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萬基站、1.5億連接:5G商用一年鄔賀銓呼籲更多產業創新

60萬基站、1.5億連接:5G商用一年鄔賀銓呼籲更多產業創新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通信專家鄔賀銓。

10月14日-16日,2020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PT展)在京舉行。而去年,正是在上屆PT展上,工信部和三大運營商等企業代表一起宣佈了5G的正式商用。近一年過去後,我國5G獨立組網已經初步實現規模商用,5G基站超過60萬個,終端連接數超過1.5億,大幅超過了年初預期。

在應用端,5G行業應用也在加速落地,覆蓋了工業、交通、醫療、能源等眾多行業,並逐步向核心業務拓展。不過,5G 2C(個人業務)領域缺少里程碑式應用、網絡建設運營成本相對較高等問題,也受到行業內外的關注。而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通信專家鄔賀銓在PT展期間的一次演講,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詳細解析,引發社會熱議。

鄔賀銓指出,5G技術的成熟度符合移動通信產業發展規律,而5G新業態的培育就像前幾代技術一樣,是需要時間的。與此同時,在5G建設週期內,基站成本會下降很快。“我們有理由相信,5G的很多新業態會在幾年以後出現,應該是現在我們還想象不到的業態。”鄔賀銓表示,5G商用週年之後,產業創新還要“再出發”。

“5G+行業應用”成PT展最大亮點,5G同步商用意味著產業鏈機會

自1990年創辦以來,PT展已成功舉辦28屆。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稱它是“行業發展的晴雨表”“技術演進的風向標”。“有一個領導幾乎是每年都看這個展覽,看完之後跟我說,他看這個展覽有個總結,一年要是不看的話,一半的產品都換掉了,兩年要不看的話,就基本全部是新的展覽。”聞庫在此前舉行的一場新聞發佈會上表示。

在今年的展覽上,“5G+行業應用”成為最受矚目的展會亮點。三大運營商、中國鐵塔、中國廣電、中國信科、華為、中興、諾基亞貝爾、愛立信等國內外知名企業紛紛秀出5G在各垂直領域的最新的應用成果及落地方案,打造出覆蓋多個行業的數字化前景。

60萬基站、1.5億連接:5G商用一年鄔賀銓呼籲更多產業創新

而這些行業應用也確實解決了行業內的不少痛點。日前,浪潮集團運營商事業本部總經理助理武玉剛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通過與中國移動山東公司在服務器生產工廠搭建的5G+邊緣計算的新型ICT基礎設施,工廠的柔性化生產能力和自動化管理能力得到大大提高,資源利用率提升約62.4%,產能提升9.8%,產品下線一次合格率提升0.8%,平均庫齡減少一個月。

“1G時,中國比國際最早商用晚了6年,2G晚了3年,3G晚了6年,4G晚了3年,5G是同步的。過去我們前幾代都是晚了發達國家好幾年以後才開始商用,而且基本都是用國外產品,到了3G開始有部分國產的品牌,4G以來一直有很大的改進。“鄔賀銓在演講中指出,“可以說,前幾代我們是少了試錯的風險,因為人家走在前邊了。不過由於晚於發達國家商用,我們不僅付出了市場的代價,也不得不承受因自有專利滯後而增加的產品成本,產業鏈失去了領先的機會。”

而在5G發展過程中,中國在5G商用之初就部署了SA(獨立組網),今年更是全面啟動了全網的SA部署。到目前為止,中國開通5G基站60萬個,5G的連接數達到1.5億,位居全球之首。

5G套餐用戶超1.5億戶,運營商的5G 個人業務收入也將超過4G

據GSMA(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預測,到今年年底,中國佔全球5G連接數的比例將達到70%。在行業應用的另一頭,與人們生活更為接近的個人應用進展也同樣受到社會關注。根據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公佈的運營數據,到今年8月份,兩家運營企業的5G套餐用戶已經分別超過了9800萬和5700萬,合計超過1.5億戶。加上尚未公佈5G用戶數的中國聯通,中國5G套餐用戶數的量級已經相當可觀。

不過,在日常生活中,買了5G手機卻不升級5G套餐,或者是更新了5G套餐之後仍未購買5G手機等現象仍較為常見。有業內人士指出,消費者對於5G的認知不清晰,對個人應用的感知不強,是目前5G在個人端滲透面臨的主要問題。該人士指出,隨著網絡覆蓋的逐步完善,4G手機庫存陸續出清,套餐費用再降一降,應該就會很快普及了。“市場還是需要一個教育的過程。”

“移動通信是在網絡能力具備之後才催生出新業態。2G、3G、4G等前幾代移動通信比較突出的一些業態,都是商用一段時間後出現的,有些是一年,有些甚至是幾年以後,像微信是在中國3G商用4年以後才出來的。”鄔賀銓在演講中表示,對於應用生態的成熟不能過於焦慮,5G新業態的培育需要時間,但是有理由相信很多新業態都將會出現。

鄔賀銓指出,即便在這些新業態尚未成熟之際,運營商面臨的資金壓力也不像質疑者想得那麼大。“目前韓國5G用戶ARPU值比4G增加37%,顯示在來自消費者用戶的收入方面,5G將超過4G。事實上即便在韓國,5G的超高清視頻、VR/AR、室內定位、車聯網等業務還未規模應用。”鄔賀銓表示,如果考慮新業務,5G消費者業務收入將是4G的2倍以上。而且長遠看,5G主要收入將來自政企客戶,其貢獻將是消費者業務的3倍以上。

適度超前建設是行業主流觀點,5G商用貢獻遠超通信本身

鄔賀銓這一“長期主義”的觀點頗有代表性,也成為了目前行業內的主流觀點。在今年的PT展上,“堅持適度超前原則”“形成以建促用,以用促建的良性發展模式”等表述被主管部門、運營企業和相關科技企業的領導和高管反覆提及。

10月15日,在出席IMT-2020(5G)大會——5G創新發展高峰論壇時,工信部副部長劉烈宏在致辭中指出,要保持戰略定力,尊重技術演進規律、網絡建設規律、市場發展規律,全面加快5G應用創新步伐,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可以看出,技術演進、網絡建設和市場發展都是行業發展中已經充分考慮到的影響因素。

“5G基站複雜,成本比4G高,但將5G商用一年的基站價格與已經商用7年的4G基站價格直接相比是不合理的,在5G建設週期內,基站成本會下降很快。”鄔賀銓在演講中回應了外界對於5G基站建設運營成本問題的關切。他援引招商證券的預測指出,5G基站等基建項目在建設週期內的總投資可能是1650億美元,4G用了1100億美元,也就是說5G基站投資只是比4G多了50%。可以看出,5G年度投資規模並非想象的那麼龐大。

“同時,5G商用貢獻遠遠超出了通信行業本身。從國家長遠利益看,5G作為數字經濟新引擎責無旁貸。”在演講中,鄔賀銓指出了5G在通信以外更大的意義。據瞭解,過去一年以來,5G規模商用促進了集成電路、軟件等產業升級,激發了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潛能,這也讓我國的信息技術綜合實力進一步提升。

“5G發展前景廣闊,但需要持續創新去實現。”鄔賀銓在演講的最後強調。他指出,5G創新需要產業鏈更廣泛的合作,行業終端也需要有更多更豐富的行業模組和芯片,商業模式也需要進一步探索。用戶希望降低流量資費,基站選址也需要城市規劃來配合。這些挑戰都需要在更長遠的未來逐步去解決。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許諾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李銘

來源:新京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