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封神故事要選在商周時期

神話在我國民間有著不言而喻的影響力,但神話體系又並不是僅僅是單一的:上古神話+現代神話,我們所耳熟能詳的二郎神,雷震子,李靖等赫赫有名的神尊,正是現代神話襯托,也就是商周時期所謂的封神大典,為各位有功之臣謀得了神位,那麼問題來了,我國有五千年的上下歷史,為何神話故事中封神一說,偏要選中商朝呢?

為何封神故事要選在商周時期

姜子牙

說到《封神演義》,首先提到他的作者許仲琳 ,明代人是也。所以根據作者年代來看,明代後期的帝國已經沒有機會了,而喜歡歷史的朋友們可能都知道,古代的帝王在江山穩固之後,怕的並不是外敵來襲,而實文人騷客的筆伐,因為那可是隨青史而長存的,小編認為許仲琳作為一個文人更是具備這種能力,他是生活在明朝中後期,而明朝的“靖難之役”與商周之間的戰爭極為相似,商紂王代表的是建文帝朱允炆,周武王代表的是永樂帝朱棣。而商周交替的戰役,周武王(西伯發)是砍下商王帝辛(商紂王)的腦袋,才確立自己天下共主的地位,使天下諸侯歸服。然歷史上的建文帝朱允炆正是自焚而死。

為何封神故事要選在商周時期

封神榜

筆者手下的故事構造,一定是與其經歷相關,許仲琳作為明代人氏(嘉靖、隆慶、萬曆、泰昌、天啟、崇禎),他對張皇后的事蹟有所耳聞,他筆下的蘇妲己必然是以張皇后為原型。據史料記載,明孝宗為了張皇后多次跟朝廷的大臣對峙,有時候明孝宗甚至對大臣施以刑罰,正合《封神榜演義》裡商紂王為蘇妲己殘害忠良的行徑。也許其並不是針對商周,但卻與商周之間戰爭不無相似,才會取之。

為何封神故事要選在商周時期

封神演繹

當然猜測也只是猜測而已,也許有別的原因, 商周與明代相隔甚遠,而神話體系中最主要的一個吸引人的因素便是神秘感,年代的久遠無疑是對其最好的一個烘襯,情節相似再加上筆者的渲染,故此商朝變成了眾神封位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