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克里斯坦森的《創新者的解答》有感

《創新者的解答》和《創新者的窘境》是姊妹篇,《創新者的窘境》一書給我帶來很多頭腦風暴,讓我對於創新有了更多清晰的認識,相關的讀書筆記也發到了公眾號上。《創新者的解答》總體上是《創新者的窘境》的延續,思想一脈相承,但可讀性更高,裡面細化了針對破壞性創新的真知灼見的建議。他的另一本書《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也是經典。

企業保持長期增長太難了。對1955-1995年財富500強排行榜上的172家企業進行了研究,其中只有5%的企業能夠維持真正意義上的跟上了通貨膨脹腳步的增長率,在整個研究期間,它們的增長率超過了6%。剩下的95%的企業,當其增長率達到某一固定點時,就停滯不前了,而這個點甚至還沒有達到國家GDP的增長水平。所有的成長市場最終都會達到飽和與成熟,因此我們很容易理解它們為什麼會停滯。真正令人惶恐的是,在這些達到失速點的企業當中,只有4%能成功的再次啟動增長引擎,哪怕增長率這個增長率之比GDP多出可憐的1%。換句話說,一旦企業的增長停滯了,那麼事實證明他們幾乎不可能東山再起。我們都知道資本市場是要求企業一直增長下去的,當你失速時資本市場是十分殘酷的,跌去一大半市值很常見。雪球中我敬佩的大V,A股市場很早就只投資茅臺一家企業,在2019年雪球嘉年華分享投資理念時,說到“茅臺酒的品質隨時間提升,並且存儲方便,茅臺公司永續經營,看不到生命週期的盡頭,這兩個特點很厲害,他們可能導致這麼一種情況:這個市場沒有能力正確合理的給茅臺股票估值。”我翻譯下,對於永續增長(跑贏GDP或者通貨膨脹)的公司,沒有一個人有能力給予其正確估值


讀克里斯坦森的《創新者的解答》有感

應用場景,這個產品是用來滿足什麼需求的。奶昔案例:一家快餐連鎖店想要提高奶昔的銷售和利潤,市場部按照顧客的消費心態來進行市場細分,想找出哪些顧客最有可能購買奶昔,然後對可能購買奶昔的顧客的特點進行細分。連鎖店聚集了具備“會購買奶昔”這一屬性的一群人,然後開始座談探索,是應該做的濃一點,巧克力多一點,便宜點,還是量更足一點?怎樣才能讓顧客更加滿意?連鎖店收集了明確的客戶需求,並做出了改進,但卻沒有顯著提高銷量。另一批研究員又參與到這個計劃中,他們開始瞭解顧客到底想要“使用”奶昔來為他們做什麼事情。這個方案讓連鎖店管理者看到了傳統市場研究中缺失的方面。為了瞭解客戶在使用奶昔的訴求,研究員們在一家餐廳連續待了18個小時,對購買奶昔的人進行仔細記錄。他們記錄了顧客每一次購買奶昔的時間,顧客同時購買了哪些其它食品,顧客是獨自到來還是成群結隊,是在店內吃還是打包帶走等等。這項研究得出了一項令人吃驚的結果,就是將近一半的奶昔是在清晨被賣掉的,並且顧客經常是隻購買一杯奶昔,多半打包帶走。研究員們開始採訪那些只在清晨購買一杯奶昔的顧客,想了解他們在購買奶昔時,是想要用它完成什麼工作,同時他們也詢問了這些顧客,在不購買奶昔的時候,他們選擇什麼替代品來完成同樣的工作。大多數的清晨奶昔購買者的答案都是相同的:他們面對著一段漫長而無聊的行車過程,需要吃些東西打發無聊時光,這些東西需要滿足“多重任務需求”,他們並不餓,但是如果現在不吃東西,他們會在10點左右感到飢腸轆轆。當這些顧客尋找目標時,有時候會選擇白吉餅,但是白吉餅總是弄的他們的衣服和車裡到處都是碎屑。有時候他們會“使用”香蕉來完成這個“任務”,但是香蕉吃的太快,無法長時間解悶。餐廳早餐時間出售的香腸,火腿或雞蛋三明治會使他們的手指和方向盤變的油乎乎的,而且,如果是抽空吃三明治的話,還沒吃完,三明治就涼了。吃甜甜圈的話,熬不到10點就有餓了。最後發現奶昔是所有選項中最適合“完成”這項任務的。奶昔並不是靠“健康食品”之類的特性來取悅顧客的,不過顧客們無所謂,因為健康並不是他們“使用”這個產品的目的。當了解了一個產品是被用於完成什麼任務,也包括瞭解這些產品在哪些任務上無法“物盡其用”之後,創新者們對於如何改良產品就有了一個清晰的思路,他們知道如何滿足客戶的期望,從而打敗“真正的”競爭對手。

破壞式創新模式的核心要素:1,目標客戶想要完成某項工作,但是缺乏資金或技術,在現有的市場上又找不到簡單便宜的解決方案。2,客戶會把破壞性產品和“沒有產品可用”來做對比。這樣做的結果就是,他們容易被取悅,既使破壞性產品不如高價產品那麼優質,他們也會購買。這些新市場客戶對於性能的要求很低。3, 破壞性創新技術可能比較複雜,但是破壞者們把複雜的技術引入到簡單易用的破壞性產品上,就是這種“簡便性”讓人們不需要花太多錢也不需要接受任何培訓就能輕鬆使用新產品,從而創造了新的成長。4,破壞性創新制造了一個全新的價值網絡。新的消費者多數都是在新的渠道購買新產品,在新的地點使用新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