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抱残守古韵,不如新韵与时进

明清科举士,早骂十三元。

未知E时代,竟有陈腐酸。

有人作诗嘲讽现代人写诗填词仍旧抱残守缺,守着800年前的平水韵不放的现象。

更有甚者把懂得平水韵入声字(还不知道是否真懂)作为学问的象征或炫耀的资本,那就不仅仅是“陈腐酸”,而是老硬臭了。

与其抱残守古韵,不如新韵与时进

据说平水韵是根据唐初许敬宗奏议合并的韵,唐人用韵,实际上用的是平水韵。也就是说,平水韵是1000多年前人们作诗的用韵规则。

而入声字早在元代就分化到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当中。

所以,即使是明清时代的人,以平水韵写作就已经不大习惯了,更何况是当代人!

上面诗句“早骂十三元”,说的就是元代科举士人一个典故。

据说元代一个叫高心夔的进士,在两次例行考绩中(每年一次),都因为限韵十三元,但用了别一韵部的字,被列入四等,不及格。一个叫王闿运的就作了副“两年双四等,该死十三元”的对联来调侃他。

与其抱残守古韵,不如新韵与时进

四百多年前就有人觉得死守平水韵荒唐,那现代人便是“更向荒唐演大荒”。

与其抱残守古韵,不如新韵与时进。

新韵何在?《新华字典》里。

现代文章则应与时俱进,遵循现代普通话声韵规则。

2005年中华诗词学会颁布了《中华新韵简表》。新韵韵部的划分以普通话为读音的依据,以《新华字典》的注音为读音的依据,将汉语拼音的35个韵母,划分为14个韵部:麻波皆开微豪尤,寒文唐庚支齐姑。

新韵又以“同身同韵”(韵母可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分。韵母中开头的i、u、ü,称为韵头;韵头后面的元音部分称为韵腹,它是韵母发音的主要部分;韵腹后面的辅音部分,即n、ng,称为韵尾。韵腹和韵尾合称韵身)为韵部划分的标准,即是将韵身相同的字,归于同一韵部。

与其抱残守古韵,不如新韵与时进

本人认为《中华新韵简表》也还有值得灵活处理的地方,如o和e韵在《中华新韵简表》里属同一韵部,但o和e的实际读音差别还是较为明显的,最好将e归入到ie、ue 的韵部之中。另外,un和en本是同韵,但实际运用中最好可分可合,便宜处之。

这便是:

古音今多变,攸忽几千年。

新韵与时进,为人去腐酸。

清华大学入学考试中的一道怪题,你能轻松搞定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