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軍機處相當於總參謀部嗎?

兵貴神速 公眾號

作者:徐平

清朝的軍機處相當於總參謀部嗎?

作者近照

在有關清朝的文藝作品中經常提到軍機處和軍機大臣,感覺非同小可。那麼軍機處和軍機大臣是什麼呢?軍機處,全稱“辦理軍機事務處”,簡稱軍機處,亦稱“軍機房”、“總理處”,是清朝中後期的中樞權力機關。

清雍正七年(1729年),正值清廷用兵西北,軍務緊急,因內閣在太和門外,官員混雜,易於洩露軍機。為此,雍正皇帝在靠近內廷的隆宗門內特設軍機房,作為臨時性的軍事指揮機構,選內閣中謹密者入值繕寫,其主要職權是“掌書諭旨,綜軍國之要以贊上治機務”。雍正十年改為辦理軍機處,以為處理緊急軍務之用,輔佐皇帝處理政務,成為處理全國軍政大事的常設機構。乾隆以後省去“辦理”二字,簡稱為“軍機處”了。

清朝的軍機處相當於總參謀部嗎?


軍機處在北京故宮乾清門西側的隆宗門內(作者2016年攝)

軍機處設軍機大臣,通稱“大軍機”。由皇帝在滿漢大學士、尚書、侍郎、京堂中選任,沒有定員,少則三至五人,多時達六七人,最多時有十一人。其中一人為首席軍機大臣,或稱“揆席”。首席軍機大臣每日入值,隨時準備皇帝召見,即使皇帝外出巡幸也不例外。軍機大臣的職務是“掌書諭旨,綜軍國之要,以贊上治機務。”即秉承皇帝的旨意辦理軍政事務,實際上是為皇帝作侍從秘書工作。“軍機大臣”的正式名稱,初為“辦理軍機事務”,以後分為“軍機處行走”和“軍機處學習行走”二等。嘉慶中期以後,又分別稱“軍機大臣上行走”和“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學習”有見習的意思,一般初入值資歷較淺者為“學習行走”,資歷稍深後則去掉“學習”二字。光緒末年也有直接以軍機大臣任命者。所謂“行走者”,即入值辦事之意。清朝凡不是專設官職,只是臨時調動或兼職的官員一般都會在所兼職的機構或官職後面加上“行走”二字。比如“御前大臣上行走”“上書房行走”“翰林院行走”等。“行走”並不是正式的官,它只是臨時的官,沒有品級、俸祿,只是兼差而已。經常有人問軍機大臣是幾品官?清朝並沒有規定軍機大臣的品秩,軍機大臣的品級和俸祿與原職或兼職相同。

軍機大臣下設軍機章京,從內閣和六部中抽調中書,即中等官充任,協助軍機大臣處理文書,對一般奏章票籤處理意見,根據皇帝的意圖起草諭旨以及“記載檔案”等。官品不高,但接近機密,俗稱“小軍機”。分滿、漢兩班,各以一人為領班,一人為幫領班。軍機章京初無定額,至嘉慶初年,始定為滿、漢章京各十六人,共三十二人。滿、漢章京又各分兩班值班,每班八人。軍機章京之任命,稱為“軍機司員上行走”,或稱“軍機章京上行走”。

清朝的軍機處相當於總參謀部嗎?


軍機大臣奏摺

軍機處總攬機要,還有向皇帝推薦官吏的權力,權限凌駕於內閣和六部之上。各地的奏章由軍機處票籤後呈請皇帝批示。皇帝的諭旨,凡屬機要,都由軍機處草擬,稱為“密諭”,經由軍機處通過兵部送達地方的督撫,稱為“廷寄”,內閣無從過問。

按照清朝典制,國家在遇到軍事行動時設立軍機處,而戰爭結束了,軍機處也應裁撤。所以在雍正、乾隆兩朝的官方建制書籍——《會典》里根本就沒把軍機處列在其中。自乾隆以後,軍機處不但常設下來,而且其職權反而越來越大。到嘉慶時期乾脆把軍機處列為國家的正式機關。

軍機處設立早期,為避親貴之嫌,親王一般不入軍機。嘉慶四年(1799年),清仁宗命成親王入軍機辦事。以後咸豐、同治、光緒朝,親王擔任領班軍機大臣,成為常事。

據《清代職官年表》統計,清朝軍機大臣共有147名,其中滿63人,蒙古11人,漢73人。其中乾隆朝最多,49人;光緒朝次之,36人。軍機章京共有700餘人。

清朝的軍機處相當於總參謀部嗎?


有人把軍機處比喻成現代的總參謀部,這是不恰當的。軍機處雖然權力很大,但並不是一個純軍令機構,它也無權直接調動軍隊,而且也不光是處理軍事方面的要事。也有人說軍機處更像蔣介石的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從秉承皇帝的旨意辦理軍政事務,為皇帝作侍從秘書工作這一點看,確實有些相似,但也不盡然。侍從室除了主任為上將或中將級高級將領,更多成員為校尉級的參謀、秘書、侍衛和譯電人員。侍從室並不能商討和決定軍國大事,它除了上呈下達,還負責參謀、情報、機要、警衛、接待工作以及安排蔣介石的日常生活等。而軍機大臣均為一、二品大員(一般都是正二品以上),人數也少,管不了那麼多雜七雜八的事。

當時大清王朝並沒有一個專職的軍令機構直接負責作戰指揮。以軍機處這樣配備的班子,是不可能勝任最高軍事指揮職能的。這一點在中日甲午戰爭時暴露無遺。

清朝的軍機處相當於總參謀部嗎?


軍機大臣的值房稱為“軍機堂”

甲午戰爭時(1894~1895年),清軍機大臣先後有以下諸人:

愛新覺羅·世鐸(領班軍機大臣、禮親王)

愛新覺羅·奕訢(領班軍機大臣兼總理衙門大臣、恭親王)

覺爾察·額勒和布(體仁閣大學士、正一品)

張之萬(東閣大學士、正一品)

李鴻藻(禮部尚書、從一品)

孫毓汶(兵部尚書、從一品)

翁同龢(戶部尚書、從一品)

徐用儀(吏部侍郎、正二品)

剛 毅(禮部侍郎、正二品)

錢應溥(禮部侍郎、正二品)

平均年齡65.6歲,最大83歲(張之萬),最小51歲(禮親王世鐸)。

清朝的軍機處相當於總參謀部嗎?


軍機大臣

而日本在甲午戰爭開戰前,專門設置了戰時最高統帥部——大本營,是指導戰爭的最高權威機構。天皇是這個最高統帥部的最高統帥,通過大本營御前會議統一意志。主要成員有:

有棲川宮熾仁親王(參謀總長、陸軍大將)

川上操六(副總長、陸軍中將)

中牟田倉之助(海軍軍令部長、海軍中將)

樺山資紀(海軍軍令部長、海軍中將)

大山岩(陸軍大臣、陸軍大將)

西鄉從道(海軍大臣、海軍大將)

岡澤精(侍從武官長兼軍事內局長、陸軍少將)

大本營成員平均年齡51.6歲,正值壯年。其中最大57歲(樺山資紀),最小46歲(川上操六)。平均年齡比軍機處小了14歲。年齡上的優勢,不言而喻。

大本營成員本來是清一色的陸海軍將領,但根據天皇的意見,首相伊藤博文和樞密院議長、外務大臣也列席大本營會議,以求政略和戰略協調一致。

日軍大本營成員均為軍方實力人物,即陸海軍現役主要領導。而清軍機大臣中,兩位先後擔任“首席”的親王世鐸和奕訢為皇族,素不知兵;其餘諸人都是進士、舉人出身,熟讀《四書》《五經》,主要在地方和中央政府任官,亦不熟悉軍務。

日軍大本營在整個戰爭中起著重要作用。為準備第二期作戰,大本營還向前方派出戰地指揮機構“徵清大總督府”,由大本營主要成員領銜,以代替大本營靠前指揮。而清軍機大臣多為老邁年高、平庸圓滑之輩,領班軍機大臣禮親王世鐸“終身無疾言厲色,對內侍尤恭謹”;接替世鐸的領班軍機大臣恭親王奕訢只知一味揣測慈禧的意圖;額勒和布為人木訥寡言“才欠開展”;張之萬隻知“唯工迎合”;孫毓汶則“人甚狡詐,依勢驕橫”。當時誰能入值軍機首先是慈禧看上的,皇帝說了不算,儘管當時光緒已經“親政”。如有人評論孫毓汶為西太后“最得意信任之人,且與李蓮英結蘭譜,得以偵探內宮消息,視皇上(光緒)如虛器焉”。翁同龢則更為陰險,因與甲午戰爭的直接指揮者李鴻章有私怨,在他掌管戶部期間,就官報私仇處處刁難北洋水師。甲午戰前,翁同龢甚至希望李鴻章戰敗:“我正想讓他(李鴻章)到戰場上試一試,看他到底是騾子還是馬,將來就有整頓他的餘地了!”軍機大臣們既沒有帶兵打仗經驗,本身意見又不統一,分主戰派、主和派,雙方各持己見,相互攻訐,彼此掣肘,商議軍國大事往往“議無所決”,本該為大清運籌帷幄天下的軍機處,竟變成了勾心鬥角的名利場。其實,這場戰爭勝負早見分曉!

宣統三年(1911年)4月,清朝成立了責任內閣,軍機大臣改任總理大臣、協理大臣,軍機處與舊設內閣裁撤。

作者簡介:徐平,原後勤學院研究員,軍史專家。1983年畢業於河北大學經濟系,在總後勤部軍需生產管理部任職,後調入後勤學院學術研究部。長期從事軍事歷史研究,在軍銜、軍服研究方面造詣尤深。著有《中外軍服大觀》《世界各國軍銜圖鑑》《二戰中的經濟戰》《中國百年軍服》《新中國首次授銜實錄》《歷史上的兩棲戰》《蔣介石的文臣武將》《侵華日軍通覽》《中日甲午戰爭人物誌》等30多部,並發表論文500多篇。在《軍事史林》開闢有專欄《徐大校信箱》,答疑解惑,並多次作為特約嘉賓,在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以及中國軍網、騰訊網等著名網站,講授軍事知識。

同志們,這篇文章不錯,點個關注轉發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