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次攝影實踐得到的慢門追焦拍攝感悟

很多初學攝影的愛好者一定都看到過汽車或摩托車越野拉力賽的照片,照片中的拍攝主體比較清晰,而前景、背景卻沿著運動方向拉成一條條弧線,令觀賞者彷彿身臨其境般體驗到速度與激情,但卻不知道這樣的照片是如何拍攝出來的。剛好,昨天下午去公園時拍了幾張這種類型的照片,就想借助這些照片與大家分享一下慢門追焦照片的拍攝方法,希望能夠給您帶來一點幫助,或是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首先對這種照片的拍攝手法做一下概念普及:這種拍攝方式稱作慢門追焦,也看到有稱作搖拍、搖攝的,我自己還是習慣稱作慢門追焦,因為從其概念就能反映出如何拍攝,很直觀,但其實,這並不重要。

慢門追焦一般來說,是指讓運動的主體在運動時不脫離焦平面,而鏡頭在曝光期間隨著主體同步運動,最後得到主體清晰,前景、背景以及即使與主體在同一焦平面的不具有同樣運動速度的物體動感模糊的照片的一種拍攝方式。這種拍攝方式多體現在運動、比賽等體現速度的攝影作品中。

這裡所說的慢門,其實也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比如拍攝快速踢出的足球時,此時的慢門可能是將快門設定在1/300秒,而在拍攝一隻爬行的蝸牛時,又需要將快門設定為5秒。

昨天在公園裡看到冰雪遊樂場上有兩輛雪地汽車後面拖著造型卡通的氣墊船和連成一串的雪地氣圈在冰面上一圈又一圈的飛馳,上面的遊客玩的特別開心。我想這也正是一次不錯的拍攝慢門追焦的機會,於是站在岸邊拍下了下面這些照片。

下面,就請感興趣的朋友跟隨我拍攝的時間順序,一起體驗一下如何拍攝慢門追焦(為方便比較,本文中我將每張照片的拍攝參數都截圖放在右下角)。

首先,現場觀察了一下,雪地車從我前面約40米處直行駛過時,速度大約40km/小時。下面這張照片主體和背景基本都很清晰,使得雪地車的動感完全沒有表現出來,這也是我們平時最常用的拍攝手法。

從一次攝影實踐得到的慢門追焦拍攝感悟

嘗試將快門速度調到1/80",拍下下面這張照片,雖然飛濺的冰粒畫出了一點線條,但動感表現還是不夠好。

從一次攝影實踐得到的慢門追焦拍攝感悟

繼續調整快門速度至1/30“,這是感覺車的動感基本表現出來了,雖然感覺快門應該再慢一點,但嘗試發現這時,拍攝的成功率已經很低了,於是,用1/30”拍下了下面幾張照片。

從一次攝影實踐得到的慢門追焦拍攝感悟

從一次攝影實踐得到的慢門追焦拍攝感悟

從一次攝影實踐得到的慢門追焦拍攝感悟

下面這張照片是在雪地車轉彎時拍攝的,拍攝快門與其它照片相同,但不難看出,氣圈上的人合焦正常,而雪地車已經脫焦,原因是二者與相機距離不同並且超出了景深,所以,此時是無法做到合焦的。

從一次攝影實踐得到的慢門追焦拍攝感悟


從一次攝影實踐得到的慢門追焦拍攝感悟

從一次攝影實踐得到的慢門追焦拍攝感悟

下面這張照片是用1/10“拍攝的,感覺動感特別漂亮,但由於手持,已經無法保證主體清晰了。

從一次攝影實踐得到的慢門追焦拍攝感悟

下面這張是用1/25"拍攝的,飛速旋轉的車輪揚起的冰粒劃出的長長的白線,以及虛化拖尾的前景和背景讓人感到雪地車在高速飛馳。

從一次攝影實踐得到的慢門追焦拍攝感悟

此次拍攝從下午三點開始,大約拍了一個多小時,天色也越來越暗。從參數可以看出,後來的照片快門變慢了,可為了正常曝光,還是將光圈調大了很多

通過此次拍攝,可以總結出以下幾點感悟:

1、拍攝慢門追焦時,為達到預期效果,應根據主體的運動速度選擇合適的快門速度。

2、拍攝時,應儘量在主體和機位連線與運動方向垂直時拍攝。在主體為達到這個位置前開始對焦,並保持鏡頭跟隨主體旋轉。

3、在對焦並跟隨旋轉時,如果手持拍攝,應儘量使身體穩定旋轉而保持正確持機姿勢不動,並在按下快門按鈕後保持狀態確保曝光結束前畫面質量。如果要上架拍攝,最好是用快門線。

4、可以使用高速連拍,增加照片成功幾率。

5、此次拍攝全程使用AI SERVO 對焦(佳能)。

6、個人認為光圈不宜過小,否則會使拍攝難度加大。

7、慢門追焦拍攝成功率不是很高,不要急於求成,需要多加練習。

以上就是我對於慢門追焦拍攝的一次實踐和感悟,希望對攝影愛好者朋友們有所啟迪,由於這種拍攝方法使用較少,因此算不上經驗之談,也希望朋友們能在評論區討論或給我指點、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