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宿州埇橋區:公益性崗位讓村民成為“上班族”

為進一步助推脫貧攻堅,激發貧困戶脫貧內生動力,近年來,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桃溝鄉根據實際情況,在各村設置了保潔員、護路員等公益性崗位,通過公益性崗位的開發,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

在桃溝鄉戴夏村,貧困戶秦懷榮因為照顧老人孩子無法外出打工,保潔員的工作給她帶來了就業新希望。“幹這個活很方便,離家近,活還不重,還能方便照顧老人和孩子,一個月600塊錢我覺得還行。”秦懷榮說。

桃溝鄉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創新就業幫扶新舉措,在每個行政村均設置了環境整治公益性崗位,根據實際需求科學設置了不同崗位,增加貧困家庭勞務收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戴夏村負責人介紹:“全村一共設置18個公益崗,分為道路專管員、光伏巡管員、公廁管理人員以及保潔人員。全村一共分為5個組,每個組都有保潔人員,對每個自然莊進行全覆蓋清理。7個管護人員對全村11個公廁進行管護,同時有一個村幹部專門負責公廁的檢查,每天定時定點騎著電瓶車轉一下,看公廁打掃乾不乾淨,如果不乾淨及時向村裡反應,安排人員及時打掃。村裡對公廁管護人員包括全村的公益崗會進行獎懲考評,總體來說,我們全村的保潔,包括路面衛生、公廁管護等各方面都做得比較好。”

目前,桃溝鄉共有156個公益性崗位,公益性崗位的設置,充分調動了貧困群眾就業的主動性、積極性,既解決了貧困群眾的穩定就業和持續增收問題,又讓農村的衛生環境得到改善,實現了精準扶貧和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雙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