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義龍:未來社會資本的流向

週一早起,似乎已成習慣。只因週末宅在家,除了吃喝玩樂,就是會結合國內外的熱點,選個感興趣的話題,找些文章進行深度閱讀。早起的目的就是為了把閱讀後自己的思考用文字記錄下來。

昨天預報的大雨,今晨才毛毛地飄下,空氣略顯潮溼,讓仲秋帶著點淺淺的涼意,窗外的幾顆山楂也應景地紅了。

觀察國內外的形勢,只需關注國際國內的重要會議,國家領導人的言行,國家各部委出臺的文件,基本上就能做出簡單的判斷。

最近,國家領導人去了黃河和長江的中下游流域,重點關注了三農、生態文明以及科技創新等問題。國務院各部委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相關文件。有何深層次寓意呢?

2020年,新冠疫情給全球經濟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爆發全面危機的風險急劇提高。各國都在實施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我國也不例外。問題是寬鬆帶來的貨幣增發如何消納?結合現階段國內經濟運行現狀和形勢分析,明顯感覺到未來巨量資金的流向越來越清晰。毋庸置疑,流向房地產和大基建的渠道已經被截流。可能的流向就是科技、生態和鄉建。

一、科技實力與技術創新。未來,科技實力就是國家競爭力。這個觀點全國上下已達成共識。國際發達國家對我國高科技發展的遏制和打壓,已經讓國人警醒。可喜的是,最近,資本市場註冊制已落地,高科技企業IPO明顯加速。將有一大部分貨幣通過資本渠道流入科技型實體企業。資本市場的擴容和交易市場的良性發展是居民社會財富增值的又一次難得的機會。

二、生態文明建設。今年是國家十三五環境生態文明建設規劃和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城市生態環境治理階段性目標已基本實現,特別是針對產業升級改造也基本完成。未來,在這方面的持續投資強度可能會減弱。預估在農村生態環境治理領域的投資會逐步加大,進入生態文明建設的第二階段。由於我國幅員遼闊,是農業大國,城鎮化率遠沒有達到發達國家水平,農村生態環境改善長期存在投入不足,十四五規劃有望將農村生態環境治理列為重點生態文明建設目標,將會有大量的資金投入。這也是節能環保產業未來發展的方向。

三、鄉村建設與發展。總體來說,國家對三農問題的研究一直很重視。現階段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面臨機遇與調整並存的時間窗口。由於我國長期存在的城鄉二元結構,導致長期發展的不均衡,目前也到了必須正式面對時候。三農問題的解決路徑必須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以犧牲農民利益為代價而快速實現的工業化,為後來的工業現代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個過程是痛苦的,而且是別無選擇。改革開放以來,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三農獲得的紅利遠少於以工業為主的城市經濟。這也是導致現階段農村市場經濟停滯不前、年輕勞動力大量流失、鄉村空心化老齡化的主要原因。作為一個14億人口,8億農民的大國,三農問題的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在奔小康的隊列中怎麼能少了廣大的農民。國力強盛,沒有了農業為基礎,那也無從談起。十四五期間,鄉村建設一定會提到相當的高度,大量財政投入和社會資本下鄉已經從制度安排和政策導向方面有所動作。鄉村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三農”不再是負擔也不再是問題,而會成為應對國際國內金融危機的堅實基礎。國內有前瞻性眼光的大企業家已經開始佈局,國家也出臺了相關政策鼓勵鄉賢回鄉力扶新農村建設。如果說,歷史上五十年代的知識分子下鄉,六十的待業青年下鄉,都是為了被動應對社會危機,那麼面對當前複雜的國內外複雜環境,這次社會精英和資本主動下鄉,意義非同尋常。農村是個廣闊天地,大有可為,準備好了嗎?

本文系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陳義龍:未來社會資本的流向
陳義龍:未來社會資本的流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