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時訊】“迎中秋,做月餅”殘疾人康復活動開在家門口


為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鼓勵轄區殘疾人

積極參與社會活動

培養實際動手能力

讓他們在生活技能培訓中

得到身心康復

以便更好地融入社會

中關村街道

民生保障辦公室(殘聯)

在9月18日-25日期間

以“社區分組巡迴”的模式

將活動送到殘疾人家門口

組織開展了6場主題為


“迎中秋自制桃山皮月餅體驗”

的殘疾人康復活動

活動共吸引了200多名

殘疾人朋友及親屬參加

【第一時訊】“迎中秋,做月餅”殘疾人康復活動開在家門口

【第一時訊】“迎中秋,做月餅”殘疾人康復活動開在家門口

【第一時訊】“迎中秋,做月餅”殘疾人康復活動開在家門口

【第一時訊】“迎中秋,做月餅”殘疾人康復活動開在家門口

【第一時訊】“迎中秋,做月餅”殘疾人康復活動開在家門口

【第一時訊】“迎中秋,做月餅”殘疾人康復活動開在家門口

講 風 俗

活動現場,工作人員首先介紹了此次活動的相關情況,並向現場參加活動的殘疾朋友提問了中秋節的來源和各地的風俗,很多殘疾朋友都踴躍參與回答。


【第一時訊】“迎中秋,做月餅”殘疾人康復活動開在家門口

做 月 餅

工作人員請出專業的糕點烘焙坊師,拿出準備好的餡料和模具開始指導大家制作月餅。在師傅講解後,大家迫不及待的自己動手揉麵、包餡……邊揉麵團邊互相探討,再用模具印上自己喜歡的印花。

【第一時訊】“迎中秋,做月餅”殘疾人康復活動開在家門口

【第一時訊】“迎中秋,做月餅”殘疾人康復活動開在家門口

【第一時訊】“迎中秋,做月餅”殘疾人康復活動開在家門口

【第一時訊】“迎中秋,做月餅”殘疾人康復活動開在家門口

雖然大家都是第一次嘗試,但都有模有樣的,不一會兒,一盤盤晶瑩剔透的桃山皮月餅做好了,有蔓越莓紫薯口味、抹茶板栗口味、奶黃蓮蓉口味、椒鹽芝麻口味,看到月餅成品時,大家都露出了滿足的笑容。

【第一時訊】“迎中秋,做月餅”殘疾人康復活動開在家門口

【第一時訊】“迎中秋,做月餅”殘疾人康復活動開在家門口


“我都會做月餅了,又學會了一項技能,看來我還是挺聰明的。”參加活動的殘疾人朋友高興地說。


折 禮 盒

月餅做好後,老師和志願者開始指導殘疾人摺疊月餅禮盒,一個個能工巧匠“上線”,他們將自己親手製作的月餅裝入精緻的禮盒中,打算與家人共同分享,讓家人品嚐這濃濃愛意。

【第一時訊】“迎中秋,做月餅”殘疾人康復活動開在家門口


【第一時訊】“迎中秋,做月餅”殘疾人康復活動開在家門口

【第一時訊】“迎中秋,做月餅”殘疾人康復活動開在家門口


【第一時訊】“迎中秋,做月餅”殘疾人康復活動開在家門口

把月餅裝入禮盒中


活動結束後,不少朋友表示:自己從沒做過,也沒想過自己可以動手製作月餅,第一次可以和那麼多人一起學習製作月餅真是既緊張又興奮。通過參與這樣的活動,他們感受到了社會的關心以及濃濃的中秋節氛圍,希望今後也多多舉辦此類活動。


此次活動不僅讓大家

掌握了糕點製作的技能

體驗了活動帶來的樂趣

通過互相協作、相互交流的方式

增進了彼此的友誼

活躍了大家的身心

豐富了大家的業餘生活

使他們以更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

更好地與社會關聯和融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