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項目籤3遍”根在政績觀錯位

據報道,某大型公司在中部省份的一個開發區設立了子公司。雙方簽約本來半年前就完成了,但之後雙方又簽約兩次。一次是在大數據項目集中籤約儀式上,一次是一個星期後在半導體項目集中籤約儀式上。同一個項目,雙方簽約3遍,這確實暴露了一些官員頭腦中錯位的政績觀。

“政者,正也”。所謂政績觀,是幹部對如何履行職責去追求何種政績的根本認識和態度,對幹部如何從政、如何施政具有十分重要的導向作用,包括幹部的政績為誰,樹立什麼樣的政績和怎樣樹立政績的認識;是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在領導幹部中的根本體現。一個領導幹部,一旦政績觀錯位,在履職盡責上就會做出一些讓人瞠目結舌的事,不太顯示政績的事就不想管、不願管,而對於顯示政績、拋頭露臉的事,就格外重視,反反覆覆“擺拍”。

企業入駐需要簽約理所當然,為了加強宣傳、鼓舞士氣,一定的儀式也無可厚非。但一些地方領導幹部總想奪人眼球,總希望搞得轟轟烈烈,以顯示自己的政績。於是不厭其煩地讓企業反反覆覆“簽約”,讓企業疲於應付卻又無可奈何。不去簽約,等於不給政府面子,怕被“穿小鞋”;若去簽約,實在是費時費力、傷不起。最終還是硬著頭皮,強裝笑臉,一次次去和政府部門“簽約”,為他們的政績造勢。

“各地情況都差不多,企業上臺去籤個字,就可以閃人了,籤的協議簡單寬泛,沒有能落實的內容。我實在搞不懂這有什麼意義。”一個科技企業負責人說。這個負責人的話,可謂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這種扭曲的政績觀“病症”,除了形式主義那一套外,基本上是沒有任何實用價值的。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形式主義實質是主觀主義、功利主義,根源是政績觀錯位、責任心缺失,用轟轟烈烈的形式代替了紮紮實實的落實,用光鮮亮麗的外表掩蓋了矛盾和問題。

一個簡簡單單的簽約儀式,要搞得轟轟烈烈,天下皆知;一個企業簽約,卻要眾多企業陪襯,搞一個集中籤約……如此種種,根子還是在形式主義上,在錯誤的政績觀上,這些人總是怕“動靜不大、花樣不多、影響不強”會影響自己的仕途升遷,於是想事情、辦事情圍繞的是個人利益,把個人意願和個人利益放在群眾意願和利益之上。

作為一個共產黨員幹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時刻不忘為官初心,自覺去除頭腦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樹立起正確的政績觀。(江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