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磊:別再勸人家離婚了


今天讀到塗磊老師的一篇文章《如果要罵,我也奉陪》。


內容是一個網友的求助,女方偶然看到男方和別人的聊天,說到這個感情問題,男方覺得兩人沒感情,日子是在湊合過。女方看了之後心裡不舒服,就反思生活中的種種跡象,覺得自己委屈,問塗磊老師怎麼辦,關鍵是自己已經有了兩個孩子。


塗磊對這件事進行了全方位的分析。


有的網友就反駁:這個情感專家每次都是在勸別人分手,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誰家不是湊合過,更何況只通過一個短信能說明什麼啊,都是在妄加猜測。


還有網友說:俗話說寧拆十座廟,不拆一樁婚,怎麼老是勸離啊,為孩子著想也不能離婚吧。

還有的網友表示贊同塗磊老師的說法。


其實,無論是網友對塗磊的觀點同意還是反對,都說明一個問題,大部分人的婚姻中都充滿了許多不和諧之音,並且很多人在這種不和諧之音下是不想走離婚之路的。

塗磊:別再勸人家離婚了

侵刪


01

同事今天告訴我,她和老公昨天又吵架了,僅僅是因為上樓的時候老公不幫他拿快遞。


對於吵架這件事,有人覺得很嚴重,就走向了離婚之路;有人覺得生活中就是有不斷地吵吵鬧鬧,雞毛蒜皮,選擇了繼續過下去。


其實,吵架這件事,大家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錢鍾書和楊絳的愛情故事想必是家喻戶曉,但他們也會吵架。

一次,在出國的輪船上,他們因為一個單詞“Bon”的發音而爭吵起來。錢先生嫌棄楊先生讀的不準確,楊先生嫌棄錢先生口音太重,兩個人互相攻擊,吵的不可開交。

錢先生曾這樣形容他們的婚姻:

絕無僅有的結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這種婚姻是何等的完美啊,但它仍然逃脫不了吵架。


朱迪斯·萊特、鮑勃·萊特夫婦在《如何正確吵架》一書中也指出,經過他們長期的跟蹤、觀察、研究,發現一個現象,很多別人眼中的不吵架的完美夫婦在有一天忽然離婚了,而那些吵鬧不停夫婦反而感情越來越好。


所以說,吵架是婚姻中的常態,不吵架未必是好事。


塗磊:別再勸人家離婚了


02

那麼問題來了


為什麼我們大部分人都是抱著好好過日子的心態走進婚姻,卻因吵架而身心疲憊,甚至最終分道揚鑣呢?


原來,我們是陷入了某種爭吵的誤區。


2·1固有的觀念指引

《如何正確吵架》一書中指出:

很多固有的錯誤觀念都會在爭吵中偏離正軌,導致我們對自己的關係越來越不滿意。

這些固有錯誤觀念有哪些呢?


塗磊:別再勸人家離婚了

現在,我舉例來解釋一下,這些錯誤觀念是如何帶動吵架的。

1、我只要擁有一段關係,就會變得快樂。

有個女孩,覺得自己到了一定的年齡該結婚了,能結婚對她來說是最幸福的事情。結果,走進了婚姻,發現自己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快樂,就開始後悔、抱怨、爭吵。

2、愛意味著喜歡並接受我真實的樣子

這種觀念就是愛我就接受我的一切,一旦對方有反對意見就受不了了。

3、找到對的人或靈魂伴侶才是答案

靈魂伴侶是當下最流行的一個詞了,覺得能夠站在同一個精神高度,談天說地,不食人間煙火就是美好的。就像《安家》裡的闞文濤和知否,即使闞單身,那也未必一輩子的美好。

4、相容性很重要

覺得興趣愛好相同,也就是所謂的三觀相合就是幸福,一旦發生衝突就覺得是三觀出了問題。

5、化學反應很重要

看似有點難理解,直白點說,婚前愛的轟轟烈烈,各種浪漫驚喜,婚後一旦歸於平靜就變成了“越來越沒感覺”“就像左手摸右手”,然後產生內心的不舒適感,進而產生懷疑、生氣、煩悶、吵架。

6、感受到吸引,意味著遇到了對的人

婚前感覺特別受對方吸引,對方如此重視自己,那就是找到真愛了,婚後一旦感受到冷落就不滿,發脾氣。

7、只要有愛就對了

婚姻是兩個人的事,他愛我就夠了。其實婚姻中有太多的雞毛蒜皮的小事,一旦意見不統一,就是她(他)不愛我了,然後就會爆發爭執。


有人會說,我在婚前就打好了預防針,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以上問題我不存在,但怎麼還過不好?


除了這些固有觀念之外,還有15種常見的吵架類型在左右我們。大部分人都會中招,來看看你中了哪些招。


2·2 15種常見的吵架類型


塗磊:別再勸人家離婚了

這15種類型中,你是不是有很多熟悉的,甚至有的話剛剛從自己嘴裡溜出去。


臺灣作家李敖與胡因夢曾多次發生爭吵,每次吵完架,李敖就把自己鎖在書房裡,任憑胡因夢如何敲門都不開,逃避問題,心裡的真實想法不說出來。這就是有話不說型。


我脾氣不好,有一點事就能把火點著,我老公就會說,看看你,多大點事啊,就發脾氣,跟你爸一個樣!我更氣爆炸了,又接著爭吵,越吵越傷心。這就是“你跟你爸/媽一個樣”類型。


寫到這裡大家是不是發現,我們很多時候吵架口不擇言,但這又是我們婚姻中最真實的常態。


米歇爾·奧巴馬曾在她的自傳《成為》中說過:

對於婚姻裡出現的幾乎所有問題,不管你是誰,面對的是什麼事情,最佳的也是最行的通的方案就是——你要想辦法去適應。如果你永遠隱在裡邊,那就沒有選擇了。


大家看名人的家庭也是問題不斷,米歇爾的家庭經營的是相當成功,但在初期她也會因為奧巴馬總是半夜回家而懊惱,每次她也會發出“如果你真的愛我,愛孩子就不會這樣做”等等,她這裡說的適應很顯然是經營婚姻的有效辦法。


《如何正確吵架》一書中指出:

適當的衝突是伴侶間實現甜蜜互動的秘密武器,當他們清楚地意識到為何爭吵、如何爭吵以及爭吵的目的之後,這些互動將會拉近彼此的關係。

伴侶們通常會因為一些表面問題產生矛盾,但其中潛藏的內在問題卻更值得引起雙方的關注。解決矛盾的核心應該是聚焦根本性的問題,而不是做表面功夫。


盲目的吵架只會加快家庭的分裂。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曾說:

遇見就已是概率極小的事件,一念之差彼此錯過,都會覺得這是個令人感傷的故事啊!


當初我們都是抱著一顆相親相愛的心走到一起,溝通不暢帶來了一路的坎坎坷坷,最後疲憊,隨之分道揚鑣,這又何嘗不是一個令人傷感的故事呢!


所以為了當初的那份美好,為了實現我們心中的那個“王子公主”童話,我們必須認識到溝通不暢的本質原因。


塗磊:別再勸人家離婚了


03吵架的本質


3·1內心的渴望沒有被喚醒

《如何正確吵架》一書中說:

我們之所以會爭吵,往往是因為我們下意識地希望自己未被承認的渴望得到滿足,或是因為這種不滿足而進行了抗議。

我們內心的渴望指的是:渴望關注與被關注,渴望觸摸與被觸摸,渴望愛與被愛,渴望自己受到重視,渴望付出,渴望自己能產生影響,渴望安全感……


還記得我前面說的同事因為一個快遞吵架的事嗎?

同事在一個充滿愛的小康家庭長大,獨生女,又是家族裡的長女,從小萬人捧,眾人愛,她要什麼給什麼,所有人都關注她一個。

他老公是家庭裡的長子,農村家庭,上學期間又失去父親,他是在一個貧困的家庭中掙扎長大的孩子。

她從小被關注,自己說一不二,她希望老公也這樣關注他,我說你做就行了。

所以她和老公吵架的本質是渴望被關注。快遞只不過是背鍋俠。


塗磊:別再勸人家離婚了


3·2內隱記憶


心理學上是指在不需要意識或有意回憶的條件下,個體的過去經驗對當前任務自動產生影響的現象,又稱自動的、無意識的記憶。


書中指出,內隱記憶是被儲存起來的感覺,並不與具體的外顯事件或記憶相連。


這種內隱記憶大多是來自於童年的原生家庭。


有一次,我同學開車,為了給對面的車輛讓路,把車開到了路邊的石子堆上,結果小石子噼裡啪啦把車的底邊劃了個遍。


老公看到後說,你給別人讓路也得看路況啊,萬一你右邊是個人哪,你也這麼讓?多危險啊!


同學一下就爆了,劃了幾道有什麼?大不了修唄,就你心疼車!我又不是故意的!


其實,同學為什麼這麼火爆,就是做錯了事不願意受到批評


她迴避了錯誤讓車這件事,不聽正確指導,反而把問題歸結到老公心疼車上。


這源於小時候她一旦做錯事,爸爸就會不分青紅皂白罵一頓,這使得她很反感!她害怕被指責!

這種內隱記憶讓她迴避正確處理問題,反而越吵越傷感情。老公覺得委屈,她覺得自己不如車重要。


塗磊:別再勸人家離婚了


3·3未解心結

書中指出

我們的未解心結常常隱藏在某種屏障之下,弗洛伊德稱之為“自我理想”,而其他人稱之為“虛假自我”。這是我們向世界展示,同時希望世界認同的自己。我們被教導說,我們身上只有某些部分是好的,所以我們就只把那些部分展示出來。

我老公說我和我爸一樣脾氣暴躁。

我為什麼會如此憤怒,因為在我心裡脾氣暴躁是絕對不好的一個性格,不能被拿出來說,因為我媽媽總說我爸爸脾氣不好。但我們把爸爸身上的優點也忽略掉了,比如吃苦耐勞、心地善良、為人正直……

你說我脾氣不好,就是對我的全部否定。

這就是我的未解心結,隱藏起來,不能被觸及。


說了這麼多,大家面臨下次吵架的時候是不是心裡有個底了?找到自己為什麼會爭吵,爭吵的目的是什麼。


永遠記住這句話:

爭吵的目的是有所收穫,實現雙贏,而非表達反對。


但是世上的事總不完美,我們吵架之後又能做些什麼來增進夫妻之間的感情呢?


塗磊:別再勸人家離婚了


04吵架之後如何做


4·1情緒調整


無論在什麼場合,什麼時候,懂得合理調節情緒的人往往是贏家。


前面我說過李敖和胡因夢吵架的事,吵架之後,李敖本有迴旋的餘地,但他把自己關在屋內,不溝通交流,讓胡因夢很氣憤。對於胡因夢的離開,李敖一輩子也沒有放下,總是在對胡因夢發表不堪的言論中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如果李敖在書房懂得調整好情緒,然後冷靜下來和胡因夢分析問題所在,那生活又是另一番景象。


蔣介石和宋美齡的愛情也是政壇上的佳話。

蔣介石的貼身侍衛曾回憶說,蔣介石和宋美齡每次發生不愉快,都會一個人出去散步,警衛員遠遠跟在身後不敢靠近,等他氣散了,心順了,馬上回去哄宋美齡。


懂得情緒調節的人都贏得了愛情。


塗磊:別再勸人家離婚了


4·2祛除軟隱


軟隱是指伴侶們在逃避與對方互動時,一種特殊的自我欺騙方式。比如:玩手機、上網、瘋狂追劇、吃個不停、喝酒、沉迷電子遊戲、瘋狂購物……


這裡面我們最熟悉的就是瘋狂購物,女同胞較多使用這招,與老公吵了架叫上閨蜜一通狂買,然後回家誰也不提吵架的事,看似風平浪靜了,實則暗流湧動,下次還會因為同一種原因吵架,越吵心越遠。


有人在吵架之後甚至用酒精麻醉自己,造成不良後果。


正確的方式永遠是打開心扉,彼此靠近。


寫在最後


蕭伯納曾說:家是世界上唯一隱藏人類缺點和失敗,而同時也蘊藏著甜蜜之愛的地方。


我們都是懷著最美的憧憬,走進為愛而築的巢穴,讓我們敞開心扉,喚醒自己深層的渴望,勇敢的表達自己的需求,達到雙贏的目的,讓我們的愛巢越築越牢!


把我最喜歡的一句話送給大家:如果有人願意包容我們的小性子,我們還給對方的,應該是更好的自己。

大家好,我是子衿,喜歡我的文章就請關注我吧@子衿話語。

你我共讀,做最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