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告訴你真相,520到底是怎麼火起來的?

話說剛剛過去的這個520,可能是史上領結婚證人數最多的一天,因為這些排隊中的很多人,都是2月2號沒辦法領證的人,結果被生生拖到了520這一天!

數據告訴你真相,520到底是怎麼火起來的?

正如“雙十一”幾年之間突然就妥妥的成了購物節。520成了情人節這事,彷彿也就是這幾年的事。

而在520這一天,你是否也被迫受到輿論壓力而不得不向資本低頭呢:

「禮物呢?」

「就這?」

「一年到頭也不見你送個禮物,怎麼,今天還不送嗎?」

「什麼?送我個兒子?」

「猴子也行?滾!」

「……」

你要是跟女朋友/老婆/別人的老婆說,這節日就是營銷、就是商業炒作,咱們不要被商家誘導,估計10個裡保底有10個被打死。

沒有說服力啊,咋整呢,用數據說話!

數據告訴你真相,520到底是怎麼火起來的?

進入5月,「520」、「情人」、「告白」、「表白」等都是商家炒作520節的關鍵詞。比如:

  • 520成功裝飾場景佈置汽車後備箱
  • 999純銀項鍊520情人節禮物送女友
  • 某奧的口紅520 999送女友

炒作關鍵詞的目的,自然是要讓大家購買。營銷需要成本,必然要從活動中得到槓桿式回饋。那麼如何評估某次炒作是否成功了呢?

這裡有幾個專業的術語:

  • 炒作力度:含有關鍵詞商品數在所有商品總數中的佔比。
  • 銷售成效:含有關鍵詞的商品銷售額在所有商品總銷售額中的佔比
  • 誘惑係數:銷售成效/炒作力度。這體現了某個炒作概念對消費者的誘惑性。誘惑係數越高說明營銷越成功、商家賺得越多、你吐血也就越多、你女朋友就越幸福……

今年520的炒作力度和銷售成效:

我們先來看一下今年520的炒作力度:6.9。

什麼概念呢?就是平均每萬種商品有6.9種被打了這幾個標籤「520」、「情人」、「告白」、「表白」。

那麼真正的銷售情況怎麼樣呢?銷售成效佔了萬分之12.7。

也就是說銷售額中平均每萬元有12.7元是來自於貼著「520」、「情人」、「告白」、「表白」標籤的。

數據告訴你真相,520到底是怎麼火起來的?

12.7/6.9=1.8,代表本次520營銷的誘惑係數是1.8,說明本次營銷活動做得已經成功了,因為平時這個係數≈1。

至少可以說明,過去這段時間商家們沒有白忙活,可以從容準備下一個“收割日”:七夕節了。

不過,單純看這一年的的數據,我們很難說得清本次520營銷活動的推廣力度和銷售成果到底怎麼樣。

2017-2020年520節炒作力度與銷售成效

我們對比2017-2020這4年的數據來看一看:

數據告訴你真相,520到底是怎麼火起來的?

我們發現:2017年時,520炒作力度非常低,一萬種產品只有0.45種被貼上標籤,而且貼不貼標籤銷售額都差不多,說明當時520這個節日,無論是在商家還是人民大眾心中,還沒有把它當做一個正兒八經的節日。

然而到了2018年,520節的推廣力度突然飆升了6倍,導致了銷售額竟然翻了12倍,各路商家在這一波著實賺的盆滿缽滿。

數據告訴你真相,520到底是怎麼火起來的?

嚐到了這個甜頭,到了2019年,宣傳力度必然繼續增大,從2.6到了3.8,增大了1.5倍,而銷售額佔比卻從5.3直接到了11.2翻了一番還多,誘惑係數更是到了3。說明520這個節日在人們心中的地位越來越高了,對商家的價值也越來越高。

所以呢,到了今年2020年,加上受到疫情的影響,許久沒有開張的各路商家不謀而合地把宣傳力度又提升了近一倍。不過,畢竟疫情之下,誰也不好過,誘惑係數又下降到1.8,不過還是很不錯的。

由此可見,這幾年商家在520上投資的錢全都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數據告訴你真相,520到底是怎麼火起來的?

那麼,有讀者不禁要問了,為什麼從2018年開始520節突然就火起來了呢?

520這個概念是2018年的新概念嗎?也並不是。

我們看一下關於520的百度指數,2015和2016年的指數最高,2018年只能是平平,所以520節並不是2018年新出現的概念。

數據告訴你真相,520到底是怎麼火起來的?

我們帶著這個懸念,接著往下看:

2017-2020年浪漫三節炒作力度與營銷成果

我們說,當前有三大情人節:2月14日情人節、520節和七夕節,那麼2017-2020年的三大節分別做一下炒作力度對比又是什麼樣呢:

數據告訴你真相,520到底是怎麼火起來的?

可以看到,情人節每年的炒作力度都差不多,萬分之14左右,而2018年比較低,只有11.3,有些反常。

反過來看這幾年的520和七夕節,恰好也是2018年宣傳力度增長同比最高,分別是5倍和3倍。

再來看一看這幾年的誘惑係數:

數據告訴你真相,520到底是怎麼火起來的?

2月14日情人節的誘惑係數在2017、2019和2020年都是高於1的,說明營銷活動還算比較成功,沒有白費力氣。然而在2018年,各路商家炒作宣傳忙活了半個月,最終的銷售額表示,“一頓操作猛如虎,用戶不買穩如豬”。

而反過來看520和七夕節,在2017年的時候誘惑係數是1左右,而商家本身炒作力度也比較小,所以這兩個節日的創收就很一般。

然而,正是在2018年情人節銷售情況慘不忍睹的情況下,520和七夕節的誘惑係數卻升高到2,結合炒作力度5倍和3倍,我們可以得出,銷售額佔比分別增長了10倍和6倍以上。簡直是超級大豐收。

那麼,還是回到上面的問題:2018年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讓情人節的推廣炒作折戟沉沙,反而讓520和七夕節搶盡了風頭?

2018年520突然火起來的原因

答案就在下面這張日曆表上:

數據告訴你真相,520到底是怎麼火起來的?

因為2018年2月14日情人節是臘月二十九,也就是除夕的前一天。

一方面,全國絕大部分人口第二天就要開始休年假了,在這之前的半個月中,不論是商家還是大眾,紛紛沉浸在喜氣洋洋闔家團圓的春節氛圍中;

數據告訴你真相,520到底是怎麼火起來的?

另一方面,情人節購物的主力軍:大學生和有對象但是沒結婚的年輕人,此時大部分都處於異地狀態,沒法在一起過情人節。

數據告訴你真相,520到底是怎麼火起來的?

因此呢,在這個情人節,情侶之間也頂多是發個紅包意思意思,並不會選擇購物。

所以,2018年的情人節,商家們並沒有如願以償地賺到想象中那麼多的錢,甚至很多還要因為前期宣傳投入而虧本。

然而,正是因為在年初本應開門紅的時候折戟沉撒,可能連年也沒過好,所以呢,各路商家不謀而合,在520節前和七夕節前的時候大肆宣傳推廣;

也正是因為在情人節這天沒有收到禮物,女生們總感覺上半年少了點什麼,男生們總覺得很長時間沒有給女朋友買禮物了,是時候行動了。

最終才讓520在2018年突然就火起來了。

數據告訴你真相,520到底是怎麼火起來的?

所以呢,一個節日的命運啊,當然要靠自己的努力,但是也要考慮實際的國情:

數據告訴你真相,520到底是怎麼火起來的?

最後,問題就來了,2021年2月14日情人節,你準備怎麼過呢?

數據告訴你真相,520到底是怎麼火起來的?

別想了,先想想怎麼把七夕的坎邁過去再說吧!

數據告訴你真相,520到底是怎麼火起來的?

七夕:七夕,插畫,情人節,情人,情侶,愛人,愛情,邂逅,約會,相親,戀愛,浪漫,唯美,情書,私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