困難,互相支援,建成了武漢長江大橋。”

二、曾經的友誼地久天長

康士坦丁·謝爾蓋耶維奇·西林的名字在武漢長江大橋建成紀念碑的專家名單上排在第一位。

1954年7月,西林率領蘇聯專家組赴華援建,從此對武漢、對大橋傾注了一生感情。制定建設方案時,世界橋樑建設多用“氣壓沉箱法”,但長江水勢湍急、施工水深達到氣壓上限,既耽誤時間又危及工人生命,西林頂住蘇聯上級技術專家壓力,首創了“管柱鑽孔法”,將橋樑建設從水下施工變為水上施工,突破原技術,保護了施工人員安全及健康,提高了施工進度,為大橋順利竣工奠定了基礎。1957年10月,武漢長江大橋落成通車,從開工到通車,僅用時兩年一個月,比原計劃提前了一年零三個月。西林為建設武漢長江大橋等作出了巨大貢獻。

武漢大橋通車以後,周恩來署名,滕代遠親自授予西林“感謝狀”。1958年7月22日,毛澤東主席同前蘇聯駐華大使尤金談話時說:“我和建設長江大橋的很多領導同志談過話,他們一致反映,西林是一個好同志,一切工作他都親自參加,工作方法很好,凡事都和中國同志一起做。大橋修好了,中國同志學會了許多東西。”

興建南京大橋時,中蘇關係已破裂,西林懷著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自費來到南京工地,和昔日的同行探討橋墩的鑽探方法。1971年6月,周恩來在陪同外賓參觀南京長江大橋時指出:“長江大橋的建設是發展了武漢大橋建設的經驗。武漢大橋所用的管柱鑽孔法,是蘇聯專家西林設計的,蘇聯沒有采用,我們在武漢採用了,南京也用了,而且有發展。對我國的大橋建設,西林是有功勞的。武漢大橋給管柱鑽孔法立了一個碑,南京大橋可以掛西林的照片。”在文革的氛圍下,周總理公開肯定蘇聯專家對長江大橋建設的功勞。

1983年10月12日至13日,時年七十歲的西林,乘參加蘇中友好代表團來中國訪問之便,在蘇聯駐華使館三等秘書陪同下,繞道武漢,特來探望大橋工程局領導和原參加武漢大橋建設的技術人員,探望魂牽夢縈的大橋。

1993年5月,八十高齡的西林最後一次來到武漢,參觀大橋後,深有感觸地說:“武漢長江大橋的設計是一流的,施工是一流的,養護也是一流的,由於你們的養護,這座橋至少可以延長壽命100年。”當時,長江二橋正在建設,西林站在船上,不禁感慨:“當年,我們是你們的老師,如今,你們是我們的老師。”

西林一生都以參加武漢長江大橋建設為榮,把武漢長江大橋視為他最偉大的作品,西林在很多不同場合表示,武漢長江大橋不僅僅是一座大橋,更是兩國人民友好的象徵,見證了兩國人民深厚友誼。

1996年,83歲的西林與世長辭,西林長眠在莫斯科古老的卡涅特尼科夫墓園裡,黑色的花崗石墓碑,正面是微笑的西林肖像,反面鐫刻的正是雄偉的武漢長江大橋。

不管政治風雲如何變化,作為一個武漢人,每當當我佇立在解放公園年輕的飛行員墓前,倚靠在大橋欄杆上看著煙波浩渺的長江時,心中有的只是友誼和感恩。

三、技術創新的豐碑

修建武漢橋的主要難題在於基礎施工,多個墩位巖面在施工水位35米以下,最初的設計是採用當時橋樑建設界慣用的氣壓沉箱基礎。但是,這種技術需要工人到深水作業。在長江這樣接近40米深的江底,每個工人一天只能工作2小時,不僅效率低,而且施工風險大。西林創議用大型鋼筋混凝土管柱,下至巖盤,然後用大型鑽機在管柱鑽巖,再用水下混凝土與鋼筋籠將巖孔和管柱連接起來,形成基礎的結構。這種方法在當時是世界上首創,即使在蘇聯國內也從未實施過。在周總理和滕代遠的大力支持下,在長江北岸龜山、鳳凰山山麓及江心建起了35個試驗管柱,進行了一系列的試驗工作。中蘇工程人員及全體職工親密合作、晝夜苦戰,發揮了敢想敢做的創造性和積極性,經過三個月的討論和半年的試驗,最終試驗成功,報經周恩來同意,採用西林的管柱鑽孔法新技術應用在長江大橋的工程上。採用新技術後,原計劃4年零1個月完工,實際工程僅用2年零1個月。該技術比之前的氣壓沉箱法更容易操作,不受水位限制,還能加快施工速度,直到現在還在使用。

在時任鐵道部長滕代遠的叮囑下,1959年國慶前夕,在現蓮花湖公園裡面,武漢鐵路局將五米大型管柱試驗墩製成紀念碑,大橋局局長彭敏為紀念碑題寫了碑文,請人刻寫在碑上,留下了這一歷史遺蹟。

四、永遠的武漢長江大橋

大橋博物館的結束語:“……武漢長江大橋以它博大的胸懷和強健的身軀為共和國的成長,為新中國經濟建設的發展,為四個現代化的建設立下了不朽的功勳。這是一座歷史豐碑,象徵著中華民族的驕傲,它值得億萬世人為之敬仰;它的內涵、它的品質,以及它的建設者們,永遠令子孫後代為之讚歎;它的貢獻、它的美麗,以及它蘊含著的無窮動力,永遠激勵著我們永不停歇地前進、前進、再前進!”

在沒有計算機,鋼樑設計憑計算尺及手搖計算器進行的條件下建成的長江大橋,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造價、最優的質量巍然聳立,成為萬里長江上的一座豐碑。

(注:本文引用多篇專業論文及互聯網文章,未一一標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