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的奇聞異事

小時候在山村裡的學校中長大,學校給教工分的宿舍都是平房,一到夏天就像蒸籠一樣,待不住。暑假的時候,以學校為家的一些老師,包括我們全家,每個晚上都會圍坐在學校操場上,帶著涼蓆、躺椅、鋼絲床涼快到山上的涼氣下來再一起回家。老師們來自不同的地方,沒到晚上,大家就會聚在一起講各自聽過的離奇的故事。

一、大廟的鑼

這是聽我爸爸講的,我爸講故事,最大的特點是真實,這種真實基於他對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背景事無鉅細的交代。而且為了拉近你跟故事的距離,他還會拐彎抹角地讓你跟故事的主人公建立起聯繫,那誰誰,就是誰誰誰的那啥啥啥,以前的時候還跟咱們咋樣咋樣咋樣呢。

第一個故事是我爸講的他自己的親身經歷。年輕的時候,他工作的學校是一個村小,是村裡的廟改成的。有一天他留在學校值班,睡下之後,就聽到另外一個房間有人在敲鑼,咣咣咣地吵得睡不著覺。就披上衣服出去看,到那個房間之後就沒有聲音了,但是從剛剛自己睡覺的房間又傳過來咣咣咣的鑼聲。以為是小孩子的惡作劇,馬上連跑帶罵地跑回自己房間,結果到那邊一看,沒有人也沒有聲音,過一會兒,聲音又從另外一個房間傳過來,如此折騰了幾下子,我爸也不敢在那裡住了,連夜跑回家睡覺了。

二、狹路相逢勇者勝

以前我家有一塊地在比較遠的地方,那裡在河灘邊,路很難走,機械都進不去,必須靠人力耕種,每次去幹活,爸媽就會說去狼河的地幹活。也沒尋思過這個名字咋來的,直到有一天爸爸講起來,說我們這裡以前有很多狼,每天傍晚,狼就會成群結隊地從那邊經過回巢,時間久了,大家就叫那裡狼河。

那時候,爸爸已經是學校的教師了,有一天晚上放學之後沒打算回家,後來待了一段時間覺得還是回家算了,當時就比較晚了,裹上一件羊皮棉襖就回去了,走到半路上,就遇到一匹狼,狼也在趕路,要到對面去,一狼一人就在這個地方遇上了,發生了對峙。好在狼可能還不是很餓,也許只對峙了幾秒鐘吧,但是爸爸給我們講的時候,卻覺得過了好久,他的腦海裡捋了好多方案出來,但都行不通,最後一咬牙,衝過去吧,於是就把羊皮棉襖反過來架在頭頂上高高地舉著跑了過去。回家跟奶奶講,引得奶奶一頓臭罵。

三、變戲法的人

這也是聽爸爸講的,有一年,村裡來了一個變戲法的人,他也不是靠變戲法為生的,只是會變點戲法而已,農閒的時候大家聚在一起侃大山的時候偶爾露兩手。有一次趕集這個會變戲法的人從村裡的麥場經過,那邊圍了一些人在幹活,看到他過來,就拉住他不讓走,非要變個戲法才行,這個人拗不過,也為了給大家逗個樂就說,看到那邊的石滾了嗎?我一會兒鑽到裡頭去。於是大家都圍過來看他變戲法,一會兒真的鑽進去了,等了好半天也沒鑽出來。大家也沒人敢走,就一直圍著等他出來。結果到了半下午的時候,有人從集上回來,經過麥場,看大家都圍在那裡就以為有什麼稀罕事情,一問才知道是變戲法的鑽進石滾裡沒出來。這個人聽了之後哈哈大笑,你們都上當啦,我剛剛趕集的時候遇上他了,他早都溜了,你們還在這裡等他呢。

這個故事我爸講了不止一次,所以印象深刻,每次講都會問那他怎麼鑽進去的呀。我爸就說,根本就沒鑽進去,變戲法的會障眼法,迷住大家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