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羅馬拜占庭帝國王朝史(11):希拉剋略王朝的阿拉伯夢魘

上一篇中(點擊閱讀)介紹了希拉剋略取代福卡斯成為拜占庭皇帝前後,帝國遭遇到了宿敵薩珊波斯的大規模侵略,初期東部的多個行省淪陷,首都君士坦丁堡一度岌岌可危。不過最終希拉剋略通過一系列軍事政治改革扭轉了局勢,並聯合突厥人夾攻波斯。並依靠自己力量攻入波斯腹地造成波斯內亂,霍斯勞二世被其子篡位殺害。羅馬人也得以拿回失地和基督教聖物。

剛剛結束了和波斯人二十多年的鏖戰,元氣大傷的拜占庭帝國卻又將迎來更加強有力的挑戰。

慘勝波斯後的希拉剋略王朝

628年年初,拜占庭帝國在希拉剋略皇帝的率領下,終於贏下了和死敵薩珊波斯帝國的最後一戰,第二年真十字架等聖物被首先帶回君士坦丁堡。629年(另一說630年)3月21日,希拉剋略在一個莊嚴的儀式上將真十字架重新放回了耶路撒冷的聖墓教堂。

東羅馬拜占庭帝國王朝史(11):希拉剋略王朝的阿拉伯夢魘

真十字架回歸聖城

不過坊間也有說法稱希拉剋略帶回的只是贗品,而非真十字架,帶回聖物只是為了希拉剋略的政治影響。無論如何,因為將聖物帶回了聖城耶路撒冷,希拉剋略至今都是西方基督教徒最被廣為人知的東羅馬皇帝之一。

629年,希拉剋略放棄了羅馬皇帝一直以來的尊號奧古斯都,轉而採用希臘語稱謂"巴西琉斯"(Basileus)。而早在與薩珊波斯苦戰的620年,希拉剋略就宣佈將希臘語作為官方語言,已經不被拜占庭帝國居民常用的拉丁語從此失去了官方語言地位。希拉剋略時代是拜占庭帝國徹底希臘化開端

另外,在同波斯的長期戰爭期間,希拉剋略繼承和發揚了莫里斯時代的初級軍區制度,並應用在安納托利亞地區為主的地方,這也讓安納托利亞地區在遭受到薩珊波斯的入侵後得以迅速恢復統治。

東羅馬拜占庭帝國王朝史(11):希拉剋略王朝的阿拉伯夢魘

7-10世紀的帝國軍區制

以往歷史研究中普遍認為希拉剋略是軍事制度的開創者,然而在近年的歷史研究中被推翻,因為軍區制度的兵員基本來自於平時參與農耕生產民兵,在君士坦丁二世(641-668年在位)才正式形成這項制度。

哈里發的崛起

阿拉伯半島一直以來都因土地乾旱貧瘠不能作為農耕地帶而缺失文明政權,此前的波斯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馬其頓亞歷山大帝國等跨三大洲帝國都對該地不感冒。與猶太人一樣同屬閃米特人一支的貝都因人是這裡主人,過著原始的遊牧生活。

東羅馬拜占庭帝國王朝史(11):希拉剋略王朝的阿拉伯夢魘

阿拉伯部落的統一

6世紀上半葉,由於拜占庭帝國和薩珊波斯之間的連年戰爭,更加和平安全的阿拉伯半島得到了商人的青睞,絲綢之路開始途徑麥加等西部內陸地區,經濟愈發繁榮。這也成為了穆斯林早期的財富積累來源。

穆罕默德出身於一個富裕人家,但其父母和祖父先後去世後由他的叔父撫養長大。後在25歲時,穆罕穆德與40歲的富商女赫蒂徹結婚,獲得了鉅額財富。因此有了傳教的經濟基礎。

610年開始,穆罕默德開始以先知和真主使者的身份為真主在麥加傳教,在貧民中迅速傳播,並使一部分貴族主動加入。但他的傳教激怒了麥加統治的倭馬亞家族,622年遭到迫害的穆罕默德出走雅特布里(後更名麥地那)。

東羅馬拜占庭帝國王朝史(11):希拉剋略王朝的阿拉伯夢魘

麥地那的先知清真寺

在雅特布里,穆罕默德不斷壯大,並建立了一支穆斯林軍隊,並於麥加的倭馬亞家族軍隊多次交戰。勝多負少的麥地那軍隊逐漸在阿拉伯半島獲得了更多部落人民的支持,伊斯蘭教也在這一時期逐漸確立各種教規。

630年麥加方面終於向穆罕默德投降,伊斯蘭教正式征服麥加,後續基本統一了阿拉伯半島上的各個部落。

東羅馬拜占庭帝國王朝史(11):希拉剋略王朝的阿拉伯夢魘

強悍的穆斯林士兵

632年,先知穆罕默德去世,在其死後不久穆斯林經歷了震盪並重新統一。穆罕默德好友伯克爾擔任首位“哈里發”(意為真主使者的繼承人),從此號召穆斯林信徒們開始了對拜占庭帝國和薩珊波斯的“聖戰”,以宣揚和擴展伊斯蘭教的勢力。634年伯克爾去世,奧馬爾(634-644年在位)成為第二任哈里發。後續還有奧斯曼(644-656年在位)和阿里(656-661年在位)兩位哈里發,歷史上成這段時期為“四大正統哈里發時期”(Rashidun Caliphate),羅馬人和波斯人的噩夢因他們而開始。

羅馬永失敘利亞與埃及

629年,先知穆罕默德統一阿拉伯半島的貝都因人部落,在這之前位於阿拉伯半島的這些遊牧民族根本對羅馬人和波斯人毫無威脅,乾旱貧瘠的土地也讓這兩個帝國提不起興趣。

東羅馬拜占庭帝國王朝史(11):希拉剋略王朝的阿拉伯夢魘

今日穆塔赫地區的伊斯蘭建築

但現在的形勢完全不同了,629年9月穆斯林和拜占庭帝國在穆塔赫(今約旦西部)發生了第一次衝突。一支小規模的穆斯林沖突部隊襲擊了阿拉伯行省(位於今沙特西北、約旦西部、以色列南部到西奈半島),以回應穆斯林大使被加薩尼德羅馬總督殺害的事件,但遭到擊退。

羅馬人並沒有在此役後對穆斯林引起足夠重視,這場戰役裡的穆斯林也並非最為狂熱的戰士,拜占庭軍隊同樣缺乏對穆斯林作戰的經驗。第二年,穆斯林又突然在提比利亞湖(加利利湖)以南的阿拉伯谷地發動進攻,還攻佔了重鎮卡拉克(位於約旦西部),甚至深入到了內蓋夫(今以色列南部)和加沙。

此時的希拉剋略大帝已經不是幾年前那個在波斯首都揚眉吐氣的雄主(當時他就已經52歲),在穆斯林大舉入侵帝國時,這位年近六旬的老人身體已經無力支撐再度親征

634年夏天,哈里發的軍隊在巴勒斯坦地區的阿伊納丹附近取得了一場決定性勝利,以不到一半的兵力擊潰了多自己一倍以上的羅馬軍隊,之後穆斯林輕鬆進佔大馬士革。不久拜占庭帝國的當地指揮官特里希裡烏斯和亞美尼亞將領瓦漢,又率眾將異教徒驅逐出大馬士革。

東羅馬拜占庭帝國王朝史(11):希拉剋略王朝的阿拉伯夢魘

穆斯林入侵敘利亞(635-636)

636年,規模更大的亞魯克戰役中拜占庭軍隊遭到伏擊慘敗,羅馬士兵堆滿了山谷。第二年,阿拉伯人圍攻並佔領了基督教聖城耶路撒冷,而後失陷的是加沙,敘利亞大部分地區盡歸哈里發。這年年底,安納托利亞與敘利亞之間的軍事重鎮安條克也落入哈里發手中。

東羅馬拜占庭帝國王朝史(11):希拉剋略王朝的阿拉伯夢魘

阿拉伯穆斯林“聖戰”路線

由於實在難以招架哈里發軍隊的"聖戰",埃及和上美索不達米亞地方政府以高昂的價格換取了一年的暫時和平。638-639年休戰期過後,阿拉伯人就很快佔領了上美索不達米亞巴勒斯坦

640年初穆斯林開始籌劃入侵埃及,6月6日尼羅河下游中心城市赫利奧波利斯(今開羅郊區)拜占庭守軍投降。到641年2月希拉剋略去世時,帝國又已經失去了埃及大部分地區。

亞歷山大港一直抵抗到了642年9月,但最終仍被放棄,而羅馬人再也沒有恢復在埃及的統治

拜占庭帝國上下對於再次失去這麼多領土感到惶恐和震驚失去埃及意味著失去最重要的糧倉這還引發了拜占庭軍隊此後因糧食短缺導致的軍隊削減等連鎖反應

後希拉剋略時代的抵抗

641年2月,希拉剋略死後一個月,他的兒子君士坦丁三世與其異母兄弟希拉剋洛納斯(亦譯作赫拉克洛納斯)成為共治皇帝。君士坦丁三世十分擔心他的兄弟和其母會謀害自己,因此寫信給軍隊保護自己的皇子們。

但登基只有四個月後,君士坦丁三世就因肺炎死去,希拉剋洛納斯於是成為了唯一的皇帝。但支持君士坦丁三世的亞美尼亞大將瓦倫提努斯起兵造反,不久就擁立君士坦丁三世之子,年僅11歲的

君士坦斯二世稱帝。希拉剋洛納斯不敵叛軍被廢黜,削掉鼻子後被流放到羅德島不久死去。

東羅馬拜占庭帝國王朝史(11):希拉剋略王朝的阿拉伯夢魘

君士坦斯二世和君士坦丁三世硬幣

皇帝的更迭並沒有逆轉拜占庭帝國同穆斯林戰事的劣勢。公元645年,拜占庭海軍短暫地奪回了亞歷山大,但在尼基歐戰役(今埃及米努夫省Zawyat Razin)失敗後不久,公元646年又失去了亞歷山大,第二年穆斯林入侵亞美尼亞。652年,伊斯蘭軍隊襲擊了西西里島。653年,塞浦路斯和克里特島被佔領。

647年,哈里發軍隊在阿卜杜拉·伊本·賽爾德率領下入侵拜占庭帝國的阿非利加行省,的黎波里塔尼亞(今利比亞西北部)很快屈服。不久,迦太基總督格雷戈裡宣佈獨立並稱帝,但很快就在內亂中被殺。他的繼任者最後依靠鉅額貢金才讓穆斯林大軍退去,但這也只是緩兵之計。

東羅馬拜占庭帝國王朝史(11):希拉剋略王朝的阿拉伯夢魘

薩珊波斯極盛時期疆域,橫線地區為霍斯勞二世時佔據的羅馬土地

在拜占庭帝國飽受阿拉伯人攻擊的同時,他們一直以來在東方的死敵——

波斯人,卻最終沒能抵擋住穆斯林的鐵蹄,期間羅馬人還在困難時期援助過薩珊王朝。波斯人前後一共抵抗了11年(633-654),最後的皇帝伊嗣俟三世於651年在木鹿城(今土庫曼斯坦梅爾夫)遇刺身亡,他的兒子最後逃亡到了中國唐朝,存在了427年的薩珊波斯帝國覆滅

655年,已經25歲的君士坦斯二世在小亞細亞南部的菲尼凱親自指揮船桅之戰,原本擅長海戰的拜占庭艦隊遭到穆斯林海軍完爆。好在第二年,第三代哈里發奧斯曼·本·阿凡遇刺身亡,穆斯林內部發生內戰,羅馬人才躲過又一波進攻。

利用這個喘息之機,656年君士坦斯二世正式建立軍區制,將安納托利亞設置成了若干個軍區,並進行行政改革,這些改革讓拜占庭帝國成功保住了安納托利亞地區殘存的領土。

東羅馬拜占庭帝國王朝史(11):希拉剋略王朝的阿拉伯夢魘

650年左右的地中海形勢

659年,阿拉伯敘利亞總督穆阿威葉一世(之後的倭馬亞王朝開創者)答應了君士坦斯二世的議和。羅馬人與穆斯林以安納托利亞高原東部的托羅斯山脈等地作為邊界,拜占庭帝國的東部邊界得以暫時穩定,穆阿威葉一世也可以利用這個時機專心穆斯林內戰。

不過這遠非拜占庭-穆斯林最後的戰果,而失去埃及、巴勒斯坦和敘利亞等地後羅馬人卻再也沒能奪回……

文:晨讀歷史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