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瘦西湖究竟有何魅力,讓乾隆帝六下江南每次都來打卡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瘦西湖或許也是整個揚州最為出名的景點吧,堪稱城市的代言者。 所謂“瘦西湖”據說乃是出自清代錢塘詩人汪沆詩云:“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瘦西湖和西湖相比要小很多,遊覽區面積100公頃左右,4個小時可以逛完。水面長約4公里, 寬不及100米,雖面積不大,卻勝在營造園林,揚州一向以園林之勝聞名,而瘦西湖則是其中精髓所在。


揚州瘦西湖究竟有何魅力,讓乾隆帝六下江南每次都來打卡


乘船遊覽瘦西湖是最好的方式了,從大門坐著木船慢慢悠悠行到熙春臺二十四橋,一路行來“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猶如遊山水畫卷。遊船都由船孃搖櫓,一路揚州小調,分外悠揚,更平添幾分江南的雅緻。我們到時正是冬天,兩岸風景稍顯蕭瑟,若是在春暖花開的時節,“煙花三月下揚州”,那兩岸的風光應當更是迷人。


揚州瘦西湖究竟有何魅力,讓乾隆帝六下江南每次都來打卡


關於瘦西湖的傳說,其中最有名的當屬乾隆皇帝下江南時當地鹽商們為了討好皇帝,一夜而造出類似北京北海的白塔的傳說,就連乾隆本人也驚歎於揚州當地鹽商的財力雄厚。據說乾隆帝六下江南,次次都來瘦西湖打卡,想來是十分喜歡這裡。


揚州瘦西湖究竟有何魅力,讓乾隆帝六下江南每次都來打卡


帝王屢屢南巡之下,瘦西湖一帶終於形成了著名的瘦西湖二十四景——卷石洞天、西園曲水、虹橋攬勝、冶春詩社、長堤春柳、荷蒲薰風、碧玉交流、四橋煙雨、春臺明月、白塔晴雲、三過留蹤、蜀岡晚照、萬松疊翠、花嶼雙泉、雙峰雲棧、山亭野眺、臨水紅霞、綠稻香來、竹樓小市、平崗豔雪、綠楊城郭、香海慈雲、梅嶺春深、水雲勝概。


揚州瘦西湖究竟有何魅力,讓乾隆帝六下江南每次都來打卡


五亭橋是瘦西湖標誌性的建築,據說與北京的五龍亭和十七孔橋頗有淵源。“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橋洞正側凡十有五。”我們當天遊覽時,還看見有戲船駛過。


揚州瘦西湖究竟有何魅力,讓乾隆帝六下江南每次都來打卡


揚州瘦西湖究竟有何魅力,讓乾隆帝六下江南每次都來打卡


熙春臺在二十四橋旁邊,相傳是財大氣粗的揚州鹽商為清朝皇帝祝壽的地方,金碧輝煌,氣勢恢宏。


揚州瘦西湖究竟有何魅力,讓乾隆帝六下江南每次都來打卡


廿四橋大概是在詩詞中出場頻率最高的景緻了吧。“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想想這般景緻,便是如夢般的江南。 據李鬥《揚州畫舫錄》記載:“廿四橋即吳家磚橋,一名紅藥橋,在熙春臺後,……揚州鼓吹詞序雲,是橋因古二十四美人吹簫於此,故名。”


揚州瘦西湖究竟有何魅力,讓乾隆帝六下江南每次都來打卡


不過千年揚州,數度戰火,歷史上那婉轉清揚的二十四橋和吹簫的美人如今都已湮沒於歷史的長河之中,如今的二十四橋,乃是重新修建,單孔拱橋,漢白玉欄杆,如玉帶飄逸,似霓虹臥波。該橋長24米,寬2.4米,欄柱24根,臺級24層,處處都與二十四對應。


揚州瘦西湖究竟有何魅力,讓乾隆帝六下江南每次都來打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