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比“漢尼拔”的迷人反派,《小丑》受歡迎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文/嚴肅黑糖

堪比“漢尼拔”的迷人反派,《小丑》受歡迎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第76屆威尼斯電影節上,由傑昆·菲尼克斯主演的電影《小丑》大放異彩。

這部《小丑》是導演託德·菲利普斯自編自導的全新的故事,他給了“小丑”這個漫畫中的反面角色一個全新的起源:一個患有精神疾病的、被歧視的邊緣人,因為在不斷下沉的世界不被承認而走向毀滅。

故事背景設定在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經濟蕭條、就業率低下,哥譚市市民們在怨氣和失望中苦苦掙脫。

患有精神疾病的亞瑟.弗萊克從小和母親生活在社會底層,靠扮演小丑為生的他經常遭受欺侮和歧視,亞瑟夢想成為一名脫口秀演員,他不斷的努力,結果收穫的只有更多的嘲笑,最終亞瑟的精神走向崩潰,在哥譚市開始了瘋狂的犯罪生涯, 並引起市民的暴動……

堪比“漢尼拔”的迷人反派,《小丑》受歡迎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無論是在漫畫《蝙蝠俠》中,還是在2008年面世的圖像小說《小丑》中,小丑這個角色都是一個瘋狂的、惡的純粹、徹底的反面角色。

而在託德·菲利普斯的《小丑》中,他深入探討了“小丑成為小丑”的原因,給了他的作惡“一個正當理由”,因此也讓傑昆·菲尼克斯的小丑更加迷人。

想要理解託德·菲利普斯的《小丑》的意義,就要先了解“小丑”這個西方經典藝術原型的來源和演化。

堪比“漢尼拔”的迷人反派,《小丑》受歡迎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起源於歐洲宮廷的“小丑”

電影《小丑》的英文名是joker, 而不是clown, joker 又稱為fool, 譯成中文叫做“弄臣”更為恰當。

而“弄臣”的出現可以上溯到1000年以前。

中世紀開始,歐洲宮廷中就會“圈養”一些精神不正常、或者身體殘疾的人充當笑料,比如侏儒、弱智、肥胖症、巨人症患者和黑人,這些人被統稱為“弄臣”或”愚人“,這種行為在當時的基督教中被視為一種美德。

很多古典名畫中都出現過“弄臣”的形象,比如17世紀西班牙宮廷畫家委拉斯開茲的名畫《宮娥》,畫面右下方就出現了患有侏儒症的成年女性。

堪比“漢尼拔”的迷人反派,《小丑》受歡迎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12世紀左右,“弄臣”作為宮廷丑角的形象開始慢慢定型,他們要會模仿、會表演喜劇、會雜耍。表演時他們常常要畫著誇張的妝,戴著垂耳帽子,穿著怪異服裝。

“弄臣”的主要工作就是被嘲笑、被欺凌,地位極其低賤。

在宮廷之外,人們也開始把有精神疾病的人統稱為“fool”或“joker”,作為“愚蠢”的標記,他們被強制穿上小丑服。

這種“丑角”就是腦袋有問題的“愚人”的聯想持續了幾個世紀,“joker ” 自然飽受社會的歧視和偏見。

堪比“漢尼拔”的迷人反派,《小丑》受歡迎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那麼joker 是不是就很可憐?

其實也未必!

因為作為傳統,joker 一直享有一項“愚者的自由權”。

一個人只要被認定為傻子,穿上了那身制服,不論對誰造成傷害都不會被追究責任。因為這項特權,很多人會借joker的嘴說出對王侯貴族而言刺耳的真相,甚至還出現了為了暢所欲言而故意拌成joker的“聰明人”。

在黑暗的中世紀,精神正常的智者,只能藉助joker這一隱形外衣來保全自己,慢慢的,一個joker是真瘋還是假瘋,或者只是選擇了用瘋狂應對“瘋狂”,用疾病應對“疾病”已經很難辨得清。

堪比“漢尼拔”的迷人反派,《小丑》受歡迎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藝術形象裡的“丑角”

到了16世紀,丑角作為即興喜劇中的一個常規人物開始正式登上舞臺,但是此時的即興喜劇卻被貴族視為粗俗玩意兒而拋棄,變成了徹底的底層人的娛樂。

直到19世紀,一個天才的演員杜布拉出現在巴黎,他憑藉雪白的臉,寬鬆的白衣,蓋住頭髮的小帽子的標誌性裝扮,通過宛如舞蹈的、富有儀式的啞劇,重新塑造了丑角的形象。

一個無論做什麼都會犯錯,滑稽搞笑的丑角,同時也是一位憂鬱的夢想家,這就是我們現代經常看到的“悲傷的小丑”的形象的誕生。

這時的joker、clown都以丑角的形式確定下來,他們逐漸成為純潔、浪漫的象徵,成為不被認可的藝術家,因為得不到社會的承認,或者因為得不到愛情,才會走向歧途,繼而引發令人痛心的自我毀滅。

堪比“漢尼拔”的迷人反派,《小丑》受歡迎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迷人”的反派

好萊塢電影中經常會出現一些迷人的反派,他們強大的個人魅力甚至蓋過了主角的光環。

從早年《沉默的羔羊》裡的漢尼拔,到這幾年超級英雄電影裡的小丑、小丑女和滅霸,這些反派們無不有著偏執的個性,與外表反差極大的內心世界,質疑一切的勇氣和破壞舊秩序的決心。

如果說超級英雄們代表的是我們所處社會的表面現象,那麼這些反派們就是表面下不被察覺的混亂,他們之所以深入人心,正在於在殘暴和瘋狂之外,他們也一針見血地說出所有人視而不見的真相!

反派們有說出真相的“愚者的自由權”,他們總能讓我們直面生活中的恐怖,歡笑背後的殘忍。

“正義與邪惡沒有絕對的界限,正如理智和瘋狂往往互為表裡。”

堪比“漢尼拔”的迷人反派,《小丑》受歡迎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joker這個詞的英文原意也很有意思,從“愛開玩笑的人,到蠢貨,廢人,(紙牌遊戲中的)王牌、鬼牌。

這些意義恰好組成了傑昆·菲尼克斯的“小丑”。

小丑是個精神病人、失敗者、變態、兇手,他是別人眼裡的蠢貨、廢物,他想給別人講笑話,成為一個脫口秀演員,但是自己卻活成了一個笑話。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小丑在富蘭克林的節目裡自己說出了答案:因為富人從不站在窮人角度想問題。

沒有人想要知道像小丑這樣的失敗者生活如何?心情怎麼樣?腦袋裡會想些什麼?

對失敗者,人們唯一想說的話只是:為什麼不努力一點?

但是人們往往忽略了一個問題:“努力”也是一種天賦,不是每個人都能幸運擁有。

所以,只要人們都還在不顧一切的追求絕對意義上的“成功”,這個社會就會製造出一個又一個的小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