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國退回草原,草原是朮赤汗國的天然重心

草原是朮赤汗國的天然重心,因為欽察突厥遊牧民的數量很大,他們構成了朮赤汗國軍隊的主體。蒙古人自身也仍然保持遊牧,將汗的宮帳置於草原上是合乎邏輯的。薩萊和新薩萊這樣的城市分佈在伏爾加河畔,很像蒙古草原上的哈拉和林。它們位於絲綢之路北線上,不僅是貿易中心,也是管理帝國的官僚機構的所在地。黑海沿岸的商業殖民地(尤其是克里米亞半島)變得越來越重要,因為這裡不僅是意大利商人的首要商路,也是朮赤汗國與埃及馬穆魯克蘇丹國之間交流的路線。後者是朮赤汗國的附屬國或盟國—取決於你支持開羅還是薩萊。

蒙古帝國退回草原,草原是朮赤汗國的天然重心

儘管朮赤汗國直到14世紀才皈依伊斯蘭教,但從別兒哥統治時期開始,其統治政策就越來越向伊斯蘭教傾斜了。與馬穆魯克蘇丹國之間的協約,以及別兒哥對伊斯蘭學者的資助,導致伊斯蘭教對政府官員、

官制和禮儀等方面的影響越來越大。在別兒哥與伊利汗爭奪外高加索牧地的交戰過程中,南北軸線是十分關鍵的。牧地的佔有量從現代視角來看似乎微不足道,但在當時則意味著牲畜的富足(可以想一下美國西部的大牧場戰爭),並能夠部署軍隊和擴展控制力。馬穆魯克對波斯的蒙古人沒有什麼好感,因此成為第二條戰線。同時,朮赤汗國的欽察人也為馬穆魯克提供了勞力,意大利商人在黑海購買欽察奴隸並運到馬穆魯克蘇丹國的港口出售。這些人便被訓練為馬穆魯克(即奴隸士兵)。

蒙古帝國退回草原,草原是朮赤汗國的天然重心

60年拜占庭帝國收復了君士坦丁堡(1204年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時落入拉丁人或法蘭克人之手)之後,這一切都成為了可能。但復國的拜占庭帝國並不是聯盟中的一員,因為伊利汗國是其鄰國。拜占庭帝國皇帝米哈伊爾八世(MichaelPaleologus)夾在兩大強國之間(朮赤汗國的保加利亞地區與拜占庭帝國接壤),尋求保持中立。但朮赤系勢力派人搶掠了拜占庭帝國的領土,這讓帝國皇帝確知了哪一邊更危險。37有了博斯普魯斯海峽支持朮赤系,就能保證朮赤汗國與馬穆魯克蘇丹國之間的聯繫。

蒙古帝國退回草原,草原是朮赤汗國的天然重心

1266年(或1267年)別兒哥之死並沒有終結金帳汗國對南部的關注。別兒哥的侄子(或侄孫)蒙哥帖木兒成為繼任的汗,他在察合臺汗國早期歷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儘管他不是一名穆斯林,但是他延續了前任汗的很多政策,包括與馬穆魯克蘇丹國的關係。這並不令人驚訝,因為這會持續對伊利汗國造成壓力。如前所論,他也能夠將察合臺汗國拉進來對付伊利汗國,這符合他的南部戰略。我們不應忘記,朮赤汗國將馬穆魯克看作附屬國,但馬穆魯克則將二者間的關係視作平等的同盟。

蒙古帝國退回草原,草原是朮赤汗國的天然重心

蒙哥帖木兒統治的初期由將軍那海主宰,他控制了朮赤汗國的西部邊境,成為擁立汗的人。他的權力如此之大,以至於成了汗國之中完全自治的實體。在作為朮赤汗國最高統帥的一生中,他讓鄰國都見識到了朮赤汗國的軍事力量,因為他不僅曾率領軍隊對抗伊利汗國,並曾入侵波蘭和匈牙利,還經常干涉保加利亞以鞏固朮赤汗國的影響。結果,保加利亞對那海權威的認可超過了汗。蒙哥帖木兒從未能將權力從那海處奪走,而不得不與之共享。結果就是,在下一位穆斯林統治者脫迭蒙哥(1280—1287年在位)治下,那海依舊是有影響力的人物。那海的影響力如此之大,以至於很難說誰是國家的真正統治者。與那海的影響力無關,朮赤汗國在脫迭蒙哥統治期間逐漸突厥化,反映了帝國的加速分裂。儘管一些人可能仍使用蒙古語,但朮赤汗國鑄造的貨幣上有了突厥語銘文,突厥語在官府中的使用也增多了。

蒙古帝國退回草原,草原是朮赤汗國的天然重心

那海的權力在禿剌不花(1287—1291年在位)治下達到了巔峰,當時那海成為公開的共同統治者。禿剌不花十分不幸,這位年輕的汗表現出了一些獨立的跡象,所以那海殺了他。然後,那海將禿剌不花的兒子脫脫(1291—1312年在位)扶上汗位。脫脫一開始扮演了恭順的傀儡,但當他長大成人,就開始公開與自己的“監護人”發生衝突。那海死於1299年,使得有可能毀滅汗國的內戰未曾爆發。但無論如何,損失仍是巨大的。

蒙古帝國退回草原,草原是朮赤汗國的天然重心

在剩餘的時間裡,脫脫致力於恢復金帳汗的領土和權力。最後,他向伊利汗發動了幾次攻勢,但更多的是通過外交手段,而不是軍事行動。而且,他削弱了那海繼承人的權利,將保加利亞重新納入朮赤汗國的統治範圍。他還曾向與威尼斯人爭奪黑海貿易權的熱那亞人施以羞辱性打擊。他於1308年洗劫了卡法。熱那亞人後來得以在那裡重建自己的地位,但必須遵從脫脫制定的條款。

蒙古帝國退回草原,草原是朮赤汗國的天然重心

脫脫開創了金帳汗國的黃金時代,而月即別汗(1313—1341年在位)則是黃金時代的統治者。在他統治期間,朮赤汗國並未擴張帝國的領土,但通過與伊利汗國的和平相處而繁榮,因為各個汗國重建了遍及整個帝國的蒙古治世。然而,月即別汗確實也有其他煩惱,例如羅斯諸王公的日益躁動。羅斯諸公國很久以前就是朮赤汗國的補給點,主要是為軍隊和歲入施行盤剝的一個資源供應之處。儘管諸公國曾多次嘗試脫離朮赤汗國的統治,但最終都失敗了,因為月即別汗操弄王公們使之互相攻伐。他最終任命了非常弱小且無關緊要的莫斯科城的尤里·丹尼洛維奇(YuriiDanilovich)為大公,主要是作為蒙古人在這片區域的“負責人”,以對抗較為強大的特維爾公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