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構建和諧醫患關係?

如何構建和諧醫患關係?

近年來,黨中央和國務院多次明確提出“構建和諧醫患關係”。根據復旦大學健康風險預警治理協同創新中心發佈的數據,僅僅是引起媒體和公眾關注的醫患衝突重案數量,近10年中增加了20餘倍。頻繁發生的 “醫鬧”和傷醫事件,折射出我國醫患關係呈現緊張態勢。

醫患關係緊張的根源

在本質上,醫患雙方是一種“利益共同體”,是以信任為基礎的重要社會關係。目前,我國醫患關係緊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醫療服務過度市場化。醫患關係緊張最主要的推手,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不斷強化的醫療服務市場化模式。由於醫院普遍實行“自收自支、自負盈虧”的體制,一些醫院為了追求經濟效益,使醫患關係演化為某種利益關係。加上醫生的收入與創收直接掛鉤,部分醫生以“過度醫療、大處方”等手段實現效益最大化,使患者承擔了過多的診療費用。同時,藥品製造商和經銷商為醫生追求“高效益”起了催化劑作用,加劇了患者的反感和不信任。在治療失敗或效果不佳的情況下,患者很容易將矛頭指向醫院一方的醫務人員。

二是大醫院診療量過大。醫療資源過度集中、供需失衡是引發醫患矛盾的另一個重要原因。當前,我國80%的醫療資源集中在大城市,其中一半又集中在大醫院,導致大醫院診療量大,醫生常年超負荷工作,難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醫療和服務質量。比如一些患者通宵排隊,甚至等候多日,醫生兩三分鐘就結束門診,往往心存不滿。也有個別醫務人員服務態度欠佳,再加上在診療中出現失誤,就會成為醫患矛盾的“導火索”。

三是患者維權難度大。醫患雙方信息不對稱、患者維權渠道不暢通也是導致醫患關係緊張的直接原因。通常,醫方擁有專業的醫學知識和豐富的臨床經驗,而患方處於明顯的弱勢地位。一旦遇到事故,患者既沒有專業知識,又不能獲得證據,加上維權渠道不暢,很容易出現敵對情緒和過激言行。事實上,在充滿未知數和變數的醫療領域,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即使醫生不出現失誤,一些“搶救無效”的病例還是會發生。但是,患方很少了解這一點,如果醫院沒有做好告知義務,患方就認為是醫療事故。

四是社會信任度不高。社會整體信任度不高也是導致醫患關係緊張的重要原因。一項有關華東地區的調查顯示,只有10%的患者信任醫生。由於不被信任,使得已經被異化的醫患關係在某些時刻驟變為致命關係。加上貧富分化和社會矛盾加劇等在“看病貴、看病難、療效差、醫生態度冷漠”的診療過程中被不斷激化,醫患關係成為社會深層次矛盾和壓力的“火山口”。

合理分配醫療資源是關鍵

醫患關係趨於緊張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社會安定,成為社會不穩定因素。如何破解目前的困局,是不能迴避的重要問題。

第一,堅持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性質,扭轉醫院逐利傾向。醫療衛生事業在本質上是一個“市場失靈”的領域,不能依靠市場機制來解決。因此,政府應加大對醫療衛生事業的投入,剔除公立醫院“自收自支”“自我創收”的逐利機制。目前,一些地方對暴力傷醫事件實行“零容忍”,不斷加強醫院的安保力量,如在醫院設立警察副院長、建立入侵警報系統等,都是治標不治本之策。因為在出現分歧時,關鍵是要彌合矛盾。只有建立以公益性為導向的醫療體制,醫患關係才能真正回到常態。

第二,合理分配醫療資源,解決“看病難”問題。“看病難”問題突出體現在城市大醫院和地區中心醫院,目前在鄉鎮衛生院和城市社區醫院看病並不難。因此,應合理分配醫療資源,引導更多的患者到二級及以下醫院就診,以緩解三級醫院診療的壓力。在國外,各級醫院有不同的職能分工,但醫生水平沒有高下,這一點值得我們借鑑。具體做法是,以分級診療制度取代醫院分級制度,鼓勵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分流大醫院診療的壓力。如果能有效解決百姓“看病難”問題,社會怨氣會減少很多,暴力傷醫問題也會相應減少。

第三,減輕患者負擔,切實解決“看病貴”問題。一直以來,“看病貴”問題比較突出。以北京市為例,2012年實行“醫藥分開”以後,一些醫院的藥價確實降低了,但掛號費、治療費和手術費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零點調查集團的一項調查顯示,超90%被訪者認為看病費用仍居高不下,87%的人表示“現在看病更貴”。因此,政府須正視醫療體制和體系的弊端,採取有效措施,加大對醫療機構的投入,改善醫院的建築、設備設施條件,提高醫務人員待遇等,切實減輕患者負擔。只有醫院不再以“創收”為目標,才有可能真正降低百姓的看病費用。這是新醫改的題中之義,也是全社會的期盼。

第四,改革醫院的薪酬體系,提高醫務人員的積極性。為提高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可改革醫院薪酬體系,適當提高醫務人員的待遇,做到公開透明,讓其有尊嚴、靠技術得到合理回報。只要不將醫生適當的高收入建立在創收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一定的工作量之上,相信大家都會認可,醫患關係也會更趨近平和。

第五,加強醫療職業道德建設,增進醫患雙方理解信任。由於部分醫務人員對患方態度失佳,或對其知情同意權等缺乏應有的尊重,導致患方不太信任醫院和醫生。事實上,患者求醫是在陷入困境時的求助,醫院的救治是基於人道主義的關懷,目的是應對疾病、促進健康。正因如此,國際社會普遍將“知情、同意、自由、不傷害、最優化”作為醫學道德的最基本原則。顯然,破解患者對醫務人員的信任危機,必須加強醫務人員職業道德建設,增進醫患雙方的理解和信任。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


原標題:改革醫院運行機制 構建和諧醫患關係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餘少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