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出土突厥石碑,內容卻意想不到,唐朝竟如此強大?

眾所周知,因我國疆域遼闊,自古以來便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各民族之間有不同的文化,這其中,自然也包括文字這一方面。解放以後,隨著考古工作的開展,在外蒙地區,考古專家陸陸續續的發現了很多古代的石碑,這些石碑上刻的文字也各有不同。

蒙古出土突厥石碑,內容卻意想不到,唐朝竟如此強大?

這其中,有三塊石碑最為有名,分別是鄂爾渾碑、闕特勤碑及毗伽可汗碑,這三塊石碑被統稱為“突厥三大碑”。要知道,突厥是中國古代非常重要的一個遊牧民族,因歷史久遠,很多文物早已蹤跡全無,因此這三塊石碑對研究突厥考古文化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石碑上刻著很多古老而陌生的字符,經過了漫長而艱難的破譯,考古學家終於將其中大部分內容破譯出來,令人欣喜。但其破譯出來的內容,卻揭露了一個極其震驚的事實。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下面且聽救生圈細細道來。

蒙古出土突厥石碑,內容卻意想不到,唐朝竟如此強大?

突厥起始於540年,經歷了100多年的輝煌之後,東突厥於630年被滅國,西突厥則於657年被唐朝所滅。要知道,突厥崛起之時,作為北方霸主,一直威脅著中原王朝。但在唐朝建立後,突厥在極短的時間內就被滅亡,令人稱奇。

蒙古出土突厥石碑,內容卻意想不到,唐朝竟如此強大?

唐朝剛剛建立時,其實力還不足以與突厥相抗衡。李世民登基時,20萬突厥大軍突襲長安,唐朝差點被滅國,好在李世民採取了疑兵之計,才與突厥達成了渭水之盟。但如此屈辱的局面並沒有維持太久,一年之後,李世民就命李靖統兵十萬攻打突厥,又過了3年,東突厥滅亡,突厥勢力急轉直下。27年後,西突厥也被唐軍消滅。

蒙古出土突厥石碑,內容卻意想不到,唐朝竟如此強大?

不過,畢竟是一個民族,唐朝並未徹底將其滅族。隨著時間的增長,突厥漸漸恢復一些實力,便重新復國。之後,在闕特勤的領導下,突厥各部被重新統一,但當時正處於唐朝全盛時期,突厥雖有所恢復,卻不敢造次。

闕特勤去世後,突厥人為他寫下了長篇祭文,唐朝也特意派出了畫師為他立碑。但隨著後世將其碑文挖掘出,兩種語言的碑文內容卻大不相同。漢文的碑文內容主要講述了唐朝和突厥友好往來的事蹟,但突厥文的碑文內容卻不一樣。除了講述了突厥的歷史外,還記載了唐朝對突厥發動的幾次戰爭,對突厥帶來的巨大傷害等等。

蒙古出土突厥石碑,內容卻意想不到,唐朝竟如此強大?

這些內容,雖然反映了突厥真實的歷史,但從側面也展示出了唐朝變態的實力。公元745年,突厥再次被唐朝滅國,從此再也無法復國。剩下的突厥人,則逐漸融入到其他民族當中,至此,突厥這一民族徹底消失於歷史長河之中,令人唏噓。

蒙古出土突厥石碑,內容卻意想不到,唐朝竟如此強大?

事實上,唐朝自建國起,就一直同突厥激戰。但從無法抵抗到徹底逆襲,僅僅用了127年的時間。而從突厥碑文上的內容也能夠看出,當時的唐朝實力有多麼強大,能令突厥如此害怕。對此,你如何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