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前的911和十九年後的912

十九年前的9月11日,本·拉登領導的基地組織對美國本土發動了大規模的恐怖襲擊。時任美國總統小布什以包庇基地組織為由,發動阿富汗戰爭,將塔利班趕下臺。

十九年後的今天,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即將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和平談判。

十九年前的911和十九年後的912

對於美國和阿富汗來說,這是一場雙贏的戰爭:

美國成功地將塔利班趕下臺,擊斃了本·拉登,在阿富汗推行了民主制度,將阿富汗收入麾下,使後者成為其在本地區重要的盟友;

阿富汗人擺脫了塔利班的嚴酷統治,戰後經濟大發展,女性權益得到了極大改善,電信、教育、醫療、媒體等各行業都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進步。

十九年前的911和十九年後的912

這又是一場雙輸的戰爭:

美國雖然將塔利班趕下臺,但十九年後卻不得不和塔利班重新談判;美軍深陷阿富汗,後者成為帝國的絞肉機,吞噬了無數的人力、物力與財力;美國在阿建立的民主制度和阿政府的統治依舊脆弱。

十九年戰亂,一代又一代阿富汗人失去了生命、健康和家人;隨著外部援助的減少,戰後經濟的發展繁榮在近幾年呈現出疲態;普通民眾獲益有限,生活質量改善有限;朝不保夕的安全環境更是懸在眾人心頭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十九年前的911和十九年後的912

十九年,似乎是一個輪迴,一切又回到了原點。

1989年蘇聯從阿富汗撤軍後,阿各派穆賈希丁(聖戰游擊隊)領導人在巴基斯坦白沙瓦就戰後權力分配簽訂協議,但當時實力最雄厚的希克馬亞蒂爾拒絕了協議的安排,企圖通過武力佔領喀布爾,獨攬大權。阿富汗軍閥混戰由此開始,在混戰中崛起的塔利班,迅速擊敗各派武裝力量,問鼎喀布爾,建立了阿富汗酋長國。

如今,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如同當年的各派武裝力量一樣,經過十九年的兜兜轉轉,再次坐到了談判桌前。雖然,談判桌從白沙瓦挪到了多哈,談判桌前的面孔也早已物是人非,但談判的實質卻依舊如故,那就是如何分享權力,實現和平。

十九年前的911和十九年後的912

這必然不會是一場輕鬆的談判,所涉及的議題幾乎會涵蓋未來阿富汗政治經濟社會幾乎所有的方方面面:實行什麼制度,走民主化道路還是伊斯蘭主義道路;是議會制還是總統制;塔利班武裝與政府軍之間的關係;女性在社會生活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等等。一句話,這場談判,或者說此後的一系列談判,是決定阿富汗未來走向最重要的機會。

當年,是蘇聯留下的爛攤子;如今,是美國即將留下的爛攤子。蘇聯人可以走,美國人也可以走,但對於世代生活在此的阿富汗人來說,他們卻沒有退路。十九年過去了,一切似乎又回到了三十一年前的樣子,歷史似乎跟阿富汗開了一個苦澀的玩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