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行業熱背後:商業模式尚未成型

中國移動方面在7月初的各種公開場合中對外宣佈,今年將建成超過5萬個5G基站,在超過50個城市實現5G商用服務,併到2020年在所有地級以上的城市提供普及商用。

某家不願具名的設備商相關人士楊修(化名)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僅上海市的4G基站就已將近2萬個,5萬個基站的目標實則“杯水車薪”。據公開數據,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國移動4G基站數達到241萬個,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4G基站保有量分別為138萬個和99萬個。

今年6月6日,三大運營商和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獲得5G商用牌照,一時之間,5G掀起行業熱,三大運營商與其他行業的企業組建產業聯盟,推動5G與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車聯網、AR/VR等領域的融合。

在楊修看來,行業熱潮背後,運營商實則非常冷靜。在5G基站還未成規模覆蓋使用的情況下,大多數的5G類產品目前仍然處於展示的階段。“(運營商)確實還沒有看到盈利點。”楊修說道。就基站招標情況、行業商業模式問題,本報記者詢問中國鐵塔及三大運營商,中國聯通表示不便回覆,其他幾方截至發稿未予以回覆。

基站還未招標

“5G牌照原來是預計下半年(發)的,甚至會推遲到2020年,但上半年其實就已經發出來了,(運營商)對基站的招標沒有開始。”楊修說道。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下發5G牌照。2019年6月11日,工信部和國資委發佈《關於2019年推進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的實施意見》,提出加快5G基站站址規劃:要求運營商、鐵塔公司利用現有基站站址和路燈杆、監控杆等公用設施,提前儲備5G資源;鼓勵其他獨立鐵塔運營企業參與建設。

雖然這份文件標註為2019年的實施意見,但業內人士分析,今年下半年的5G基站建設主要是在4G基站站址基礎上進行改建,此文件的一些內容更針對於後期實現深度覆蓋5G基站時的情況。

一名獨立鐵塔運營企業子公司的員工也表示,今年下半年是以建設宏站為主,而宏站建設完畢後,才會進行屬於深度覆蓋的微站的佈局,等到那時公司才會參與到5G基站的建設中。

在楊修看來,在推進5G建設方面,運營商實際上也非常理性和謹慎,其中一大原因是5G建設需要大筆的資金投入。今年6月,中國移動2019年5G一期無線工程設計及可行性研究服務集採招標工作項目預估金額就已超過387億元。中國移動還設立5G聯創產業基金,總規模將達到300億元,目前首期已經募集70億-100億元。回顧今年3月時,中國移動的目標還只是2019年5G投資不超過172億元,建3萬-5萬個5G基站。

中國移動制定今年至少建設5萬個5G基站的目標,多名採訪對象都表示,這樣的目標如果考慮全國省份城市數量以及中國移動的規模來看,其實並不算多。同時,運營商還未對基站設備商進行招標,目前資金壓力仍在設備商身上。

目前國內基站設備主要來源於五大廠商:華為、中興、中國信科、愛立信、諾基亞。楊修告訴記者,對於設備商而言,目前仍然處於設備不斷更迭改進的階段,去年年底到今年上半年,實際上設備各種指標表現得都並不是很好,但隨著產業鏈的成熟,設備的研發和改進在近期取得了較快的進展。

2019年6月25日,中國移動研究院副院長黃宇紅在媒體溝通會上發佈標準制定的相關信息,5G標準制定及凍結分為兩個階段完成,按照黃宇紅公開的信息,5G Rel-15標準的研究及制定歷時約一年零三個月,5G Rel-16標準的研究及制定歷時則至少有兩年零三個月。第二階段的5G Rel-16標準預計在2020年3月完成。

屆時,5G網絡才能完全支持eMBB(增強移動寬帶,即大流量移動寬帶業務)、ULLC(超高可靠超低時延通信,如無人駕駛等業務)、mMTC(大連接物聯網,針對大規模物聯網業務)三大場景的使用。在目前的階段,應用場景已經以eMBB為主,並且支持ULLC。

楊修認為目前基站設備的瓶頸主要在終端使用上。對於普通用戶而言,5G初期由於網絡覆蓋面不大以及5G終端昂貴(5G手機在一萬元以上)。對於行業用戶而言,市面上還未有針對行業用戶的5G模組,現在只能用5G的CPE設備,後者相比前者使用的方便程度“不能相比”。楊修由此作出的結論是,目前5G應用初期仍然是業務演示、場景演示為主,而個人用戶則是以5G手機友好用戶體驗的方式為主。

5G基站目前仍然處於試點的狀態,未能在短時間內大規模商用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最為關鍵的一點是5G基站的能耗問題。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曾放言希望設備商能夠解決能耗問題,目前5G基站的耗電量是4G基站的1.5-2倍。基於對耗電量,以及現在並無太多終端用戶的考慮,一些試點地區的5G基站在試用後就關閉了。不過,楊修對降低能耗表示樂觀,預計設備在下半年或明年就能夠達到4G基站的水平。

行業熱潮背後的冷思考

對於某物聯網公司的員工而言,王光明(化名)嫌5G建設過慢。“我們做物聯網的,希望5G快點來,會引起物聯網一次大爆發。”他說道。

5G帶動的不僅僅是運營商及設備商的未來,與垂直領域的產業公司結成聯盟成為三大運營商目前都在做的事情。在剛剛過去的2019MWC的會場上,能夠看到各式各樣的物聯網、人工智能、車聯網產品。有些產品雖然掛著5G的名頭,但是實際上與5G並無關聯。

“5G對物聯網肯定是有影響的,做運營設備、監控管理更新都是必須的。”一名來自某香港物聯網公司的研發主任林琪(化名)說道。林琪告訴記者,目前業界公認5G的應用主要是車聯網、雲遊戲、AR、VR、CDN邊緣計算、網絡切片等。楊修也認為,目前5G建設中“比較靠譜”的應用與視頻相關,包括VR、 4K/8K高清視頻,尤其是在某些安防領域,5G能夠上傳更加高清的監控視頻。

林琪坦承,這些應用仍然面臨的問題在於5G的覆蓋成本更大,對物聯網有需求的一方沒有能力或者不想投入成本去建設網絡。

楊修也告訴記者,物聯網發展的情況似乎與5G初期發展略微相似,實際上企業可以通過WIFI或者GSM等處理手段解決物聯網需求,沒有必要一定得搭載運營商特意搭建的網絡上。“現在的行業為什麼那麼熱情,因為他現在還不用考慮投入產出。運營商想跟他合作一些試驗,一些業務演示,他當然願意了,因為現在運營商都是在給他投入,給他建站。”楊修說道。而一旦開始講投入產出比,就需要運營商和這些企業重新進行具體商業模式的談判。

運營商對於推進5G比較謹慎的原因也在於,他們自己對5G商業模式仍然存有保留態度。不過,在基站還未推行,應用尚未落地之時,一切都還是未知。

“從短期來看,我們對5G的期望還是太高。從長期來看,我們對5G的期望肯定是過低了。”楊修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