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人上,為何劉備和曹操的差距那麼大

劉備出身寒微,根本沒有曹操、孫權那種政治資本,如果有的話也就是“皇叔”的身份,劉備也始終以漢室宗親自居,高舉政治上“義”的大旗。這面“義”的大旗固然可以招攬人才,壯大實力,但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讓“不義”之人將安所歸?

《三國志》載:“十九年,進圍成都,璋蜀郡太守許靖逾城降,事覺,不果。璋以危亡在近,故不誅靖。璋既稽服,先主以此薄靖不用也。”劉備以許靖為不義而不用。

在用人上,為何劉備和曹操的差距那麼大

與劉備形成對比,曹操在官渡倒履迎許攸,而許攸本人則毫無信義可言,但許攸在官渡之戰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張繡是殺曹操之子侄、愛將的仇人,曹操欣然納之,卒得其力。連呂布表現出歸順之意之時,曹操都想將其納入麾下。劉備這面“義”的旗幟在招納人才時缺少了曹操的包容,勢必會影響劉備麾下人才的數量。

劉備建立起自己的政治威信較曹操為晚,蒐羅人才比曹操自然要晚,在地域上也比曹操為狹。王夫之《讀通鑑論》曰:“蜀所得收羅以為己用者,江、湘、巴、蜀之士耳。楚之士輕,蜀之士躁……”這不僅指出了劉備麾下人才少的客觀原因,也指出了劉備手下一些人才的缺陷如“輕”和“躁”,做事缺乏深思熟慮,個人感情佔上風。比如說言過其實,不可大用,最終失了街亭的馬謖,鎮守後方卻行欺詐手段的李嚴皆是楚人。

在用人上,為何劉備和曹操的差距那麼大

劉備麾下人才少,再加上如陳壽言:“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與曹操擇其善者而從之、參酌己見不同,劉備對人才的依賴性較曹操為重,如對關羽的使用,得到徐州時,劉備讓關羽守徐州,自己屯駐小沛,得到荊州時,關羽鎮守荊州,獨當一面。

及至後來,讓魏延鎮守漢中以當曹操,無不是對人才一勞永逸的使用。對諸葛亮更有所謂的魚水之歡,信任有加,以至於劉禪在投降後還說“政由葛氏,祭則寡人”,這與劉備託孤造成的諸葛亮在蜀國的地位不無關係。

在用人上,為何劉備和曹操的差距那麼大

劉備在起事時便桃園結義,與關羽、張飛誓同生死,更有“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的話流傳下來,為歷來女性所不喜,但劉備對如兄弟一般的臣下講義卻是不爭的事實。

這樣固然能團結人,但因為意氣相投,只能團結小部分人,形成圈子,具有某種程度上的排他性。如關羽、張飛見到昔日和自己“寢則同床”的大哥和新來的諸葛亮如魚、如水,則不悅,甚至賭氣不想上戰場。

過分講義,會導致法的弱化。陳壽《三國志》載曹公問裴潛曰:“卿昔與劉備俱在荊州,卿以備才如何?潛曰:使居中國,能亂人,不能為治;若乘邊守險,足為一方之主。”這無疑是對法與義的功效的一個說明。

在用人上,為何劉備和曹操的差距那麼大

關羽華容道釋曹操,按律當斬,劉備卻苦苦求情,頗有點亂自上作。法的弱化,導致了劉備集團麾下人才不遵法度的事時有發生,如關羽之違諸葛亮隆中對策而發動的襄樊之戰、馬謖之違諸葛亮而失街亭、李嚴之違令而致使北伐功敗垂成,這樣重大且導致嚴重後果的抗令之舉在曹魏集團幾乎是沒有的。

重義這種對待人才的方法,固然可以使麾下之人死心塌地,但也不免恃寵而驕。如關羽鎮守荊州,卻計較封號之高低而欲與馬超一較高下;罔顧諸葛亮聯吳抗曹的基本方針,卻孫權之婚,辱東吳之使及孫權;與魯肅齟齬不斷,最終被呂蒙偷襲而敗走麥城,身死不悟,使諸葛亮兩路出兵的計劃落空,導致了蜀國的衰落。

在用人上,為何劉備和曹操的差距那麼大

義的排他性,導致了劉備對麾下人才信任程度有別。對關羽就是充分的信任,關羽之死,曹魏集團的劉曄就說:“且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羽死不能為興軍報敵,於終始之分不足。”

劉備對臣下之義使他起兵為之復仇,對諸葛亮的勸阻全然不聽,可見諸葛亮受到信任的程度也許並不如關羽。劉備臨終託孤對諸葛亮曰:“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之。”被陳壽評價曰:“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不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一直被作為君主對臣下信任的例子為人稱道。

但王夫之《讀通鑑論》中說:“先主習於申、韓而以教子,其操術也,與曹操同,其宅心也,也彷彿焉。”如此,則劉備的臨終託孤實為對諸葛亮不信任。面對劉備的臨終託孤,諸葛亮涕泣曰:“臣敢盡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後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向後主表明心跡,更有“淡泊以明志”之言。

在用人上,為何劉備和曹操的差距那麼大

諸葛亮臨終上表於後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

恰如王夫之所言:“一若志晦不章、憂讒畏譏之疏遠小臣,屑屑而自明者。”其為劉備之不信任明矣!這種由義而別親疏、定遠近的用人方法,與法出令行,對人、對事,一斷於法的方式相比,是有侷限性的,對於統一天下是有阻礙的,最終使得劉備乘邊守險,可為一方主,居於中原則只能亂人而不能治人。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白某觀文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