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店鋪是如何招攬顧客的?幌子、招牌的廣告比現在還講究

說起“招牌”兩個字,現在我們都知道是店的名聲,“XX菜是我們店的招牌菜”、“可不能砸了我們店的招牌”。

其實招牌剛開始也是用來指店的名稱和記號,大都是由文字和圖案構成的。最早的招牌是由先秦的酒幌發展而來,現在已經有兩千三百多年的歷史。

古代店鋪是如何招攬顧客的?幌子、招牌的廣告比現在還講究

幌子

在《韓非子外儲說右上》中就有“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謹,為酒甚美,懸峽甚高”的記載,這裡面的“懸峽”其實指的就是酒幌。

古代店鋪是如何招攬顧客的?幌子、招牌的廣告比現在還講究

這說明宋國賣酒商人在經營中,不僅做到酒的質量好,給的份量足,服務態度殷勤周到,而且他們還懸掛高高的旗幟,作為醒目的經營標誌,來吸引顧客的注意。

後來擴展到多種可懸掛的實物形式,有實物幌形象幌標誌幌文字幌等形式。

實物幌,就是賣什麼商品,就懸掛什麼商品。有的會稍加修飾,有的則保持商品的原貌,可以說是最直白的廣告方式。比如麻鋪掛一束長麻絲,絨線鋪掛絨線,斗笠、草帽店懸掛笠帽,樂器店掛樂器。

古代店鋪是如何招攬顧客的?幌子、招牌的廣告比現在還講究

形象幌就是以商品的形象作為幌子,說白了就是“照葫蘆畫瓢”,比如藥鋪的就在門前畫個藥葫蘆,有一些茶館門口會放置一個放大的茶壺,懸在空中,水從壺嘴中源源不斷地流出來從外表看不到任何支撐,被稱為“天壺”。

標誌幌就是用一種約定俗成的象徵來表示某種行業,比如,壽衣店門前放逾尺高的黑靴子;舊時理髮店門前掛白布簾,如今的理髮店則立著三色螺旋旋轉燈箱,美觀且醒目;還有烤鴨店前放卡通鴨子形象等。

古代店鋪是如何招攬顧客的?幌子、招牌的廣告比現在還講究

文字幌就是指在布簾、帷幔或實物、抽象的模型上書寫特定文字的幌子廣告。這種類型的幌子廣告數量特別多,為啥呢?直白又簡單!比如,典當鋪的“當”字,旅館的“店”字,酒店的“酒”字。

古代店鋪是如何招攬顧客的?幌子、招牌的廣告比現在還講究

有的字數較多,如《水滸傳》中的景陽岡山腳下酒店的酒旗上寫了“三碗不過岡”五個字,這幾個字一下子就激起了武松的酒勁,連喝了15碗才罷休,“老闆,繼續拿酒來!”可見這個老闆真會做生意,用激將法一下子就吸引了顧客的喝酒慾望,這就是酒幌的魅力。

古代店鋪是如何招攬顧客的?幌子、招牌的廣告比現在還講究

招牌

幌子再往下發展就是招牌,通常都是懸掛在店鋪上面的木匾。自宋代開始流行,最初的招牌被稱為幌子的一種。

古代店鋪是如何招攬顧客的?幌子、招牌的廣告比現在還講究

宋代的招牌使用十分的普遍,有橫著的、豎著的、掛板的多種多樣,板子上寫著字的、畫著畫的都有,再往後人們開始學聰明瞭,光安個牌子不夠吸引力,怎麼辦呢?

南宋吳自牧《夢梁錄》記載說:“酒肆門首,排設杈子及梔子燈”,開始裝飾自己的門店,門前擺上各種燈來招徠客人。名畫《清明上河圖》中,“孫羊店”門口掛有幾個花瓶形狀的東西,也就是吳自牧所說的桅子燈,晚上把燈一點,燈上的字赫然出現在眼前,十分顯眼。

古代店鋪是如何招攬顧客的?幌子、招牌的廣告比現在還講究

明清時期,招牌廣告又有所發展。招牌的式樣、色彩更加豐富多彩,製做的材料也多了,有紙、布、竹、木、皮革、銅、鐵、錫等等。

朱彝尊《日下舊聞》記載說:北京“正陽門東西街招牌有高三丈餘者,泥金殺粉,或以斑竹鑲之。又或鏤刻金片,白羊,黑驢諸形象,以為標識。酒肆則橫匾,連楹。其餘,或懸木罌,或懸錫盞,綴以流蘇。”

古代店鋪是如何招攬顧客的?幌子、招牌的廣告比現在還講究

看這架勢,又是塗粉又是鑲金,又是刻畫又是流蘇的,真的像是在給姑娘打扮一樣,從上到下一通裝飾,抹脂擦粉的。

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不同行業的特定招幌,比如同樣是懸掛幌子,酒樓高懸酒旗或酒帘,藥鋪掛葫蘆,樂器店掛樂器,稍大的飯店掛羅圈幌。

古代店鋪是如何招攬顧客的?幌子、招牌的廣告比現在還講究

幌子還可以顯示商店是專營還是兼營,比如掛幾縷麻表示此店是專門經營麻類的,而掛一縷麻則表示此店是兼營麻類的。

幌子還可以區別商店的等級和民族,比如掛四個幌子的是大飯店,掛藍色幌子的是回族飯店。

古代店鋪是如何招攬顧客的?幌子、招牌的廣告比現在還講究

諸如此類,以不同的招幌作為商店的標誌,樸實無華,形象生動,簡明易懂,一目瞭然,商家樂用,百姓喜歡,所以招幌廣告在古代社會一直是主要的廣告形式之一,並逐步演化為一種商業習俗,長期傳承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