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生求職之前,必須要做好這三點

這個回答,僅站在一個老學長的角度,給你一些建議:

一、不要著急,謀定而後動

每年到了找工作的時候,看著身邊的同學開始討論就業的問題,難免會著急。越到這個時候,越是不能急,因為當你隨波逐流的時候,反而更容易陷入“越努力,越迷茫”的誤區裡面。

應屆生求職之前,必須要做好這三點

我見過不少的同學,因為擔心自己找不到工作,在沒有規劃的情況下,隨便面試了一些工作,結果去了才發現事情不是自己想象的樣子。

浪費一年青春後,又出來重新找工作,失去了應屆生的身份之後,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事實證明:有規劃的同學,會提前準備好專業對口的實習,在實習期間就考慮自己之後的方向和目標,從而在實習期間去了解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到了真正秋招的階段,他們早就已經找好了自己的方向,做好了簡歷準備一擊必勝。

那問題來了,需要做好哪些準備呢?


1、做好職業定位

職業定位就是你未來的方向,方向錯了,想要再回到正軌,那可能要浪費掉好幾年的青春。

應屆生求職之前,必須要做好這三點

求職之前,先問你自己這樣幾個問題:

我的優勢是什麼?
我的優勢能夠用到哪些類型的工作?
我的知識、興趣、專業和優勢結合,能用到哪些類型的工作?
我打算去哪個行業工作?這個行業有哪些好的公司?

如果你還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那真的很有必要看看這篇文章了:

2、找到職業目標

做好職業定位之後,你已經得到了一個求職的方向,那就直接開始海投簡歷嗎?

當然不是了,海投可能是校招中最笨的策略了。

海投的壞處就在於:投了100份簡歷,面試了幾十場,最後發現自己除了面試的臨場應變能力變強了之外,不僅忙得不可開交,而且一個心儀的offer都沒有拿到。

想想看,如果別人專心準備這幾家公司的面試,而你只是去碰碰運氣,命運砸中誰的概率會大一些呢?

所以,提前確定好職業目標,起碼短期的目標要定下來。

主要涉及這幾點:

(1)選擇自己要去的城市

如果你對未來就業的城市沒有嚴格的要求,只是想找個有發展潛力的城市,那在選擇城市的時候,可以結合你看好的行業來挑。

比如,你傾向於從事金融領域的工作,那儘量在選擇城市的時候,考慮中國的金融中心——上海。雖然競爭激烈,但機會也更多,你能獲得的個人成長也會更多。

如果你有想去的城市,那麼在考慮行業選擇的時候,就需要儘量結合行業的地域發展綜合來看。

打個比方,你現在想去一個二線城市生活,但是又比較想從事互聯網行業的工作,那明顯會感受到社會的惡意,你可能連個像樣的互聯網公司都很難找到,因為這個行業高度集中在一線和新一線城市。


(2)確定自己要從事的行業

如何確定自己想要從事的行業呢?

純憑第一印象或者企業宣講會的陣仗,還是有科學的方法呢?

事實上,選擇行業是有科學的方法的,在國內有很多專門分析行業趨勢和發展的平臺,例如艾瑞諮詢、中商、中國行業研究報告網、發現報告等網站,都能查詢到行業報告。

比如我們要了解5G相關產業的情況,就可以直接看到很多相關數據:

應屆生求職之前,必須要做好這三點

那我們重點需要關注哪些數據呢?

跟我們職業高度相關的,有這樣幾點:

該行業對各個崗位的需求量及缺口;
該行業未來的市場規模預測、增長情況;
該行業從業者的薪資(如果有);
該行業的企業規模、地域分佈、利潤情況;
政策上的扶持等等。

總之,有一個核心原則就是,在行業的選擇上,專業對口只是一個參考因素,如果你專業對口的就業方向正在走向沒落,儘量避開。選擇那些你能夠進入,目前發展不錯,未來還有比較大空間的行業,你的升職機會也會更多一些。


(3)在這個行業挑選幾家目標公司

確定好行業和城市之後,接下來的事情就變得簡單了。

因為一個城市單個行業裡面,不錯的公司數量也就那麼多,你只要捨得在招聘網站多花點時間,很快就可以收集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所以,這一步是需要你主動出擊,收集相關的企業信息,大概花掉一天的時間,把相關企業的信息收集起來,然後篩掉那些正在沒落或者你不感興趣的。

最後留下一批你認為自己有機會進去,並且現在還有成長的公司。

(4)確定自己的目標崗位

到了最後,就是確定自己想要投遞的崗位了。

要知道,企業的招聘裡面,一般會把崗位分成營銷類、研發類、行政類等各個類別,你其實要確定的就是走哪個類別,然後具體的崗位可以輪崗過後再定。

所以,崗位的確定,就按照之前我們給到的職業定位方法,基本就可以定下來了,這裡就不再展開說了。

二、提前準備好幾份簡歷(及作品)

我知道,寫簡歷是一件非常頭疼的事情,寫好一份簡歷就已經很費時間了,那為什麼還要準備多份簡歷呢?

這是就是有備無患,針對不同公司,分別有針對性地根據崗位要求來體現自己的簡歷,你的簡歷通過率會高不少。

如果針對部分專業性較強的崗位,可以提前準備一份自己的作品集,和簡歷一起投資,事半功倍。

三、校招是最好的上車機會

每年的秋季和春季,都是校園招聘的旺季,也是企業集中招聘應屆生的時候。

如果你不是要準備公務員考試或者考研,一定要趁著校招的階段上車,起碼有這樣幾點好處:

1、校招生沒有經驗要求,只看個人潛力和素質,當然有經驗優先;
2、校招生的培養機會比社招更多,校招就是企業的嫡系,而社招更多是幹活的;
3、校招的名額更多,相對來說,你能獲得的機會也會更多;

所以,即使目前你們學校的企業比較少,你也可以去周邊城市或者其他學校的校招通道試試機會,或者提前瞭解目標公司的行程,提前準備好作品。

四、你的一點點努力,就能領先很多人

很多應屆同學,總覺得自己一無所長,在學校沒有學好專業知識,自己也沒有出彩的技能和實習經歷,那是不是就完蛋了?

我只能告訴你,你想得太複雜了。

在大學裡面,只有前10-20%的人,在學習上成績不錯,並且有一些實踐經歷和出彩的實習,大部分人都是一無所長的狀態過來的。

所以啊,你只需要稍微努努力,具備一些崗位要求的知識,就能夠碾壓很多人了。就好比你想要面試某企業的運營管培生,即使沒有實習,自己學習一些運營知識,做一些個人的項目,也是有很大機會的。

這就是提前準備的好處了,往往復雜的事情,解決方案卻很簡單。


最後,希望你的求職順利,加油!


我是 @新職語,致力於幫每位職場人,找到熱愛一生的事業。

同名公眾號:新職語

應屆生求職之前,必須要做好這三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