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善待野生動物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鼠年春節很特別,武漢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至全國各地,極大影響到全國人民的健康。目前,已大致確定,此次疫情的源頭來自野生動物。

民以食為天,早期人類本來就以野生動物為食,到後來人類成功圈養牲畜,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更多食用家禽來代替野味。但有些人仍然偏愛野味,主要因為"物以稀為貴",野生動物因數量減少而逐漸變成富貴的標誌。此外,一些人因野生動物的某些部位具備所謂養生功效而加以食用。多年前,權威醫學專家就指出,野生動物並不具有營養優勢,比如熊掌雖然脂肪豐富,含較多的平滑肌和膠原蛋白,但羊筋、鴨掌、雞腱、豬蹄等食物中,也含有同樣成分。對現代人來講,野生動物非但不具備所謂營養優勢,食用反而遺患無窮。如2003年爆發的SARS(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徵,俗稱"非典")源於中華菊頭蝠,中華菊頭蝠把SARS病毒傳染給了果子狸,一些人食用攜帶病毒的果子狸,再將病毒傳染給其他人,就有了那場人人驚駭的"非典"之災,帶給我們慘痛的教訓。

食以安為先, 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這次武漢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就是上蒼再度警告世人:濫食野生動物,需要全人類來為其善後。此時此刻,學會對生命抱有同情心、敬畏心、憐憫心,善待野生動物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請拒絕食用野味。(新野縣楊永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