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青年雕塑 致敬青春長沙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唐朝昭 李靜 匡春林

今年是五四運動101週年。長沙是一片紅色熱土,一批又一批青年曾滿懷豪情壯志,從這裡走出湖南,走向中國、走向世界。他們不僅將偉岸的身影留在了這片土地上,更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激勵著一代代青年繼往開來,在新時代煥發出青春的長沙力量。

如今,廣大青年正活躍在長沙經濟社會建設主戰場,擔當主力軍,成為城市飛速向前的強勁引擎。五四青年節前夕,長沙晚報記者兵分多路,“打卡”長沙最具代表性的幾座青年雕塑,“對話”歷史上的湖湘青年,感受這座城市生生不息的青年力量。

“打卡”青年雕塑 致敬青春長沙

打卡點1

橘子洲頭毛澤東青年藝術雕塑

【現場探訪】

今年五一假期橘子洲景區實行預約掃碼入園,儘管景區整體遊覽人數比以往有所減少,但位於洲頭的毛澤東青年藝術雕塑前仍是人潮湧動,是橘子洲當之無愧的頭號打卡點。

5月1日上午,記者來到毛澤東青年藝術雕塑前,這裡已經有不少市民遊客前來瞻仰。大家雖然口音各異,但舉起手機拍照留念的動作卻“整齊劃一”。“湖南是毛主席的家鄉,在這裡瞻仰毛主席雕像有著不同的意義。”來自山東的遊客呂女士說。

【雕塑故事】

毛澤東青年藝術雕塑位於橘子洲頭,以1925年青年時期毛澤東形象為藍本,展現偉人青年時代胸懷大志、風華正茂的氣概。

該雕像由廣州美術學院進行藝術創作,高32米,長83米,寬41米。雕像的基座設計成毛澤東的肩膀,寓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緬懷歷史,放眼未來。

這座青年毛澤東雕像從設計構思到最終落成耗費了3年時間。“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1925年,32歲的毛澤東寫下了《沁園春·長沙》這首詞,讓長沙橘子洲頭在中國紅色革命歷史中有了獨特的地位。也正是詞中“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胸懷與氣概,激發了雕像設計者——當時廣州美院院長黎明的創作靈感。

2009年12月26日是毛澤東誕辰116週年的日子,橘子洲毛澤東青年藝術雕塑正式揭幕。

【長沙青年說】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大力弘揚紅色文化,從中汲取昂揚奮進、團結拼搏的精神動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作為一名紅色文化的傳播者,劉少奇同志紀念館團委書記、長沙共青團青年講師團講師肖煊一在這個假期也格外忙碌。

“新時代青年應當傳承和發揚‘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的湖湘精神,做紅色文化的傳播人、紅色精神的弘揚者。”肖煊一認為,對於青年一代來說,傳承革命精神首先要愛崗敬業、開拓創新,展現青年蓬勃朝氣。“只要是自己認準的事情,再難再苦也要堅持。”

打卡點2

雷鋒紀念館雷鋒雕塑

【現場探訪】

五一假期,走進位於望城區的雷鋒紀念館,遠遠就可看到雷鋒塑像廣場上,一座雷鋒雕塑高高佇立。

這座雷鋒雕塑,身背長槍、頭戴軍帽,微抬左腳,盡顯青年雷鋒的勃勃英姿。

雖然雷鋒已經離去近半個世紀,但從眼前這座微微泛黃、滿是時光印記的塑像上,仍能感受到這位從望城走出的青年身上那股“走到哪,好事就做到哪”的熱忱。

前往雷鋒紀念館的遊客,都會忍不住走到這座雕塑前,凝望著這位“青年雷鋒”,感受他身上的奉獻與大愛。

【雕塑故事】

1990年3月,望城決定興建雷鋒塑像廣場,並在廣場中央樹立雷鋒塑像。

由省內著名雕塑家朱惟精創作的雷鋒塑像採用望城特產花崗岩雕刻而成,高5米,底寬3米,喻意為毛澤東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紀念日,即3月5日。

1991年3月5日,雷鋒塑像在雷鋒紀念館主體建築中軸線廣場上正式落成。

“這座極具歷史感的雷鋒雕塑,是以雷鋒的軍人形象作為模本,其揹著槍大步向前的形象,寓意雷鋒回到家鄉。”雷鋒紀念館宣講員肖婷說,自從塑像建成後,每年的學雷鋒日或其他重要節日,千百萬青少年、各界群眾都會在塑像前瞻仰、流連或攝影留念,緬懷雷鋒短暫而光輝的一生。

【長沙青年說】

這個五一假期,“長沙好人·身邊雷鋒”、自然睦鄰公益服務中心負責人丁紅波和他的志願者小夥伴一直忙著幫助湖北秭歸特困戶銷售血橙。從3月11日至今,他們已幫助當地銷售血橙近6萬公斤。

3月初,雨花區井灣子街道工作人員洪海找到丁紅波,請他幫忙銷售湖北秭歸一貧困戶家的血橙。丁紅波找朋友幫忙搭建了一個血橙線上銷售鏈接。慢慢地,他“帶貨”一事在社區傳開,“愛心訂單”像雪片一樣飛來。

幫助這位貧困戶售空家中的血橙後,丁紅波和同伴們還主動當起了當地貧困戶的“義務銷售員”。“做好事永遠不會過時。”丁紅波說,長沙累計有千餘名志願者參與血橙愛心銷售,志願者們用無私大愛扶貧助困,充分展示了雷鋒精神的新時代內涵。

打卡點3

芙蓉廣場《瀏陽河》雕塑

【現場探訪】

五一大道和芙蓉路是長沙最為繁華的兩條主幹道,兩條道路交會的地方便是芙蓉廣場。純銅打造的城市雕塑《瀏陽河》就坐落在“客廳”中央。正值五一假期,三三兩兩的市民在“客廳”散步。

落成於2002年5月1日的《瀏陽河》是一座高15米的鑄銅雕塑,也是湖南省目前最大的藝術銅雕。雕塑主體是一位陶醉在小提琴曲中的少女,少女一頭飄逸的秀髮宛如瀏陽河蜿蜒不斷的流水,青春靈動的雕塑與芙蓉廣場四周拔地而起的寫字樓相互輝映。

【雕塑故事】

“雕塑落成轉眼18年了,不過哪怕到今時今日看來,《瀏陽河》仍然與長沙的城市風格相統一。”國際雕塑大師雷宜鋅是雕塑《瀏陽河》的創作者之一,十多年前為芙蓉路創作城市雕塑時,他就意識到,作為長沙城市地標的雕塑,其設計必須要具有前瞻性,要適應長沙的快速發展。

雷宜鋅很慶幸當年堅持了自己的想法。原來,雷宜鋅創作《瀏陽河》的靈感來自一位華裔少女使用小提琴演奏《瀏陽河》的鏡頭,但當時有人提出將這位少女設計成拉二胡的形象。“越自信,越開放。”雷宜鋅否決了這一提議,他認為拉小提琴的中國少女形象是中外兩種文化的融合,這一靈動的形象表達了一座青春之城的無限可能。

【長沙青年說】

《What a Wonderful World》,這是5月2日晚青年女高音歌劇演員李桑盈與她的爵士樂隊“Libling”在IFS7樓天台演出時的第一首曲子。

李桑盈是地道的長沙妹子,2016年結束在美國的學業後,她回到長沙,進入長沙音樂廳工作。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世界頂級樂團在長沙音樂廳舉辦了音樂會。”李桑盈說,工作期間她接待了很多世界頂級音樂家和藝術家。“《瀏陽河》是不少交響樂團返場時選擇演奏的曲目,當本土文化與西方音樂交織碰撞,現場觀眾的反映是很強烈的。”李桑盈說,隨著長沙音樂廳、梅溪湖國際藝術文化中心等專業演出場所的建成,更多的國際文化交流得以開展,也有更多普通市民尤其是青年朋友通過高雅藝術來深層次體會生活的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