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越早學會走路越聰明?媽媽別急,“揠苗助長”只會適得其反

文|小寶媽媽

很多父母在養育孩子時常常會陷入一個誤區,認為孩子不論是做什麼都是越早越好,希望用戰術上的先發制人來彌補孩子的不足或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但是孩子的成長是有規律的,父母的急切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

小桃最近跟婆婆的關係非常緊張,起因就是婆婆想要教孩子學走路,小桃覺得孩子才10個月大,沒必要那麼著急,婆婆卻說孩子早走路早聰明,兩個人意見不能統一,家裡的氛圍也逐漸變得冷清起來。

寶寶越早學會走路越聰明?媽媽別急,“揠苗助長”只會適得其反

下班回來的時候,小桃在樓下看到了正在教孩子走路的婆婆,還沒等發火,小桃九聽到了鄰居的聲音,“你看這孩子,走的多好啊,比我家那個可強多了。”“可不是,人家都說孩子走的越早越聰明,我看這孩子以後一定聰明。”......

.大家你一言我一句的在那裡熱烈討論,倒是讓原本堅持不讓孩子現在學走路的小桃開始動搖了,在小桃看來,大家都比自己有經驗,大家都這麼說,是不是自己太計較了,但是轉念一想,自己周圍同事的孩子都沒有這麼早學走路的,說明這不是合適的時間,思來想去,小桃也沒想明白到底應該怎麼辦。

儘管孩子的個體成長有差異,但是生長規律卻是相同的,過早的讓孩子學習走路,未必會對孩子的成長起到正向的作用。

寶寶越早學會走路越聰明?媽媽別急,“揠苗助長”只會適得其反

寶寶生長規律

孩子的運動流程可以分為四部分,分別是坐、爬、站、走。

寶寶在6-8月份的時候就能夠坐著了,這與之前的準備工作密不可分。在4月份時,孩子會學會翻身,接下來的5-6月份孩子會逐漸嘗試坐姿,等到習慣後孩子才能真正坐好。

爬行發生在寶寶的7-9月份,一開始,他們可能會因為找不準技巧而總是原地打轉或出現手腳並用卻不進反退的情況,需要父母們及時幫助孩子調整姿勢,順利學會爬行。

9-11月的時候寶寶可以站立了,起初他們要依靠支撐物來維持自己站立的姿勢,等到10月份的時候,寶寶差不多就能擺脫輔助獨自站立。

經歷了坐、爬、站之後,寶寶就要開始學走了,因此11-15個月是寶寶學習走路的關鍵時期,早於這個時間學習走路只會加重寶寶的負擔,不利於寶寶的成長

寶寶越早學會走路越聰明?媽媽別急,“揠苗助長”只會適得其反

過早練習學走路有什麼危害

孩子在學習走路時,下半身要承受較大的壓力,如果孩子的骨骼沒有發育完全,骨質較為柔軟,在壓力的影響下容易出現O型腿或X型腿,除此之外,壓力也會施加到足弓上面,導致足弓發育不良形成扁平足。

同時下半身力量不足,也會影響孩子上半身的姿態,孩子容易出現彎腰駝背的情況,影響整體身高,而為了配合視野,孩子又會頻繁用眼,為近視留下了潛在的隱患。

寶寶越早學會走路越聰明?媽媽別急,“揠苗助長”只會適得其反

寶寶學走路過程,家長如何正確輔助

1、尊重孩子生長規律,不要過分著急

孩子在學習走路之前,還應該做好準備工作,這些都是孩子成長中的一部分,充分的準備可以讓孩子更順利的學會走路。

在寶寶3-6月的這個階段中,父母要幫寶寶做手腳運動,抓住寶寶的腳做踏步運動,抓住寶寶的手做舉起運動,藉此增強寶寶四肢的靈活性。除此之外,父母也要鼓勵孩子自己動起來,例如讓寶寶自己舉腿。

父母可以在孩子身邊做舉腿的動作,誘導孩子模仿自己一起運動,鍛鍊孩子的腿部力量。等到這些都做完後,父母就可以幫助孩子學習怎樣坐起來,怎樣爬行和站立了,雖然看起來孩子在學走路之前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是細分下來都是比較簡單的事情,把小事都做好了,才不會為孩子的未來留下隱患。

寶寶越早學會走路越聰明?媽媽別急,“揠苗助長”只會適得其反

2、帶寶寶練習“肚肚時間”

寶寶的抬頭、翻身、爬行、走路都需要肢體的協調配合,“肚肚時間”可以幫助寶寶鍛鍊頸肩部、背部和手臂的力量,通過刺激這些部位的肌肉群,強化寶寶的肢體力量,幫助寶寶運動。

父母可以把寶寶放在自己的腹部,面對面的跟寶寶溝通,為了聽到父母的聲音,寶寶會下意識的抬起頭來。這種活動父母們可以帶孩子每天做2-3次,每次持續3-5分鐘,讓孩子逐漸適應了趴著的姿勢,為之後發練習翻身做準備。

我們說應時而動,順勢而為,就是指合適的時間做恰當的事情,放在孩子的教育上面則顯得更為重要,孩子的人生不可重來,每一步都至關重要,只有父母盡心盡力了,才不會給孩子留下遺憾和後悔。

寶寶越早學會走路越聰明?媽媽別急,“揠苗助長”只會適得其反

我是小梅媽媽,一枚90後寶媽,和你分享更多的育兒知識和過程,也希望這些能幫助每個有需要的寶媽,願每個寶貝都能更好的成長,更有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