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馳君泰高級合夥人陳聰:高峰論壇幫助仲裁機構一起成長

一直以來,如何高效、公正地開展仲裁活動都是國際仲裁界持續關注的話題。金秋時節,第六屆中國仲裁高峰論壇於2020年9月22日成功舉辦,會議討論後疫情時代背景下仲裁機制發展的新動態。本屆活動採用線下與線上會議相結合的形式開展,面向全球同步直播,備受仲裁界人士支持。值此機會,我們有幸前往2020年中國仲裁高峰論壇金牌贊助商天馳君泰律師事務所,與其高級合夥人陳聰律師進行會後對談。

天馳君泰高級合夥人陳聰:高峰論壇幫助仲裁機構一起成長

選擇仲裁

從工作了近八年的單位離職以後,陳聰加入了天馳君泰律師事務所,“陳處長”已是“陳律師”。

執業身份的轉變絕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陳聰律師大學畢業時,正值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不久,法治與經濟建設一同乘上快速發展的高速列車,而彼時的仲裁仍沒有在國內經濟活動中得到廣泛矚目。機緣巧合下,他進入仲裁機構,以仲裁秘書的身份深入參與到仲裁中來,負責案件從受理到結案後的所有程序性問題。擔任仲裁秘書是陳聰深入仲裁領域的起點,在此期間,他與仲裁的故事不勝枚舉。用仲裁的視角看待爭議解決,這種思維逐漸融入他的習慣,也成為他選擇執業方向的契機。

七年,如白駒過隙。目睹了中國仲裁蓬勃的發展趨勢,他終於下定決心加入律師的行列,並親身以仲裁員的視角進行仲裁案件的裁決。以前在機構裡工作時,陳聰律師熟悉仲裁規則流程,也不斷積累關注仲裁案件的專業裁斷。他說,“接觸過仲裁的好處就是,你的思維角度可能不光是單向性的。”

站在當事人或者對方代理人的立場思考最佳解決策略於他而言是種全新的體驗,如何做到不偏倚、客觀地進行溝通,使案件的處理結果被認同,這一難題陪伴他度過了數個日日夜夜。而這種富有同理心的調解思維亦讓他抓住了案件中延展的可能性,他認為,和緩地解決爭議更加符合商業習慣,也在法律框架內能夠給當事人更加合理和預期的結果。成長的歷程縱然艱辛,但做出的裁決被雙方當事人心服口服地接受,也令人富有成就感。

在法律行業工作16年,同仲裁打交道便有了16年。目前,陳聰律師以訴訟、仲裁案件的代理等爭議解決為主要業務,在公司股權、對賭協議以及汽車製造業領域頗有建樹。對民商事糾紛的當事人而言,訴訟和仲裁哪一種更有利於商事糾紛的妥善解決是其在選擇爭議解決方式時的根本考量。陳聰律師考慮到仲裁在一裁終局、專家斷案、保密性及可跨境執行等方面的優勢,提出仲裁在某些情況下更適合具有法律化思維的商事主體,這樣既能夠高效解決糾紛,又為今後雙方繼續開展商事活動提供了保障。

根據貿仲、國際商會仲裁院等仲裁機構公佈的2019年仲裁案件的各項數據,不難發現,選擇仲裁解決糾紛已是國際貿易中的主流方式。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國際商事爭端解決的線下進行受到一定阻礙,部分仲裁案件轉移到線上開庭。雖然網絡仲裁在國際仲裁實踐中的應用歷史已近十年,但仍多適用於小標的額商事糾紛,較為複雜的案件在採用遠程開庭的過程中,程序更不易把控,需面臨的各類技術、調度等問題仍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天馳君泰高級合夥人陳聰:高峰論壇幫助仲裁機構一起成長

(陳聰應邀出席2020中國仲裁高峰論壇)

本屆論壇匯聚了全球三十餘名專家、學者、仲裁員圍繞議題展開討論,分享真知灼見。針對峰會涉及的“國際爭端解決的新形勢、新挑戰”“‘一帶一路’國際仲裁合作與疫情應對”“線上開庭——仲裁實踐的創新發展”等議題,陳聰律師也談了自己的看法。

疫情導致了涉及合同履行受阻、“不可抗力”的認定及“免責範圍”等諸多法律糾紛。從爭議解決的角度,既需要對這些實體問題儘快形成共識,也需要設法解決因為疫情造成的程序延誤。加強國際合作,可以就採用的技術手段、必要的規範流程進行分享,對線上開庭、電子送達等形成共識,促使當事人理解並配合仲裁程序的推進,儘早解決糾紛,降低整體社會成本。

“線上開庭”是疫情防控期間非常規的手段,同時也是一種有益的嘗試,為平時的開庭形式提供了其他選擇。為身處不同國家、城市的當事人、仲裁員、證人、代理人提供更加便利的參加庭審的方式。在可以充分保障當事人陳述、舉證質證和辯論等程序權利的情況下,當事人有權選擇使用線上開庭。

不過,在保護仲裁私密性方面,仲裁機構還有足夠的空間需深入展開探討。例如,如何防止未經授權的庭審情況的錄製、非仲裁參與人的旁聽等。

面對波及全球的公共衛生事件,國際組織的應對措施顯得尤為關鍵,在規則下行事是保障國際和平,減少貿易摩擦,降低經濟成本的良方。隨著美國不斷對世界貿易組織發難和設置障礙,導致國際爭端解決從自身的組織結構到裁定的執行力方面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國家之間更應珍惜多年來不斷努力形成的成果,凝心合力,維護既有的規則和制度,確保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組織的權威性,提倡依法解決問題。

中國作為經濟體量大的發展中國家,要繼續保持開放的態度,更多地參與國際組織的構建和規則的制定及修改。同時中國還應該為國際爭端解決提供良好的人才支持,不斷加強國際法律人才隊伍建設,提升全社會遵守國際規則的意識,鼓勵人才參與國際交流、知識傳播和理論創新。


法律共同體

在挑戰與機會並存的國際形勢下,中國體現了有擔當、負責任的大國形象,成為維護國際規則的中流砥柱。

2015年,第一屆中國仲裁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首次彙集眾多國際仲裁聲音,協同並進,共議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背景下國際爭端解決的機遇與挑戰,為尋求應對之策提供中國觀點。迄今為止,中國仲裁高峰論壇已成功舉辦六屆,中國仲裁文化在世界範圍的影響力逐漸擴大,中國仲裁的公信力得到國際社會認可。陳聰律師表示,中國仲裁高峰論壇向全球仲裁界展示了當代中國仲裁於實踐及理論上的發展成果,是年度高規格、大規模、影響力深遠的活動。

天馳君泰高級合夥人陳聰:高峰論壇幫助仲裁機構一起成長

(中國貿促會副會長盧鵬起主持峰會開幕式)

近年來,來自近二十個國家與地區的知名糾紛解決機構的加入,推動峰會成為國際仲裁界所關注的盛會,律師、仲裁員、研究機構負責人等專家學者均有機會以不同形式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陳聰律師認為:“這不光是對於國際仲裁現有成果的一種展現,還可能會對最新的一些課題引發思考和研究。”中國仲裁的國際化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司法層面的助力,為建立中國文化自信、制度自信起到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促進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全球治理體系的完善需要廣大法律從業者構建法律共同體理念,法治是中國達成全面依法治國的內在要求與題中之意,法律共同體既是法治理念共同體,也是法治價值追求的共同體。作為中國仲裁高峰論壇的主辦方之一,貿仲竭力拓展中國仲裁視野,是中國仲裁的開山鼻祖,亦是走在國際仲裁領域前沿的法律權威機構。不僅如此,貿仲從事仲裁事業以來一直竭力將自身打造成為追求卓越的國際化爭端解決機構,從仲裁員的選聘角度、仲裁規則的制定、裁決書的質量提升方面不斷地改善仲裁條件,為爭議雙方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務。陳聰律師說:“貿仲設立以來所完成的一系列工作,為中國仲裁的發展起到奠基石的作用。”

貿仲堅持“開放、包容、協同”的文化立場,舉辦國際爭端解決交流盛會,分享國內外仲裁實務經驗,以期幫助國內仲裁機構共同成長。陳聰律師認為,仲裁是法律共同體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他祝願貿仲能夠吸納更多優秀的人才,鼓勵更多年輕的法律人參與到仲裁事業當中,把峰會辦成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能夠通過中國仲裁的發展來助力中國經濟發展的優秀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