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告訴我們:一代仁君是如何養成的

第55篇【乾貨文】致想改變現狀的你


1
-一代仁君養成記-


期待了兩年的《清平樂》終於開播了,一口氣看了10集。


除了感嘆wuli王凱的演技、低音炮、修長的雙手外,最大的感悟就是:宋仁宗,真的是生活在了一個很好的時代:有德才卻無雄心的太后、還有一群敢直言敢諫、同時胸懷仁義、無私心的臣子輔佐

《清平樂》告訴我們:一代仁君是如何養成的

《清平樂》告訴我們:一代仁君是如何養成的

《清平樂》告訴我們:一代仁君是如何養成的

前兩集的矛盾衝突主要是圍繞劉太后和仁宗之間的“母子相爭”——“垂簾聽政”輔佐幼主12年,雖從未有過稱帝之心,但仁宗非劉太后親生也讓他們之間的誤會重重。


“垂簾聽政”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舊戰國時期,指的是皇后或皇太后輔助皇帝臨朝聽政,處理國家大事。會在她們的寶座前設簾遮蔽,故稱之為:

垂簾聽政

在中國古代一共有30位太后垂簾聽政,其實最著名的莫過於唐朝武則天和清朝慈禧太后。

但宋朝最多——多達9人(也有史書記載為8人)。


與唐朝、清朝不同的是,宋朝雖然垂簾聽政發生頻頻,卻並沒有發生過女主亂權的情況,這些太后們雖然與皇帝時常有矛盾,但沒有發生過廢立皇帝取而代之的意圖。

彈幕裡講的一句極其準確,說劉太后有武后之才,卻無武后之心


雖然宋仁宗趙禎不是太后親生,但太后還是請了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晏殊當他的老師。晏殊的教導對趙禎之後的起了極大的影響——教會了他明辯是非,而不是一味地意氣用事。


有一個小情節,他們在選狀元的時候,晏殊推薦了年輕的歐陽修,

但太后覺得歐陽修詞語稍微豔俗,如果讓他作為狀元,有可能會誤導皇帝:

《清平樂》告訴我們:一代仁君是如何養成的

當宋仁宗瞭解到太后的意圖之後,雖說他們之間心有隔閡,但他並沒有起責備之心,反而會去了解了這背後的原因,同時也認可了太后的選擇,最後選了寒門出身更適合當全國知識分子表率的王拱壽為狀元。


晏殊瞭解到真相後,也進入了深深的反省之中,並沒有遷怒於太后:

《清平樂》告訴我們:一代仁君是如何養成的

不由得深深感嘆:這個時代的人都好會自省啊。


那個時候和忠臣、直臣真的是一抓一大把啊:

擅薦人才——晏殊

文壇領袖——歐陽修

千古典範——范仲淹

鐵面無私——包拯


除了以上四位,仁宗朝還有富弼、胡瑗、狄青、孔道輔、呂夷簡、王曾、文彥博、韓琦、蔡襄、陳堯佐、張士遜、梅堯臣、蘇舜欽、滕子京、張亢、三蘇(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等等諸多名士。


所以,這樣的盛世能夠出一個仁宗也不難理解了——環境造英雄


2
-近朱者赤-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在一個班級裡,成績好的同學經常會待在一起討論難題如何解,而愛玩的同學喜歡湊在一起討論下課去哪裡玩。

雄鷹在雞窩裡長大,就會失去飛翔的本領;野狼在羊群裡成長,也會愛上羊。

古有孟母三遷,今有父母擠破頭皮進名校。


可能你會說,宋仁宗之所以能夠有那麼賢臣幫助他,那是因為他爸是皇帝

這句話不假。


但在網絡發達的今天,我們花幾十塊就可以看到全世界最優秀的人在想什麼,就可以學到全世界頂級專家的知識。

《清平樂》告訴我們:一代仁君是如何養成的

《清平樂》告訴我們:一代仁君是如何養成的


圈住你的,是你的環境,還是你的思維呢?


在我們身邊,普通人逆襲的故事真的少嗎?普通人逆襲的機會真的少嗎?


通過知識逆襲的:

貓叔、鄰三月老師、小六老師、Angie老師……


通過比賽逆襲的:

劉媛媛、馬薇薇、陳明、……


除了他們的努力之外,他們還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主動靠近優秀的人


我們無法選擇我們的出生,無法選擇我們的血緣,但我們能夠選擇向哪些人靠近


秋葉大叔的IP營,一年也就幾千塊,現在已經有2個群了,裡面都是一群牛得不得再牛的人。

每次爬樓,我都想說這句話:

《清平樂》告訴我們:一代仁君是如何養成的

3
-社群讓我開啟了另一種人生可能性-


2017年年底“被辭職”帶娃之後,開始了各種線上學習,進入到了知識付費的圈子,認識了很多非常優秀的人:Angie、達因、文芳、鄰三月等。


在她們的影響下,我開始了社群運營的學習。

2017年之前,我是一個帶著20多人的團隊的營銷總監,在公司裡,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但社群運營對於我來說,真的就是從0開始。我放下了過往的成績,帶著空杯之心,從新開始


我曾像一個老師面對小學生一樣一遍又一遍地催交學員的作業;我曾一條又一條地私信學員:“親,我們會有一個活動,邀請你來參加哦”;我曾一直等到兩個孩子入睡後,熬夜點評學員的作業;我曾主持過開營閉營的活動,在手機一端傻傻地自嗨,因為也不知道手機那端的人到底是在聽呢,還是隻是把手機放在旁邊睡大覺,還是打都沒有打開,但我必須假裝很多人都在參與,必須想像——你面前不是手機,而是千軍萬馬,等著你的一聲令下。


這樣的事情,我做過不只一遍。


辛辛苦苦運營了大半年,最後也只是拿了個88元的紅包。

曾經的我,也覺得自己的時間那麼地低廉。


而且當時我是一個全職媽媽,帶著2個1歲多的娃。

白天陪娃的時候,利用碎片時間把課程聽了,順便把重點用紙和筆快速記錄了下來。中午哄完孩子睡覺後,我就起來記錄下來的重點重新整理好有道雲筆記中。晚上,哄完孩子睡覺,我也很困了,但我仍然掙扎著起來,對照著做中午的筆記,爬100多條的樓找到學員的作業,一個個打開來對照著輸入自己的點評意見。


無數個夜晚,我問自己:為什麼要那麼辛苦。

無數個夜晚,我問自己:不如儘早放棄。


但每天早上醒來,內心總有一個聲音在說:

我想做一個能夠挖到水的挖井人。

雖然我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挖到水,但我知道,如果你現在放棄,永遠也挖不到水。

《清平樂》告訴我們:一代仁君是如何養成的

堅持了1年,沒有放棄,2019年開始,情況有了好轉:

我開始策劃社群練練練、開始接外部的項目、開始做運營顧問、開始做裂變,……

半年內,從0開始建立了60多個寶媽群;

一年的時間,策劃了近百萬的訓練營項目;

一年半的時間,發展了8個合作伙伴;


2020年,

已經連續3個月的收入超過了10萬。


這些都是社群帶給我的——

通過社群,鏈接到優質合作伙伴;

通過社群,吸引潛在學員;

通過社群,接觸到線下項目策劃;


社群真的改變了我很多,也給我帶來了很多機會。


現在,我找到了新的人生使命:賦能群主、培養操盤手。

這是我未來3年要做的事情。

2020年,賦能50個群主,培養10個操盤手。

其實這個目標跟那些10000、1000000來比,真的不算大。

但我喜歡慢工出細活。

迪雅,社群運營顧問,全網首個群主訓練營創辦者,半年內建立了60多個社群,策劃了30多個爆款訓練營,11年營銷管理經驗+2年線上運營經驗,用最直白的文字帶你一起輕創業。歡迎關注@迪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