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小说」 宋时儿郎 第032章 富阳大捷

「穿越小说」 宋时儿郎 第032章 富阳大捷

富阳古民居


第032章 富阳大捷

  方腊乱军竹筏漂流而至。起初是三三两两,后来越聚越多。人多胆大,就鼓噪起来。

  方腊乱军鼓噪着要攻打富阳县城,在城外也没有攻城器械,又是推举的首领,临时组织的队伍,各个小队之间相互不协调,鼓噪了很久,看到城头上守军声势浩大,乱军谁也不敢冒死先登。

  古代攻城作战,第一是需要器械,第二是需要战术配合。当然最重要的是士气高昂。

  说起攻城器械,电视剧中最常见的是云梯。电视上常见的云梯就是一长梯子,士兵扛着它往墙头一靠,勇士奋力向上攀登,窜上城头……实际上云梯是有自带钩挠的梯子,最早就叫做“钩援”,传说在春秋时为鲁班所发明。战国时期,云梯发展成为带梯子的小车,可以推车走,靠近城墙。到了宋代,云梯从小车更发展出自带顶棚,士兵藏在有顶棚的小车内靠近城墙,安全性大大提高了。方腊军是仓促成军,军中没有没有禁军出身的人才,投降的官兵全数被杀,导致乱军之中谁也不懂攻城战术,更没有人制造攻城器械。这些乱军在城下鼓噪许久,也不知道要制造器械。

  城头上,富阳县尉白港在城墙上垛口观察良久,觉得这乱军似乎组织不力,也无攻城器械,士气也不甚高,于是他的胆子就大了很多。他去把富阳县仅有的四十多个弓手都调集在南门,看准城下鼓噪最凶,最靠近城墙的数个乱军大汉,组织了一次攒射。

  富阳县这些弓手平日疏于训练,射术潦草,第一次“攒射”射得不整齐,弩弓和步弓未能同时发射,射出去的箭也偏差很大。不过这一次攒射也真的射中两名乱军,当下乱军都害怕起来,纷纷后退。第二次“攒射”抬高了些许,散布更大,可乱军没有想到城头的箭矢能射这么远,当时就乱了,偏偏此时城头上又是钟鼓齐鸣,一时间方腊乱军人人以为守军要出城杀来,于是纷纷恐慌后退!只是一盏茶功夫,跌倒受伤、踩踏受伤的就有十来个,退到水中淹溺的又有七八个。乱军顿时就散了,各顾各,跳上竹筏,拼命划水,捡到什么都用来划水,向下游逃去……

「穿越小说」 宋时儿郎 第032章 富阳大捷

富阳古民居


  第一场富阳保卫战就以如此滑稽的形式结束了。

  随后第二场富阳保卫战过程更是简单。受到轻易胜利的鼓舞,县尉白港率领数百民壮与四十多弓手出城,在码头一线临水列阵。官军旌旗飘扬、钟鼓齐鸣,就这四十多个弓手临水“攒射”,已经足够把顺流而下的乱军给吓走了!


  富春江上,冬日常有薄雾,湿气重,沾湿了衣服,能把人冻得骨头里结冰!竹筏又透水,每个乱军的双脚都泡在水里,那个冷从脚底起来,冻得每个乱军不停地筛糠。乱军们毫无目的地顺流漂下,临近杭州城时,饥寒交迫。众人不得已,靠岸登陆,聚在一起商议对策。这两三千乱军都失去了头领,相互之间仅存的一点点信任又在富阳县城下化作云烟,彼此之间争吵、谩骂,花费了整整一天时间,居然毫无结果!

  就在这混乱一日之后,奇迹出现了!

  早在这两三千乱军争吵时,有机灵的乱军心想:来了都来了,不如去探探看,万一杭州城来不及设防呢?结果真让他蒙对了:杭州城,城门洞开!

  这个脑洞大开的乱军叫做鲁大嘴,他只是一个小卒,连伙长都不是。看到城门大开,固然欣喜,可他自己一个人也不敢进城啊!他只快快跑回来报之众人。听他这么说,争吵中的众人很快就懵圈了:怎么?杭州城还不闭城自保?

  很快,失去头领的两三千人又因为这杭州城不闭城究竟是“诱敌”还是“投降”而争吵起来。这两三千乱军人多嘴杂,相互不服,吵起来没个完。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乱军犹自争执不休时,鲁大嘴派人回报:这杭州城,已经被他占了!城外的,跟着他进城吧!

  原来就在众人吵得唾沫横飞时,鲁大嘴豁出去,自己拽了左右二十多个平素友好的乱军,煽动这二十多个人就去抢占杭州城。鲁大嘴是一个村汉,动员他们说:“休听他们聒噪!城门洞开,俺们自己带上几个人,先抢进去!杭州城内的小娘最是好看。杀了人,放了火,这全杭州城的小娘就都是俺们的了!”

  这二十多个人听到杀人放火抢小娘,都是兴致勃勃,当下就跟着鲁大嘴走了。到了杭州城下,果然城门洞开!这二十几个乱军看城上既没有旗帜,也没有守军,大着胆子就冲进去,过了门洞,在瓮城里抬头一看……原来还以为瓮城四面有伏兵,可真没有伏兵啊!

  鲁大嘴的嘴张得比脸大:“入娘的,这是怎么回事?”

「穿越小说」 宋时儿郎 第032章 富阳大捷

富阳古民居


  其实杭州城不设防的原因很简单:杭州知府赵霆跑了!

  让时间镜头倒回一日之前。

  快马急递把口信传到富阳县,只喝了水,吃了干粮,就换匹马继续往杭州疾驰。杭州距离富阳不过百里,这快马急递豁出命去,一路上小跑、快跑,交替着,最大限度把马力、人力用到最大,很快就到了西门凤山门。他策马入营,匆匆向留守禁军交代了王子口令,禁军当即就信了,各自去准备不提。快马急递厢兵李下只喝了一葫芦冷水,也不休息,即又策马进了城!这李下打马如飞,马刺刺得马肚皮鲜血淋漓,把最后一份马力给压榨出来,直奔两浙路制置使司衙门!

  制置使司衙门的门卒们听到铃声大响,就知道快马急递紧急军情送达,当下围了上来。那快马急递跑到制置使司衙门口,把缰绳一扯,扯得胯下骏马人立而起,可马前蹄落地时,居然站不住,累得连人带马一块儿扑倒!

  大宋缺良马,也缺骑兵。驿马宝贵,骑兵更宝贵。当下一干门卒急切地涌上去,用力将马拉起扶起,又几个人七手八脚将那急递厢兵扶起来。众人这才发现他嘴唇干裂,似乎是劳累过度急火攻心,赶紧扶着他走了几步。众人安慰道:“走几步,收收心血!来人哪,给水!”就有人把他腰上的水葫芦解开,过手就发觉太轻……再摇一摇,已经喝干了。于是另有人端了半碗冷水,让他喝下。这个快马急递厢兵才缓过气来,开口急急大声说道:“快,口信,王子有口信上报制置使!”

  门头不满说道:“书信呢?你身上并无竹筒,可有书信?安静,制置使最厌恶他人吵吵嚷嚷。”

  这个快马急递厢兵气急败坏说道:“还要什么书信!蔡勇临阵脱逃,已被乱军杀死!乱军顺流直下,很快就要攻打杭州了!”

  门头一张老脸,仿佛刷了灰一样死白,他哆嗦着问:“真的假的?制置使司衙门口,可说不得假话!”

  这个李下也是气晕了头,破口大骂:“还不去禀告?误了大事,全城被屠!”

  那门头怪叫一声,转身就往衙门里跑,过门槛时脚抬得低了,扑地一摔,把门牙都磕飞了两个!


  时过中午,制置使陈建宿醉刚醒,在衙署后寝里,悠悠地喝着醒酒茶。他一边喝,一边赏看手中的建盏。这是一只“兔毫盏”,釉面条状结晶纹,细如兔毛,排列整齐,因此得名。宋徽宗《大观茶论》中队兔毫多有提及。北宋茶学家蔡襄有《北苑十咏·试茶》:“兔毫紫瓯新,蟹眼青泉煮。雪冻作成化,云间未垂缕。愿尔池中波,去作人间雨。”诗句来赞美兔毫盏。

  建盏窑变,越欣赏越精彩,制置使陈建觉得自己运筹帷幄更精彩。

  在陈建想来,自己翻手之间夺了这个所谓的“王子”兵权,乱军又灭亡在即,乱军消灭之后又确保大宋兵权不旁落,可谓做得尽善尽美了!回想百多年前五代乱世,武人乱政,士大夫遭殃,导致如今大宋士大夫空前一致认定决不能让武人手握兵权,但凡动乱一平,这些飞鹰走狗须下锅烹煮!管他这个所谓的“王子”什么来路,回到杭州之后,以无凭信为由将其闲置。若是他识趣,领了几贯赏钱去瓦子里喝酒度日,那大可不必理睬。若是他硬要叫嚷自己是个王子,哼!有的是整治他的手段!

  就在他半醉半醒之间,一个门头气急败坏冲进来,嘴唇浮肿,说话间还流血,又带着结巴:“禀告上官……大事不好……”

  陈建大为不满,冷冷睨着他,缓缓道:“静气!大事镇之以静!慢慢说来……”陈建久居高位,官威凌人。这门头被他官威一压,几个呼吸之间居然就镇定下来。

  那门头脸色青白,喘匀了气,才说道:“回上官……回上官……有快马急递厢军说……燕藩国王子令其带口信:蔡勇刚愎自用,不听良言,贻误战绩,又临阵脱逃,被贼军追上杀死。方腊贼军已经顺流而下,请杭州早做准备。民众撤离,民壮掩护。能撤离的钱财一概撤离,莫留给贼军!”

  啪嚓!

  陈建手中的建窑茶盏跌在地上,摔个粉碎。陈建的心,也随着茶盏摔碎了!

  陈建深知大祸临头了!目前两浙路所有的兵马只有在桐庐的朱汉旌所部。本来平乱顺利,擒杀方腊已经指日可待。这乱局若是被他轻轻抹平,朝中相公还不得认为他擅长办事?任满堪磨,又是一个优等,顺顺利利升官回京去。可他听信了廉访使赵约煽动,临阵易将,导致如此惨败,还致使乱军即将攻打杭州!

  作为两浙路最高军事长官,陈建深知这杭州城内无兵无马,拿什么来抵御乱军?


「穿越小说」 宋时儿郎 第032章 富阳大捷

富春江美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