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醫事件我們該反思什麼

近日,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隔離病區女護士請一外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抽血檢查,該患者不予理睬,還緊隨其後試圖強行走出隔離病房。護士見狀立即將其阻攔,但被其推倒在地毆打併咬傷臉部。經法醫檢查,護士汪某面部、脖頸處以及腰部都發現損傷,鑑定為輕微傷。


傷醫事件我們該反思什麼

暴力傷醫事件已不是個案。3月27日,有網友爆料稱,湖北漢川市人民醫院CT室技師黃騰在工作時間遭到兩名新冠肺炎康復者毆打,不久之後,漢川警方在3月30日通過官方渠道證實了此事。還有此前較受關注的陶勇醫生事件,1月20日下午1時55分左右,朝陽醫院眼科發生暴力傷醫事件,共有三名醫護人員被砍傷,另有一位患者受傷,其中陶勇醫生受傷最為嚴重,後腦勺胳膊多處被砍傷。

近日,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對《北京市醫院安全秩序管理規定(草案)》進行一審。規定草案明確了毆打傷害醫務人員、攜帶刀具和易燃易爆物品等七大類嚴格禁止的侵犯醫務人員安全、擾亂醫院安全秩序的行為。同時提出,醫院將建立安檢制度,高風險人員就診可安排治安保衛人員陪診監督。受到暴力威脅時,醫務人員可迴避診療。北京地方立法起到非常重要的意義,此規定一出獲得輿論頻頻點贊。其中,迴避診療制度體現出醫患權利對等,有效維護醫護人員的職業尊嚴。

近年來,暴力傷醫的惡性事件頻頻發生,挫傷了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加重了醫務人員的壓力,也使得醫患矛盾日益突出,形成了醫患關係的“惡性循環”。醫護人員辛苦戰勝病魔,救治患者,患者及家屬應給予醫護人員感恩、理解、尊重,只有醫生和患者真正相互尊重、彼此信任,才能構建和諧的醫患關係。暴力傷醫不僅給醫生帶來嚴重的安全風險,也會擾亂醫院公共秩序。對暴力傷醫行為“零容忍”,對暴力傷醫者應嚴懲不貸,刻不容緩。任何原因,都不能成為暴力傷醫的理由!

(復興新媒體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