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欧阳修因德行欠缺无缘状元,解读宋代德重于才的选官特点

导语

相信最近大家都有看到一部名为《清平乐》的电视剧,这部剧以北宋为背景,描写了宋仁宗时期前朝与后宫中所发生的故事,比较完整的反映了宋仁宗的一生。在

第四集里的剧情中,欧阳修参与科举考试,但因道德品行上存在瑕疵,被由状元被降为第十四名。通过这场科举,我们从侧面窥探到北宋时期选官制度的一大特色:重视德行。北宋在选官的时候,相较于考察才能,更注重的是士子的道德品行,也正因此,欧阳修虽然才华横溢却最终无缘登科。那么宋朝为何会形成德重于才的选官制度呢?若要探明究竟,我们便要从选官制度的发展开始讲起。

清平乐:欧阳修因德行欠缺无缘状元,解读宋代德重于才的选官特点

清平乐剧照

宋代以前选官制度的演变

自古代起,统治者们便深谙“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的道理,所以对于官员选拔极为重视。从秦汉到明清,选官制度经历了由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最后到科举制三个阶段的演变

汉朝建立之初,吸取秦亡的教训,为了巩固统治和基于社会凋敝的现状,汉高祖曾下诏求贤,汉文帝十五年令:“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并由文帝亲自考核,此为察举制初创。到汉武帝时,岁举孝廉正式成立,秀才明经诸科增设,察举制度正式形成。

除了察举制外,汉朝其实还有征辟、任子、郎吏、贤选等选官制度,但是察举制是最主要的一种形式。察举制中的孝廉、贤良方正其实都是注重被选人道德品行的科目,由此可见,选官制度伊始,其实就有注重被选人道德品行的地方。

东汉末年分三国,天下纷争不断,各方势力都需要选拔人才,但是此时的察举制已经暴露出了许多的弊端,不足以满足乱世之中选拔人才的需要,所以必须要实行一种新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应运而生。

九品中正制是指各州郡分别评选大中正一人,推举出的大中正一定要是在中央任职且德名兼备的人。大中正之后再产生小中正,大小中正产生后,再由中央发布人才调查表,在这种表中所有的人才分为九等,最后吏部再根据这张表进行官吏的升迁和罢黜。

清平乐:欧阳修因德行欠缺无缘状元,解读宋代德重于才的选官特点

(九品中正制示意图)

九品中正制度创立始出,还可以“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能够选出能为国家所用的人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九品中正制逐渐被世家大族所操控,以至于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情况。这种被世家大族所操控的选官制度使得有用的人才得不到提拔,世家大族的势力也威胁到了中央政府的统治,因此,在隋朝一统天下,政权稳固以后,隋朝建立了一种全新的选官制度,也是大家最耳熟能详的制度:科举制。

隋文帝在位时曾下诏:“以志行修谨,平清干济二科举人”开始取缔九品中正制度,初创秀才、明经等科。隋炀帝更是进一步要求,“文武有职事者,五品以上,宜以令十科举人”开创进士科。隋朝虽然开创了科举制,但大多为临时举措,到了唐朝开科取士成为了常设科目,科举取士的程序也日益严格,甚至于在武后时期还开创了殿试的先例。

清平乐:欧阳修因德行欠缺无缘状元,解读宋代德重于才的选官特点

(科举制看榜)

五代十国时期,朝局动荡,政权更替频繁,文治精神遭到破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科举制步入衰落低谷期。直至宋朝建立,科举制才又迎来了复兴。相比于前朝,宋代的官员选拔除了对隋唐科举制度的沿袭外,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宋代选官制度及特点

宋朝的选官制度大抵沿袭了唐朝的科举制,《宋史》中记载:“宋初承唐制,贡举虽广,而莫重于进士,制科、其次则三学选补。”作为选官最主要途径的科举制,虽然是继唐而来,但是由于庶族地主经济的发展,科举也做出了相应的改进和变化,比如确立殿试、实施“糊名”、“锁院”等制度。

从上述新增制度中我们不难看出,宋代统治者在对科举制进行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同时更加注重的考生的个人的品德,比如殿试制度,除了能够考察士子的心态之外还可以从一些行为方面察勘

个人德行,而“糊名”、“锁院”的制度也能把一部分心术不正的人拒之门外。

清平乐:欧阳修因德行欠缺无缘状元,解读宋代德重于才的选官特点

(礼部阅卷)

那么宋朝为什么如此重视考生的道德品行呢,下面我们就从宋朝整体的大环境来分析一下。

德重于才的风气缘何而起?

1、荐举制度需求:道德水平保障官员队伍纯洁

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为了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赵匡胤采用了“杯酒释兵权”的方式,剥夺了武将的兵权,并采用了重文抑武的治国策略。所以从政治层面上来说,文官作为支撑宋朝的中坚力量,所采用的选拔条件必定是十分严格的。并且宋朝决定官员升迁的制度为荐举制度,这让官员升迁的主观性变得更强,也这就对官员的道德素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选官之时对官员的道德水平是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就成为了荐举制度能够合理运行的保障。

清平乐:欧阳修因德行欠缺无缘状元,解读宋代德重于才的选官特点

(杯酒释兵权)

2、程朱理学影响下的重德风气

宋朝时期,儒学复兴,出现了程朱理学,理学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起源,崇尚“存天理,灭人欲”,教导人们要收敛私欲的扩张,否则的话就无法成为圣人,还可能会迷失于世间,这就相当于在无形之间约束了士人的行为。而且因为理学的流行和逐渐得到认可,所以在选官之时,朝廷会更加偏向于遵循理学教导,收敛自身私欲的考生。收敛私也就是摒弃内心的欲望,即为遵循当时大众所认可的道德标准。所以在文化的大环境方面上讲,选官之时必须要重视道德品行,因为只有道德品行优秀的士人,才有机会成为圣人,才有机会更好的为朝廷效力。

清平乐:欧阳修因德行欠缺无缘状元,解读宋代德重于才的选官特点

(程朱理学代表人物)

宋朝无论是政治还是文化都要求宋朝在选官的时候要更加注意考生的道德品行,这也就造成了我们开篇所提到的“欧阳修事件”,除了类似于造成了这种事件以外,这种选官标准还给宋朝带去了其他不同的影响,,这也是我们下面要说的内容。

德重于才的选官特点造成了哪些影响?

首先,这种重视德行超过才华的选官方式使得一部分才华横溢但是在个人履历上略有污点的士人无缘更高的名次,可能会使一部分优秀的士人资源流失,例如本文提到的欧阳修即因此失意;第二,重德的选官特点会选拔出一批才能相对较低的官员,在处理政务上,必然出现政务失当、积压等现象;想要实现本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就必然需要更多的官员投入其中,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也就造成了宋朝有名的冗官现象;最后,这种选官特色给引导着学子们更加崇尚程朱理学,也就让儒士们中酸腐的气息更加的浓厚,

同时也抑制了学子们的批判性和创造性

但是同时这种选官制度也是有积极的影响的,它使宋朝的士风更加的清廉,让整个士人群体表现出极高的道德品行和操守;同时,选官重德让朝堂中大多数官员不随波逐流,不为富贵权势所动,坚持自身理想和操守,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来捍卫荣誉,弘扬以道自任,天下己任的精神,坚持不懈的与不正的社会风气作斗争,让宋朝本不算合理的荐举升迁制度可以运行而不至于影响大局;而且这种选官制度能够更好的保证官员道德水平,官员的道德水平得到保障之后,国家的财政收入和中央集权也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清平乐:欧阳修因德行欠缺无缘状元,解读宋代德重于才的选官特点

(宋朝朝堂示意图)


怎么看待德重于才的选拔方式?

从政治上讲,这种选官方式,选出了一批忠君爱国的官员,他们或许相对来说才华略差,但是他们对于这个国家是忠诚的,并且在为官之时可以尽心尽力的对这个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也让宋朝立国三百余年,二度倾覆,皆为外患的原因,是唯独没有直接亡于内乱的王朝从经济上讲,这种选官制度确实造成了官员人数的增多,让国家财政的负担增加了,但是同时这批官员兢兢业业的工作也保证了宋朝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以至于宋朝时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甚至于超过了盛唐阶段从社会层面上讲,这种选官制度让整个社会的风气更加的文明,同时也遏制了一些社会不良风气的发展,并且重德的选官制度也可以约束了一部分士人的行为,也让宋朝的士风得到一定的改善。

小结:时代背景影响官员选拔规则

选官制度从秦汉的察举征辟到唐宋的科举,其演变过程中既存在重视才能的时代,又有重视道德品行的时代,但无论采用何种制度,重视哪个方面,都与他们本身所处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特定的社会大环境下需要什么样的官员,统治者们就制定什么样的选官制度,这也就告诉我们,制度的建立不仅仅需要考虑所带来的后果和影响,还应该与自身的背景和时代相适应。

参考文献:

1:《秦汉以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研究 》 马凯

2:《宋代荐举与士风》 胡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