冊封名還有講究:為何清朝不再以古國名冊封王爵,到底在怕什麼?

在古代一般是君上的嫡長子當皇帝,而他們的嫡次子以及庶子等都能夠獲得自己的王位。

比如漢朝實行的郡國並行制,劉邦的庶子劉肥乃為齊王。七王之亂時,趙王、濟南王等人公然反對景帝。而到了唐朝之時,李世民乃為秦王后來玄武門之變當上了皇帝。

冊封名還有講究:為何清朝不再以古國名冊封王爵,到底在怕什麼?

而唐末時,因為鎮壓黃巢起義有功李克用封為晉王,而朱溫則是梁王。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王爵名稱都是以地名或者古國名冊封的。

(一)、三藩之亂,痛定思痛

“非劉姓稱王,而天下共擊之”。這是劉邦所留之言,但是放在清朝同樣適用。清朝的王爺都是以吉慶字冊封的,並且還有親王以及郡王之分。

但是在剛入關時,其實是分封了三個以地名為名的王爺的。他們就是雲南平西王吳三桂、廣東平南王尚可喜、福建靖南王耿精忠,這是因為他們幫助清軍入關有功,才得到冊封的。

1. 削藩過難,得不償失

開國皇帝分封完自己的子嗣以後,其繼任者往往都會對自己的兄弟子侄進行清洗。就像漢朝時,景帝強行推《削藩策》才有了七王之亂。建文帝朱允炆執行削藩,而後燕王朱棣造反。清初康熙削藩,結果三個異姓王造反,若不是周培公,很有可能清朝就會覆滅。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前車之鑑,清朝才不願意用國名或者地名分封。因為,這極有可能會使得手下的親王造成叛亂。用了地名或者國名,王爺們便擁有了自己的封地。他們本來就是皇族正統,造起反來也會相對容易。

而且,他們在封地中的所作所為朝廷又無法處處控制。只能竭盡所能的去限制他們的權力,就像明朝的王爺們都只能在自己的封地中而不能出城。並且,當地的官員還會對他們進行強有力的監督。

2. 前朝遺留,自是沿襲

冊封名還有講究:為何清朝不再以古國名冊封王爵,到底在怕什麼?

《新唐書》記載,李建成在做太子時曾力主讓李世民趕赴封地。但是離開了中央權力中心,便再也沒有機會了,所以他沒有去封地。太宗繼位後,也曾經想給親王封地,但是被魏徵等人力阻。所以,當時的親王都是在地方上做刺史。

玄宗年間,就下令不許親王再去地方而是遙領。所以,唐宋時期的親王雖然是以地方或者國名為名,但是卻沒有自己的實際封地。在權力面前,親情往往是最不堪一擊的。到了清朝,便是中國古代集權統治的巔峰時期。

就像九龍奪嫡以後,雍正還對自己的兄弟進行了大清洗。所以,只要用國名或者地名封號,那麼親王就有可能會提出要去封地。但是到了封地以後,如果不滿朝廷的統治自然會謀反。這樣的代價就有些太過。

而且在唐代開始,就有了兩者兼具的王爺。即也有用地名為封號的,比如燕王、魏王等,還有雅王和美王。清朝和明朝也有一定的不同,明朝是有封地而且私自入京是重罪但清朝私自出京則是重罪。

(二)、正統自居,與前分割

朱元璋廢除丞相之後,中央集權就已經達到了巔峰。清朝則更不必多言,皇帝的權力已經沒有人可以制約。而位高權重的他,自然可以對自己有著潛在威脅之人進行一系列的打擊。而且,清軍畢竟是外族入關也不能與前朝完全一樣。

1. 另立新規,以表權力

冊封名還有講究:為何清朝不再以古國名冊封王爵,到底在怕什麼?

清朝原本是關外的政權,所以在入關以後自然要創立出自己的一套。比如他們實行的“剃髮易服”,讓中原百姓全部換成金錢鼠尾的辮子而且就連流傳了數百年的冕服制度都已經廢除了。所以,更不用提分封親王的名字了。

原來關寧地區都是由李如柏管制,並且後金的建立者努爾哈赤也是其帳下的一員。清朝入關以後,終得翻身。所以,在各方面自然要對前朝的體制做出區別。從而開始弱化明朝,對於當地百姓的影響。

而清軍翻身以後,做了天下的主人。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更不用提一個新興政權的建立。明朝後期是嚴格的實行禁足令,就是親王只能在封地活動。為了做出一定的區別,清朝才將王爺全部封禁起來。

2. 王侯太多,國名不夠

雖然清朝想和明朝做出一定的分割,但是清朝也是延續了它的一部分傳統。單說親王名稱這一問題上,因為朱元璋的子嗣後代太多所以國名已經不夠分封了。而後,他們才用吉慶字作為王爵們的封號。

清朝吸取了明朝的前車之鑑,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再度發生,所以才會只用吉慶字。而不再沿用這些古國名以及古地名等等。其實,有封地的王爵才是真的王。而沒有封地,則不過只是一個榮譽稱號,並無多用。

但是用古地名或者國名,就會有人提出前往封地。這在清朝可是大忌,特別是九龍奪嫡雍正繼位以後,其後代對於自己的親室就更加忌憚了。清朝之前,王爵造反的情況太多了。不管是同姓王,還是異性王都會造成這種情況的發生。

稍微看點史書的皇帝就會明白,王爵對自己的皇位還是有一定的威脅的。所以,還不如干脆不給他們封地,將他們全部放在自己的眼皮底下。皇城之中,想要造反那個難度是非常之大的。如果在封地上,儘管不能直接打到京城也有可能會形成割據的局面。

冊封名還有講究:為何清朝不再以古國名冊封王爵,到底在怕什麼?

(三)、鞏固權力,維護統治

劉邦當時實行郡國並行制,就是想在天下大亂之時分封在各地的子嗣可以幫助朝廷解決叛亂。但是現實證明,這一點是非常錯誤的。就像南明時期的各王,只為了爭權奪利,實在是難堪大用。而且,在很多時候各地的封王都是產生叛亂的主導因素。

1. 封而不建,免除後患

清朝的諸多王爺們,是死而不能出京城,而明朝則是死而不能入京城。這是兩個極端的存在,一個是不讓出京另一個則是不能進京。因為清朝吸取了明朝的教訓,王爺們在封地上胡作非為而且對集權也沒有幫助,所以乾脆讓他們全部留在皇城之中

如果用古國名或者地名封號,比如齊王,那麼王爵們就會總是惦記著山東那塊土地就是自己的。如果封楚王,他們就總覺得湖北那塊土地是自己的。一旦具備了這種意識,就會覺得不公平。這與統治者的初衷,也是相違背的。

因為都有了封號,但是朝廷還不給自己實際的統治區域也不讓自己出門辦事。這種思想一旦出現,那就是非常之危險的。一字王大多是要給封地的,那就無可避免他們道出亂跑。萬一再不服從自己的統治,再出現燕王朱棣的情況,那就得不償失了。

冊封名還有講究:為何清朝不再以古國名冊封王爵,到底在怕什麼?

況且,皇帝也不願意將自己的土地封給別人。即使是自己的親兄弟,兒子也是不願意的。一旦嘗過了權力的滋味,自然是不願輕易放手的。

在清朝的集權制度,已經達到了最高峰甚至可以說是一種病態的體現。

明朝之前有丞相的時候,還有人能與皇權分庭抗禮。但是自從胡惟庸案以後,皇權就逐步的完善。再也沒有人能夠阻止皇帝的所作所為,他們肯定是想大權在握。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2. 圈養政策,集權發展

千百年來,古代一直都是皇權不斷集中的過程。清朝的這一做法,不過是順應了歷史潮流罷了。而且他們不想給親王封地,而用了國名或者地名他們心中肯定會蠢蠢欲動,惦記著自己的那份地盤。

但是若用吉慶之名,比如禮親王,他就會時時刻刻注重自己的禮儀形象,生怕玷汙了這個禮字。既能達到約束其自身的作用,又能免除其沒有封地而產生的異心。清朝的王爺,就像被圈養在籠子裡的金絲雀。

他們沒有封地,若是用地名做號,就是多此一舉。而且在入關以前,他們掌握的土地並不多。所以,王爵們自然無法用國名或者地名作抬頭。

入關以後,這種傳統自然而然的就延續了下來。總不能說只佔據著遼東的土地,卻封個燕王。

而且王多了也不好,朝廷還要負擔著巨大的壓力去供養他們。但是清朝的降爵政策也可謂是別出心裁,為國家省了一部分的負擔。只有鐵帽子王能夠世襲罔替,其他的隔一輩則開始降低爵位。

冊封名還有講究:為何清朝不再以古國名冊封王爵,到底在怕什麼?

不給封地名號的王位,在最大的程度上限制了王爺的權力。就像西晉的八王之亂,把國庫都掏空了這才有皇帝被俘,衣冠南渡。而且用地名作為名號,那麼相應的當地的稅收就要分給王爺一些,這又加重了朝廷的負擔。

結語:

清朝不用地名做封號,主要還是為了維護皇帝的統治。將他們全部圈禁在京城,但是有些人一想自己在外還有封地而不屬於自己,那麼心中難免會產生怨言。

並且清朝在經歷了三藩之亂以後,對於這種事情已然諱莫如深。更何況,三藩還都是異姓王,如果封了同姓王他們再像朱棣一樣來個清君側,那麼便師出有名。這一點,是統治者非常恐懼之事。

參考文獻:

《清史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