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新城疫病?

雞新城疫由副粘病毒引起的高度觸摸性流行症。又稱亞洲雞瘟或偽雞瘟 。常呈急性敗血症狀 。首要特徵是呼吸困難、便稀、神經紊亂、黏膜和漿膜出血。逝世率高,對養雞業危害嚴峻。

雞新城疫(ND)又稱亞洲雞瘟。是由禽副流感病毒型新城疫病毒(NDV) 引起的一種首要侵害雞、火雞、野禽及觀賞鳥類的高度觸摸傳染性、致死性疾病。家禽發病後的首要特徵是呼吸困難,下痢,伴有神經症狀,成雞嚴峻產蛋下降,粘膜和漿膜出血,感染率和致死率高。

雞新城疫(ND)俗稱雞瘟,是由雞新城疫病毒引起的雞的一種高度觸摸性、急性、烈性流行症。常呈現敗血症經過,首要特徵是呼吸困難,下痢,神經機能紊亂,黏膜和漿膜出血。

各種雞和各種年齡的雞都能感染,幼雞和中雞更易感染,兩年以上的老雞易理性降低。本病的首要傳染源是病雞和帶毒雞,其分泌物,糞便,以及被汙染的飼料、飲水,非易感的野禽、外寄生蟲、人畜等均可傳達病源。傳達途徑首要是消化道和呼吸道,也可經損傷的皮膚、黏膜侵入體內。一年四季均可發作。在非免疫區或免疫低下的雞群,一旦有速髮型毒株侵入,可敏捷傳達,呈毀滅性流行,發病率和逝世率可達90%以上。在大中型養雞場,雞群有一定免疫力的情況下,雞新城疫首要是以一種非典型的形式呈現,應引起注重。

什麼是新城疫病?


珠雞、火雞、雉、孔雀也能感染。鴨、鵝對本病有抵抗力。哺乳動物對本病有強大抵抗力,但人偶有感染而患結膜炎。急性型病初體溫升高,可達44℃,精力萎頓,茸毛松亂,呈昏睡狀。冠和肉髯暗紅色或黑紫色。嗉囔內常充溢液體及氣體,呼吸困難,喉部宣佈咯咯聲;糞便淡薄、惡臭,一般2~5天逝世。亞急性或緩慢型症狀與急性型類似,唯病況較輕,呈現神經症狀,腿、翅麻木,運動失調,頭向後仰或向一邊曲折等,病程可達1~2個月,大都zui終逝世。只能依託嚴厲消毒、阻隔和用滅活苗和活苗疫苗接種防備。

新城疫的損害

NDV的感染率和病死率可達100%, ND主要在雞群中發病, Ⅶ型NDV是主要的盛行毒株。NDzui先於1926年發現於印度尼西亞, Doyle於1927年分離出病毒株, 並將其命名。ND可在全球大範圍內盛行, 一旦發病, 因其具有傳達速度快、發病率和病死率高等特徵, 會對家禽業發生巨大的影響, 形成的損失不可估量。

新城疫曾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三次大的盛行傳達, 前兩次別離起源於東南亞及遠東, 而第三次NDV的感染對象由家禽轉移到鴿子, 發病症狀與禽類相似, 但鴿臨床上並未體現高度呼吸困難。跟著研究的不斷深入, 不同類型的疫苗被研製出來, 使得20世紀90年代之後, ND再沒有呈現大規模盛行傳達, 但是局部發病還是存在的, 其損害不可小覷, 更不容忽視。

雞新城疫病毒(NDV)歸於副粘病毒科, 副粘病毒屬,核酸為單鏈RNA。成熟的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徑為120-300nm。由螺旋形對稱盤繞的核衣殼和囊膜組成。囊膜表面有放射狀排列的纖突,

含有刺激宿主發作血凝按捺和病毒中和抗體的抗原成分。

NDV血凝素可凝聚人、雞、豚鼠和小白鼠的紅細胞。溶血素可溶解雞、綿羊及O型人紅細胞。病毒感染要經過吸附、穿入、脫衣殼、生物組成、裝配及釋出等六個階段。在感染髮作時,病毒吸附和穿入細胞是要害的兩個階段。雞是NDVzui適合的試驗動物和自然宿主。 病毒存在於病雞的所有安排器官、體液、分泌物和分泌物中,其中以腦、脾、肺含毒量zui高,以骨髓保毒時刻zui長。

NDV在室溫條件下可存活一週左右,在56℃存活30~90min,4℃可存活一年,-20℃可存活10年以上。一般消毒均對NDV有殺滅效果。

一般消毒均對NDV有殺滅效果。病毒存在於病禽的所有安排器官、體液、分泌物和分泌中,以腦、脾、肺含毒量zui高,以骨髓含毒時刻zui長。在低溫條件下抵抗力強,在4℃可存活1~2年,一20℃時能存活10年以上;真空凍幹病毒在30"C可保存30天,15℃可保存230天;不同毒株對熱的穩定性有較大的差異。

本病毒抵消毒劑、日光及高溫抵抗力不強,一般消毒劑的常用濃度即可很快將其殺滅,很多種要素都能影響消毒劑的效果,如病毒的數量、毒株的種類、溫度、溼度、陽光照射、貯存條件及是否存在有機物等,尤其是以有機物的存在和低溫的影響效果zui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