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一個多元化的節日,到底包含了哪些含義?

提到情人節,想必大家腦子裡的第一反應就是“七夕節”——牛郎織女鵲橋相會,一年一度互訴衷腸。提到元宵節,想必大家腦子裡的第一反應就是吃湯圓、賞花燈、猜燈謎。然而在中國古代,元宵節也是真正意義上的情人節。

元宵節,一個多元化的節日,到底包含了哪些含義?

元宵節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燈節”、“火把節”等,作為一年裡第一個十五月圓夜,在西漢受到了皇家的重視,當天晚上,漢武帝會在甘泉宮大肆操辦,祭祀“太一”,隨後傳到民間,成為後人祭祀天神的先聲。等到唐朝時,佛教大興,上到皇家官臣,下到貧民百姓,都會燃燈供佛,自此,元宵節張燈結綵便成為了法定之事。原本古代女子不便外出拋頭露面,但在這一天,她們都可逛燈會、猜燈謎,幸運的人還能就此邂逅一段佳緣。

李少紅老師主導的《大明宮詞》中就有一片段,太平公主第一次見紅後,被韋氏帶出宮殿參加民間的元宵節燈會。一盞盞明亮鮮豔的紅燈籠,一個個琳琅滿目的小攤位,無一不吸引著這兩個沒見過世面的丫頭。在一個崑崙奴面具攤位前,太平公主和韋氏走散,14歲的小公主只剩下驚慌和害怕,她淚流滿面地在一張張面具中穿梭,找到崑崙奴面具就掀開,卻一次次失望而歸,終於,在她不抱希望地再一次摘下一個面具時,面前出現的面孔完全吸引住了太平的目光。

原話是“我從未見過如此明亮的面孔,以及在他剛毅面頰上徐徐綻放的柔和笑容。我十四年的生命所云與的全部膘脆的嚮往終於第一次擁有了一個清晰可見的形象”。從此,一見薛紹誤終身,太平的幸或不幸的命運齒輪就此轉動。

元宵節,一個多元化的節日,到底包含了哪些含義?

吃元宵

歐陽修有一首詩是這樣寫的:“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詩中描述的就是一對男女,在去年元宵佳節相約黃昏,互訴衷腸,情意綿綿;卻在今年元宵夜,分別兩地,不見昔人,淚灑衣衫。

由此可見,在元宵佳節,平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閨中女子才能走出家門,邂逅心儀對象,或者與原有對象幽會談情。

除了情人節,元宵節還是一個“放偷節”——顧名思義,放偷放偷,就是放開偷東西的人,也就是說在這一天,偷,不是違法的行為。

民間有句歌謠:“偷了劉家的燈,當年吃了當年生,有了女孩叫燈哥,有了男孩叫燈成。”在有些地方,家家戶戶都會在門前掛起可以食用的燈籠,供那些不婚不育的女子偷來吃,一般大家都會去偷劉姓或戴姓人家,取其諧音“留”或“帶”,希望能留下孩子或帶上孩子。

元宵節,一個多元化的節日,到底包含了哪些含義?

耍燈籠

在光緒十二年間,還有“偷青”一說。青,即青菜,據記載,一到元宵佳節,“不論男女老少,不待更深,飯後即出,到處洶洶,勢同掠奪”,稍有不慎,菜園子就被一掃而空,而且不得報官,只能打碎牙齒和血吞。

偷燈偷菜只能算是娛樂,更刺激的是偷人。《紅樓夢》開篇即講述過,甄家英蓮在元宵節燈會上,因為家奴霍啟的看護不當而被偷走,從此只有小姐身子丫鬟命。當然,這可不屬於合法的元宵習俗。真正的習俗是在金元時期,元夕“三日放偷,偷至,笑遣之,雖竊至妻女不加罪”。

關於元宵節吃湯圓的習俗,其實還有一段有趣的小故事。相傳在袁世凱稱帝時,發現“元宵”諧音“袁消”,但是元宵節又是民間傳統節日,無法取消,因此他將其改名為“湯圓”;不久之後,他又發現“湯圓”諧音“湯袁”,有“湯煮袁世凱”之意,就又下令改成“湯糰”。然而,袁世凱在位時間不長,因此這個故事就被當成茶餘飯後的笑料了。有心人為諷刺此事,創作了一首打油詩:“詩吟'圓子’溯前朝,蒸化煮時水上漂。洪憲當年傳禁令,沿街不許喊‘元宵’。”

元宵節,一個多元化的節日,到底包含了哪些含義?

鬧花燈

在現代,元宵和湯圓、湯糰也指的是同一種東西的不同稱號,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其製作方式。在北方,元宵是以滾筒滾制而成,在南方,湯圓是將糯米磨成粉,再活水製成漿糊狀,後用手包制而成。所以元宵的口感偏硬,頗似北方人的彪悍魁梧,而湯圓口感軟糯,像極了南方人的溫婉柔情。而湯糰在蘇州常熟是放大版的湯圓,裡面的餡通常做成肉餡,也會有芝麻餡和豆沙餡。

在元宵節當天或者第二天,你可以看到一隊婦女身穿節日盛裝,由一人持香帶頭,其餘人排好隊形緊隨其後,大家一起或走牆邊,或走郊外,或過橋,以消災除難,俗稱“走百病”。正如馮文洵在《丙寅天津竹枝詞》中寫道:“窄窄弓鞋步步嬌,銀花火樹過元宵。出門不為尋親友,一步能將百病消。”

元宵節,一個多元化的節日,到底包含了哪些含義?

猜燈謎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元宵節被賦予了更多的意義和活動,辦廟會、耍龍燈、舞獅子等新型形式層出不窮。不管如何,元宵節作為中國傳統節日之一,象徵著文明的結晶、文化的傳承。祝願大家在元宵節都能團團圓圓、美美滿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