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晉時評」用實事求是給形式主義一記重拳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一個頑症,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之所以難以根治甚至伺機反彈,根子在一些領導幹部思想懈怠、安於守成,難以做到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三晉時評」用實事求是給形式主義一記重拳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持續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作風保證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持續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

這並不是中辦首次關注形式主義。

去年3月,中辦就曾印發《關於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2019年也被定為了“基層減負年”。

2019年的通知中,提到了要著力解決的幾個問題,包括“黨性不純、政績觀錯位”“文山會海反彈回潮”“督查檢查考核過多過頻、過度留痕”“幹部不敢擔當作為”等。

中辦在今年的文件中提到,去年的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但今年仍不能放鬆。一些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依然存在,還出現了一些新動向新表現。

比如,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產生的思想根源遠未根除,有的黨員、幹部學習黨的創新理論沒有真正入腦入心,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不用心、不務實、不盡力,少數幹部沒有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貫徹新發展理念還想不清楚、弄不明白、做不到位;

不擔當不作為現象仍然在一定範圍存在,幹工作疲疲沓沓、拖拖拉拉,遇問題推諉扯皮、報喜不報憂,甚至弄虛作假、欺上瞞下

一些形式主義現象改頭換面、隱形變異,有的屢禁不止,幹部群眾反映強烈。

比如,發文件紅頭改白頭、正式改便箋,同一議題會議層層重複開,過多要求基層提供視頻圖片資料作為工作佐證,調研扎堆流於形式干擾基層工作,以“屬地管理”為由搞責任“甩鍋”,等等

此次中共中央辦公廳發出《通知》,字裡行間諸多“接地氣”的表述值得細品。

「三晉時評」用實事求是給形式主義一記重拳

有分析指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之所以難以根治甚至伺機反彈,根子在一些領導幹部思想懈怠、安於守成,難以做到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社會各界體會最深的一條經驗就是實事求是。直面現實,不迴避問題,充分發現病例;科學戰疫,遵循客觀規律,以醫務人員意見為準繩,這些都是中國抗疫取得明顯成效的關鍵所在。在生命考問的嚴峻時刻,決策者如果沉溺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風之中,錯失防控疫情的窗口期,必然帶來社會的慘重損失。

不止重大突發社會事件,在國民經濟發展的長跑中,誰能杜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保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作風,誰就能成為發展的排頭兵。當許多地方為行政審批“玻璃門”“旋轉門”頭疼時,有的地方已經做到“只跑一次”;當大家在學習移植“只跑一次”經驗時,有的地方探索“一次都不用跑”初見成效,治理理念高低立顯,發展格局不言自明。諸如此類的求是創新,又豈是材料寫出來的、開會開出來的。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今年以來,我們面臨的國內外形勢複雜多變,做好今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難度更大。越是如此,越需要廣大黨員、幹部堅決摒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從實際出發理順社會生產關係、精準調控資源與需求,真正把時間搶回來、把損失補回來。


來源:綜合自民生週刊、半月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