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Db影評精選】中國的大製作《流浪地球》——豐富、華麗又搞怪

【IMDb影評精選】2019/2/9 日文,IMDb評分 7.4/10

作為第一部大製作的科幻史詩電影,在中國現已是人盡皆知,這部影片的宏大場面確實達到了讓人驚歎的程度。

【IMDb影評精選】中國的大製作《流浪地球》——豐富、華麗又搞怪

我們現在正在經歷一個大片電影模式極速變化的迷人的時代。美國的製片人越來越渴望將上億美元的大製作電影引進到利潤豐厚的中國電影市場,為了迎合中國市場,他們會越來越多地尋找中國的合夥人,將拍攝地選在中國,在電影中加入對中國友好的角色和劇情,甚至會剪輯一些只在中國電影市場放映的額外片段。但與此同時, 中國和其他國家本身也在向大片模式發展,也在創作一些根本不需要美國製作團隊參與的本土電影。

而就在美國電影在國外市場大把撈金的時候,外國大片也來到了美國。被譽為中國首部大製作的科幻驚悚片《流浪地球》本週末在北美 AMC 院線悄然上映, 展現了中國電影新的一面——不再專注於傳統的富麗堂皇,厚重龐大的歷史史詩,而是更多地開始展望未來的多彩綺麗,波瀾壯闊。同時《流浪地球》給人一種像是回到了美國電影製作產業黃金時代的感覺。雖然電影的演員、佈景、基調都是中國的,但對於老資格的科幻迷來說,不管電影致敬的好壞,都還是能在銀幕上看到不少經典科幻電影的影子。

該片以《三體》作者劉慈欣的短篇小說為藍本,闡述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太陽開始變得不穩定,在一百年內,它將擴大到吞噬地球。300年內,整個太陽系將會消失。地球各國政府開始聯合起來面對這個問題,制訂出了一個新的解決方案:人類將會在地球表面建造1萬座行星發動機,驅使地球離開地球軌道,並飛往 4. 2 光年外的新家園。這個想法是利用木星的引力彈弓效應來加快地球的飛行速度,但發動機引擎系統的一個故障使地球陷入了木星的引力,並在被逐漸拉向毀滅。地球上的工人們不得不分秒必爭地去重啟行星發動機,糾正地球的航向。

這場救援行動同時在兩個舞臺上演,在被冰封的地表上,自封天才的劉啟 ( 屈楚蕭) 和他的妹妹韓多多 (趙今麥) 離家出走後,被迫參與到了救援任務中。韓只是想去地面上看看——現在大多數人類都生活在擁擠的地下城市,只有工人才能上去地面——而劉啟是因為怨恨他的航天員父親劉培強(拍過很多武打電影的動作明星吳京)和他姥爺(吳孟達,看過周星馳《少林足球》的西方觀眾或許能認出他)。 劉啟小時候,父親就去往了新建成的領航員號空間站執行任務,領航員號空間站被設計作為地球的嚮導和探路者,現在,已經成年的劉啟認為是他父親當年拋棄了他,決定離家出走。

與此同時,空間站上,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災難來臨時,距離劉培強完成17年任務回去和家人團聚僅剩一天時間。空間站的人工智能 MOSS 堅持讓機組人員處於休眠狀態,以節約能源,但劉培強意識到電腦在執行一個秘密任務,他聯合一名俄羅斯宇航員開始了和人工智能的鬥智鬥勇。

【IMDb影評精選】中國的大製作《流浪地球》——豐富、華麗又搞怪

美國觀眾或許會比較熟悉空間站上的劇情,一個總保持理智的人工智能,發出的冷靜聲線對絕望的宇航員來說無疑是人類情感的試金石,它告訴宇航員即使全人類的生命危在旦夕 ,它也不能執行宇航員的命令,因為它有一項更重要的任務要執行。MOSS甚至看起來有點像《2001:太空漫遊》中的HAL 9000:它最具代表性的設計就是機器面板上那顆不斷閃爍著紅光的燈泡,像一個永遠不會眨眼,一直在審視的紅色眼睛。劉培強在太空外的那段冒險也很像阿方索·卡隆的2013年奧斯卡影片《地心引力》,讓人頭暈目眩的鏡頭下,宇航員翻滾地穿過不斷掠過的太空碎片,做著危險的動作,試圖找到一個能抓住的地方。

同時,另一邊,地球上的救援任務和2003的荒誕驚悚片《地心浩劫》有些相似,講的是一個小隊試圖鑽到地球的中心,試圖讓地球的核心再次旋轉起來。像那部電影一樣劉啟和韓朵朵也是整個重啟發動機系統救援任務中的一部分, 在通往事故現場的途中,除了遇到重重危機,他們還撿到了幾個個性鮮明的隊友一同上路,包括吊兒郎的中澳混血Tim(病毒營銷視頻明星Mike 隋),但大多數角色也像美國動作片裡的那樣,平淡無奇,不夠立體,觀眾還沒有產生情感共鳴,角色就已經死於非命。

流浪地球很多可以被詬病的地方——華而不實的動作場景,人物情感處理地草率,刻意地煽情——其實也是很多叫座大片的通病。不過,這部電影真正脫穎而出的是它著眼於描寫波瀾壯闊的景象。導演郭帆給我們呈現了一場視覺盛宴,尤其是地球在宇宙背景緩緩劃過的場景中,被藍色尾焰包裹的地球,留下了一條長長的詭異尾跡。導演郭帆對細節的把控讓人驚歎——角色站在地表凝望著邪魅的木星,木星大氣巨大的紅斑會倒映在每個人防護服的頭盔上。

【IMDb影評精選】中國的大製作《流浪地球》——豐富、華麗又搞怪

不論這些場景我們會有多熟悉,這部電影對特效的用心程度,對美的純粹追求,才是《流浪地球》能這麼讓人印象深刻的原因。並不是所有的特效場景在美學上都是無可挑剔的——像在冰凍上海逐車的場景看起來就缺乏質感,不夠真實。但所有的木星場景,太空遙看地球的場景,空間站的場景看起來也是足夠華麗。這種運用大量特效,營造出令人生畏的宇宙景象,在IMAX熒幕上觀看將會是一場華麗麗的視覺盛宴。

在之前的電影中我們也有看到過這種與惡劣的自然環境作鬥爭的電影情節,像《後天》到後來的《2012》都是這種類型的影片,對比來看,郭導演在推進緊張劇情的表現手法上,還是做到了一貫的水準。《流浪地球》做到了足夠讓人呼吸緊張,但它的這種剪輯手法偶爾會讓人覺得有些劇情混亂,尤其是在穿著同樣防護服的地表場景中,很容易讓人分不清這個角色是誰。這難免會讓人覺得郭導演更注重表現整個救援項目而不是對單個角色的塑造——這種潛在的價值觀,中國觀眾會比美國觀眾更容易接受,美國觀眾向來都更喜歡超級英雄來拯救世界。

這部電影最大的優勢是對平靜時刻的塑造, 郭導演花了心思去表現木星引力慢慢吸引地球的大氣, 像劉啟站在那裡凝望著讓人生畏的巨大紅斑,對比起來地球上的建築物是那樣地渺小。 這種大自然對人類總是保持冷漠的場景,致敬了 1951 的《當世界毀滅時》或是 1956 的《禁忌星球》這些年代久遠的經典史詩級電影。穿插著短暫的平靜敘事,隨後將迎來讓人無法呼吸的災難。

《流浪地球》有些地方看起來挺搞怪,像是,關於Tim混血的笑話,劉啟缺乏經驗的駕駛技術卻無時不刻地傲嬌,高速前行時間緊迫的情況下卻要人去記住厚厚的技術手冊。偶爾會出現些冷幽默,像MOSS對劉培強在空間站不斷製造破壞的回應“所有的叛變者都會立即失去與地球的聯繫?” 郭導演也發掘了一些深刻的點,像是聚焦於全球範圍內的人們都在處理這場危機,而不是少數幾個身兼重任拯救世界的奮鬥者。

【IMDb影評精選】中國的大製作《流浪地球》——豐富、華麗又搞怪

就像俄羅斯的太空大片《太空救援/禮炮7號空間站》展現出的美國和俄羅斯文化價值觀差異的迷人之處一樣,《流浪地球》就是中國和美國價值觀存在相似性和差異性的有力體現。郭導演的電影充滿了美國觀眾所熟悉的景象和時刻,同樣注重家庭和奉獻的品質,但同時也聚焦在全球合作和集體行上, 個人主義要讓步集體主義。

對於美國觀眾而言,這些內在的東西並不會覺得陌生,他們可能會將《流浪地球》視為過去科幻電影的最佳混搭,只是主角不再是那麼熟悉的面孔。隨著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不得不讓人展望這個國家將會給全球電影市場帶來何種獨特的聲音和見地。《流浪地球》讓人感覺就像是美國電影產業拍出來的影片——可以擔負起的高成本投入,影片效果驚險刺激,在某些地方和美國電影也是相通的, 讓美國觀眾更容易接受。 這部影片足夠鮮明的特點也為中國科幻電影指明瞭方向。 一旦一部影片在國際市場獲得認可,其鮮明的個性越能提現出這個國家的文化內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