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鐵帽子王(十一)——醇親王奕譞

醇親王奕譞是清朝第十一位獲得世襲罔替特權的親王,他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個兒子,母親為道光帝晚年最受寵的貴妃烏雅氏。

清朝鐵帽子王(十一)——醇親王奕譞

奕譞照片

奕譞出生在道光二十年,這一年是道光帝最煩心的一年,因為這一年就是1840年,英國發動了鴉片戰爭,大清戰敗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損兵折將割地賠款的現實讓一心想當明君聖主的道光帝悶悶不樂,而奕譞恰巧在這個時候出生,可以說生不逢時,道光帝並沒有老來得子的喜悅。

奕譞的童年是很平靜的,宮內宮外的鬥爭和他無關。他的年齡很小,自然不具備競爭皇位的條件和實力,這個時候爭奪皇位的主角是四哥咸豐和六哥奕訢;宮外的國家大事自然也插不上嘴,他作為皇子只能在宮中,或許在那個時候他就知道自己根本就不可能當上皇帝,他已經有了當一輩子安穩王爺的打算,誰知道就是這個自認為沒有希望的人,他的兒子孫子先後成了皇帝。

道光二十六年,道光帝秘密立儲,首先排除了奕譞,因為這個時候奕譞太小了,最後選擇了咸豐,並且特意寫明瞭封奕訢為親王,對奕譞的未來並沒有任何安排,由此可見道光帝內心並不喜歡這個兒子。

咸豐帝即位後,馬上將這位弟弟封為醇郡王,因為這個時候他才十歲,所以仍然住在宮中進行學習。

清朝鐵帽子王(十一)——醇親王奕譞

咸豐帝畫像

整個咸豐年間,奕譞都是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郡王,和六哥坐冷板凳不同,他是因為年幼才沒有被咸豐重用。

不過這個時候咸豐給他說了一門親事,原來咸豐的妃子也就是後來的慈禧太后有一個妹妹已經到了婚嫁年齡,慈禧自然希望自己妹妹嫁一個好人家,最好能夠幫助自己的人家。當然讓妹妹入宮是不可能,於是她找遍了王公貴族,發現咸豐帝的七弟奕譞還沒有結婚,年齡正相當,而且作為皇帝的親弟弟,地位顯赫,於是她主動勸說咸豐同意這門親事。

咸豐帝作為長兄自然要代替父親給弟弟們完婚,於是同意了這門親事,由此奕譞和慈禧搭上了關係,為以後的飛黃騰達埋下了伏筆。

清朝鐵帽子王(十一)——醇親王奕譞

奕譞夫婦

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的時候,奕譞和奕訢都留在了京城善後,奕訢負責和談,奕譞則出任正黃旗漢軍都統。當咸豐帝死後,他聽到顧命八大臣上臺,他同六哥一樣憤怒,自己作為至親被排除在輔政大臣之外,遠親倒是名列其中,這也太公平了,因此他馬上佔到了六哥和慈禧一邊,堅決支持他們剷除八大臣。

不久奕訢以奔喪的名義去承德和慈禧等人密謀政變對策。回來後馬上聯絡奕譞佈置具體措施,同時給奕譞帶來一個好消息,就是慈禧給奕譞爭取來了步軍統領的職務。要知道步軍統領控制了京師一帶所有的軍事力量,有了這個職位就可以完全不怕八大臣。

在慈禧和小皇帝回到北京下達了捉拿八大臣的諭旨後,奕譞身先士卒親自帶兵前往密雲,將肅順拿下。而這個舉動成為了奕譞一生最值得驕傲的回憶,據他的孫子溥儀後來說,當年醇王府上演鍘美案,七叔載濤因為年紀幼小,在看到陳世美被鍘刀鍘的時候嚇得痛哭,奕譞則訓斥兒子太不像話,我二十一歲時就親手拿過肅順,像你這樣將來還能擔當起國家大事嗎?

顧命八大臣被徹底剷除了,就像新年號“同治”所表述的那樣開始同治天下,宗室和太后共同治理天下,奕譞作為宗室和慈禧的妹夫自然更受重用,不過這個時候,政治舞臺的主角是他的六哥奕訢,奕譞只是個龍套,不顯山不露水,這期間他晉升為親王。其實奕譞這個時候已經知道自己大姨子的手段了,通過辛酉政變,冷靜下來後,他仔細一想不禁冷汗直流。顧命八大臣都是縱橫官場的老油條了,可是最後都敗在了才二十多歲的一直處於深宮中的慈禧手中,即使精明強幹風頭正旺的六哥也絕不是慈禧的對手,因此他不想招惹這位大姨子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在同治年間他一直保持低調,不求飛黃騰達只求平安無事,可是萬萬沒想到他的身份給他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結果。

同治十三年,同治皇帝去世,因為他沒有子嗣也沒有兄弟子侄,咸豐一脈斷絕,從宗室中尋找繼承人第一次在清朝出現。

按照傳統,挑選繼承人一般會選擇去世皇帝的下一輩人,這樣就算過繼給皇帝,象徵皇室血統代代不絕,所以應該選擇溥字輩的人。不過慈禧不這樣認為,她不想選擇溥字輩,因為一旦選擇溥字輩,她勢必要再升一級變成太皇太后,雖然不影響她執掌朝政但是比較麻煩,而且溥字輩的人歲數比較大這樣不利於她垂簾聽政,所以她寧可抱著絕後的心理也不選擇給兒子過繼一個兒子。

最後慈禧選擇了自己的外甥也就是自己妹妹和奕譞的次子年僅四歲的載湉作為咸豐的嗣子繼承皇位。

清朝鐵帽子王(十一)——醇親王奕譞

光緒畫像

當得知自己的兒子被選擇為新皇帝,奕譞一下子蒙了,他從沒想過自己的兒子當皇帝,他給這個兒子取名為載湉,就是希望兒子一生平平安安,毫無波折悠然自得走完一生。他太知道自己這個嫂子兼大姨姐的秉性了,同治皇帝是她的親兒子,母子都鬧得不可開交,自己的兒子要是被她弄走,這一生就全毀了。他不想讓兒子羊入虎口,可是他卻無力阻止,於是只能跪下使勁磕頭嚎啕大哭,任憑誰拉誰拽都站不起來。

慈禧旨意已下不可反駁,奕譞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兒子被帶到宮中。奕譞預料的沒錯,四歲的載湉成為了新皇帝,從此開始了他的傀儡皇帝生涯。在短暫的三十八年中,光緒沒有體會到親情,國家大事不能做主,愛情無法堅持,受盡了屈辱最後成了一個囚徒不明不白的死去。

兒子當了皇帝后,奕譞知道大麻煩在後面,自己必須避免更大的災禍降臨,於是他決定辭職。按照一般人看來自己的兒子當了皇帝,那奕譞不就是太上皇了嗎?有什麼可怕的。

載湉是過繼給咸豐當兒子繼承的皇位,奕譞從此只是生父,在宗法上他們是叔侄關係了,所以奕譞是當不上太上皇的,慈禧也不可能讓他當太上皇,否則的話奕譞在名義上就可以和慈禧分庭抗禮,這是慈禧不願意見到的。同時雖然兒子過繼出去了,但是在血統上還是自己的兒子,老爹是臣,兒子是君,老爹要給兒子行禮,這十分尷尬,為了避免雙方的不便,還是辭職不見為好。

於是奕譞以舊疾復發為由向慈禧辭去一切職務,表示突值大行皇帝之喪,復聞新命,悲悸不知所為,觸發舊疾,步履幾廢,乞罷諸職守,苟盡餘生,為天地留一虛糜爵位之人,為宣宗留一頑鈍無才之子。

慈禧看到奕譞的辭職信很滿意,他沒想到奕譞如此“懂事”,於是順水推舟同意了他的辭職解除他一切職務,只留了一個虛職監督東陵皇陵修建工程,讓他在家養病。為了犒賞他的“機靈懂事”,特意賞給他世襲罔替的特權,由此奕譞成為清朝第十一位鐵帽子王。對這個特權奕譞並不稀罕,表示無功不接受,但是慈禧沒有同意只能接受。

轉過年來,因為光緒皇帝年幼,兩宮太后忙於政事無人照料皇帝,特意讓奕譞陪讀順便照料皇帝。這樣奕譞才能和兒子相處,雖然只限於皇帝讀書,但是機會難得。

光緒十年,藉著中法戰爭的爆發,慈禧趁機發動了“甲申易樞”,恭親王奕訢和親信全被驅逐出權力中樞,代之以禮親王為首的慈禧的親信,這標誌著慈禧掌握了全部朝政大權,同時作為慈禧親信的奕譞也以“商辦”的名義參加決策。

奕譞知道慈禧只不過是拿自己當幌子,自己說了也不算有什麼可商量的,於是他只掛名參加絕不下結論。

不久朝廷組建海軍衙門,大力發展海軍,奕譞被任命為主管。在這段時間奕譞為海軍的創建發展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不過這段海軍經歷也成為了奕譞一生的汙點。

清朝鐵帽子王(十一)——醇親王奕譞

北洋水師軍艦

在海軍成為東亞首屈一指的海上武裝力量的時候海軍到了發展的關鍵時刻,這個時期需要加大投入,可是海軍衙門這個時候卻沒有錢升級改造和購買新的裝備了,是朝廷沒錢了嗎?不是朝廷每年撥下大批的經費用於海軍建設,可是到了海軍這裡去沒有錢了。那麼錢上哪去了?都到了慈禧那裡。

清朝鐵帽子王(十一)——醇親王奕譞

頤和園

慈禧在全面掌握大權後,自然要享受一般人從沒享受過的。紫禁城她住不習慣,昔日繁華的圓明園早就化作了一片焦土。於是她決定修建頤和園,可是現在國家財政吃緊,有限的經費都投入到了國家建設之中,實在沒有多餘的錢給太后修園子了,慈禧很生氣。面對憤怒的慈禧,奕譞沒有他六哥那樣的魄力和膽識,他嚇破了膽。於是他主動將海軍用來購買軍艦的經費給了太后修建起豪華的頤和園,因此甲午戰爭最後戰敗,奕譞也要負一部分責任。

慈禧太后對奕譞的表現很滿意特意賜給他只有皇帝才能坐的杏黃大轎,奕譞看到嚇得要死,馬上上表推辭,膽識慈禧不準,奕譞只好收下,但是一次也沒坐過。

後來慈禧故作姿態表示讓皇帝親政,自己歸政養老,還讓奕譞參與朝政,奕譞也趕緊推辭,表示皇帝剛剛親政,希望太后繼續訓政,一切事務都要先請太后,然後再請皇帝,只有太后幫助皇帝才能治理天下。一番馬屁拍的慈禧很是高興,同時也順理成章繼續把持朝政。

奕譞靠著謹小慎微和溜鬚拍馬總算是避免了六哥的下場,保住了自己和兒子的地位,可是如履薄冰的生活和巨大的心理壓力使得他身體逐漸的垮了下去。

光緒十六年十一月,奕譞突發疾病,在和光緒見過一面後就去世了,享年五十一歲。按照相關程序,奕譞是親王,死後仍為親王,諡號為“賢”,同時因為他是皇帝生父,於是給予他一個特別的稱號:“皇帝本身考”,沒想到後來他的孫子溥儀又當了皇帝,於是奕譞的稱號又升了一級“皇帝本生祖考”,隨後葬在北京西山妙高峰,可是這個墳墓確惹來大禍事。

本來奕譞已經入土為安,大家相安無事,但是一個叫英年的人懂一些風水,因為久久不能升官心裡煩躁,一次看到奕譞的墓地時,找到了希望。

清朝鐵帽子王(十一)——醇親王奕譞

俗稱“七爺墳”的奕譞墓地

回去後英年找機會見到了太后,表示醇親王墓地上有一顆白果樹,高十餘丈,樹蔭覆蓋數畝,這代表樹大根深,是皇帝才能有的規格,而且上面是白果樹,下面是醇親王,白加王不就是個“皇”字,這不就是說明醇親王是皇帝。

慈禧一聽奕譞死了還敢擺皇帝的譜,怒不可遏,馬上令人把樹砍了。這事有人說要不要告訴皇帝,畢竟醇親王是皇帝生父,動人家親爹的墳不能不讓兒子知道。慈禧太后馬上說道是我讓你們去的不用告訴他。

不過還是有人偷偷告訴了光緒皇帝。光緒皇帝馬上說誰要砍這棵樹就想把我砍了。可惜光緒雖然下了命令但是畢竟慈禧太后更厲害,於是趁著光緒上朝偷偷地去把樹砍了。

光緒知道後連忙趕往西山,此時白果樹已經被砍了,此時慈禧的人在白果樹那裡挖了一個大坑刨樹根並且在坑裡灑滿了石灰以防止樹木再長出來。

光緒嚎啕大哭,自己身為皇帝居然連父親墳墓上的一棵樹都保不住,這樣的皇帝當的真窩囊。之後他繞著父親的墳墓饒了三圈無奈的回去繼續當他的傀儡了,而奕譞終於能夠安息了。

後人

奕譞一生有七個兒子,大兒子到四兒子都是自己的嫡福晉也就是慈禧的妹妹所生,不過老大老三老四都夭折了,只剩下一個老二就是光緒,還被過繼給了咸豐,後來在三十八歲死去。

老五到老七都是側福晉劉佳氏所生,分別叫載灃、載洵和載濤。

奕譞死後,載灃承襲了醇親王的王位。載灃同他的爸爸一樣,對政治並不感興趣但是所處的地位使得他們不情願的踏足其中,而且載灃為人老實,沒有什麼特殊的才能。

清朝鐵帽子王(十一)——醇親王奕譞

載灃

載灃在清朝被稱為“生而皇孫王子御弟”他這樣的地位使得他從承襲醇親王王位起就是朝廷重點培養對象,後來還被任命為特使赴德國為義和團時期被打死的德國公使克林德道歉,這次出洋使得從小生活在清朝貴族圈的載灃大開眼界。

此時慈禧年歲越來越大,不得不為自己的身後事考慮,在思索了半天后,她決定為載灃指婚來保全自己。

指婚就是給載灃指定一個結婚對象,基本上和拉郎配相似,為什麼說慈禧給載灃指婚是保全自己?

因為這個時候光緒沒有子嗣,而且自己不可能讓光緒死在自己後面,要知道他們的仇恨可比山高比海深。於是為光緒選擇繼承人排上了日程。選擇子嗣要選擇血緣最近的,和光緒最近的就是載灃的兒子,將來肯定要由載灃的兒子繼承皇位。因此載灃的兒子必須是自己人,可是現在載灃沒結婚沒孩子,怎麼保證是自己人,這就不得不佩服慈禧了。

慈禧給載灃指定的結婚對象是她的親信榮祿的女兒。要知道榮祿可是慈禧絕對心腹親信,他為慈禧辦了很多事,和光緒結下了深仇大恨。如果載灃的兒子是榮祿的外孫,將來他就不能把自己的外祖父批倒,榮祿不倒自己就沒事,因此她不惜一切代價讓載灃和榮祿之女結婚,甚至逼死了載灃的未婚妻,後來載灃的長子出生了就是溥儀。

清朝鐵帽子王(十一)——醇親王奕譞

外國的載灃溥儀父子畫像

溥儀三歲的時候,慈禧和光緒都生了重病,於是慈禧下旨溥儀同時過繼給同治和光緒,繼承皇位,因為年幼,所以讓其父載灃出任監國攝政王,代行皇帝之職。

一瞬之間,載灃就成了大權在握的皇父監國攝政王,他雖然有心將大清治理好,但是他的能力根本就無法承擔起這個責任,並且這個時候的清朝已經是積重難返,即使載灃能力再突出也無力迴天。

年青的載灃一上臺就感到了巨大的壓力,發現老太后留下的是一堆亂攤子,自己根本解決不了。於是他採取了一條最簡單的解決方式就是集權,把權力都收回來自己說了算辦事不就簡單多了。他首先將集權對象瞄準了袁世凱,於是就將袁世凱奪職趕回了老家,將全力緊緊地我在自己手中。

之後他宣佈自己代理全國陸海軍大元帥,任命弟弟載洵為海軍大臣,載濤為軍諮大臣,將軍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清朝鐵帽子王(十一)——醇親王奕譞

載濤

但是載灃的一再集權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會引起眾人的反感,執政三年後,辛亥革命爆發,載灃成為了眾矢之的,清朝大臣們聯合對載灃不滿的隆裕太后逼迫載灃下臺。

載灃下臺了,但是他卻非常輕鬆,要知道這三年可是他最頭疼的三年,現在終於解放了,於是他高興地說終於可以回家抱孩子了,他這個態度甚至激起了妻子的不滿,因此對次子溥傑說道長大了千萬不要學你爸。這句話深深的印在溥傑的腦海中,他以後果然沒有學他爸,相反他跟著哥哥一起投靠了日本人,做出了分裂國家的行為。

在辛亥革命的打擊下,溥儀退位,清朝滅亡,載灃也從親王變成了平頭百姓,於是在北京隱居過著老百姓的生活,雖然他當了三年攝政王,親身感受到了權力的誘惑,但是他並不留戀那段時間,也不希望大清復辟,他感覺這樣的生活非常好。可惜的是溥儀和溥傑卻不這樣想,他們一心想讓大清恢復對中國的統治,載灃管不了這兩個兒子,只能放任自流,只能加強對溥任的教導,從不讓他離開自己的身邊。包括後來溥儀風光了,成為了偽滿皇帝,溥傑成了日本人的女婿,載灃和溥任絲毫沒有羨慕,他們仍然留在北京過著老百姓的生活,守著醇王府的祖產,後來為了保住醇王府,他們成了一所小學,溥任當校長,在解放後捐給了國家,而溥任也當了一輩子教師,在教育系統貢獻了自己的力量,最後在2015年97歲的時候過世。

清朝鐵帽子王(十一)——醇親王奕譞

溥儀的弟弟溥任

1951年2月3日,載灃去世。他的七弟載濤,寧死不當漢奸,甚至為此和侄子展開爭執,後來靠擺地攤生活,解放後擔任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司令部馬政局顧問,曾任過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終年八十三歲。

清朝鐵帽子王(十一)——醇親王奕譞

溥儀溥傑後來被特赦,回到了北京也成為普通的公民開始了新生活,總之醇親王這一系後人最後都以公民的身份在新中國開始成立後過著普通人的生活,為國家為社會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清朝鐵帽子王(十一)——醇親王奕譞

載濤和兩個侄子溥儀溥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