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名人背後—那些默默無聞付出的人,連名字都沒有

中國歷史上出現了很多了不起的人物,涵蓋了經濟、文化、軍事、政權領域。絕大多數人成名後都知道與他成就相關的人和事,但最有影響力的100名中,有三位名人能夠聞名天下,卻不知道在他背後付出和犧牲的人究竟姓甚名誰。

  • 唐代詩人—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

在李白25歲的時候,因為從司馬相如的文章裡面看到非常誇讚地描敘楚地雲夢的湖泊如何神奇壯觀,於是他決定前來觀賞。在經過湖北安陸的時候,前代相國許圉師非常欣賞李白,決定招他入贅,做上門孫女婿。李白雖然內心十分的不願意,但他還是抱著很負責的心態去對待這第一次的婚姻,娶了許氏為妻。

歷史名人背後—那些默默無聞付出的人,連名字都沒有

招贅入許家

婚後夫妻恩愛,婚姻生活還算和諧,許氏生下一男一女。雖生於豪門,許氏恪守婦道、相夫教子,把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在我國古代,男人做上門女婿的社會地位是相當低賤的。李白入贅許家,常年生活在老丈人家裡,這種吃人嘴軟的生活讓他非常鬱悶,於是李白將精力放在隱居山林、以隱求名、揚名入仕上面。

就在李白長期奔走無成,深受困頓落寞煎熬的時刻,他終於時來運轉,接到了唐明皇的詔書,命他進京朝覲。

此後他走遍大江南北,重訪江東,憑弔賀知章,寫下了《對酒憶賀監二首》。被汪倫的盛情感動,寫下了《贈汪倫》等等1千多首膾炙人口的詩歌。

歷史名人背後—那些默默無聞付出的人,連名字都沒有

憶賀知章

歷史名人背後—那些默默無聞付出的人,連名字都沒有

贈汪倫

歷史名人背後—那些默默無聞付出的人,連名字都沒有

靜夜思

四海遊歷的生活,李白也會思念故鄉和妻兒,對倚門深望的妻子觸動相思之情,尤其覺得對偏野鄉居的兒女們深感負疚。12年的婚姻,幾乎獨自撫養一雙兒女的許氏病故,至今不知其全名。


  • 南宋英雄—岳飛

岳飛(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湯陰縣)人,南宋抗金名將。

岳飛出生不久,黃河決口,滾滾的黃河水沖走了岳家所有的東西,母親姚氏抱著幼小的孩子坐著木桶逃難,後來又漂泊到河北,苦難的生活使岳飛從小性格內向、沉默寡言。
姚氏出身鄉野,識字不多,卻是一個極有主見、為人剛直、思想開明的母親。她從小就對岳飛施以嚴格的家教,教育兒子不但要學會承擔各種苦難,而且要能成為一個剛直不阿、頂天立地的男子。聰穎的岳飛漸漸領會了其中的真諦,勤加讀書、勤奮練武,成為了一個文武雙全的人才。

歷史名人背後—那些默默無聞付出的人,連名字都沒有

兒時的岳飛

在岳飛16歲時,北方金國四太子金兀朮率領大兵南侵,北宋朝廷腐敗無能,無力抵抗,被金兵佔了都城汴梁(今開封),皇帝欽宗、太上皇徽宗也被擄到北國,金兵在中原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母親姚氏鼓勵兒子報效國家,並讓岳飛去中堂擺下香案,端正香燭,拜過天地祖宗。又讓岳飛跪下用繡花針在他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 岳飛“以”精忠報國“為座右銘,奔赴前線,建立起一支紀律嚴明、作戰英勇的抗金軍隊——“岳家軍”,讓金軍聞風喪膽,節節敗退。

歷史名人背後—那些默默無聞付出的人,連名字都沒有

岳母刺字

歷史名人背後—那些默默無聞付出的人,連名字都沒有

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歷史名人背後—那些默默無聞付出的人,連名字都沒有

精忠報國

眼看就要大功告成,收復江山時,皇帝趙構怕岳飛打敗金兵後,接回被擄走的兩位皇帝,而自己的皇位就保不了,因此和姦臣秦檜連發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飛退兵。秦檜還誣告岳飛謀反,將他關入監獄,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毒死。

岳飛死時只有三十九歲,他一生謹記母親的教誨,即使在死的那一刻,也沒有忘記母親“精忠報國”四個字。晚年的姚氏,人們尊稱”姚太夫人“。


  • 秦始皇帝—嬴政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秦莊襄王之子。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13歲之前的嬴政曾是趙國質子,後由秦國商賈之人呂不韋扶持登上皇位。即位時由於年少,國政皆由丞相呂不韋把持,並尊呂不韋為仲父。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全面建立了各種制度,並明確規定皇帝的正妻為皇后,皇帝的母親為皇太后。但是秦始皇自己卻終生沒有立皇后,他也是立後製形成以來唯一沒有立皇后的皇帝。傳說阿房或者黎姜是嬴政比較屬意的皇后人選,但沒有歷史考證,秦朝皇后至今都是個謎。

歷史名人背後—那些默默無聞付出的人,連名字都沒有

萬里長城

歷史名人背後—那些默默無聞付出的人,連名字都沒有

統一文字

歷史名人背後—那些默默無聞付出的人,連名字都沒有

兵馬俑

自古以來,對秦始皇的評價褒貶不一,但是秦始皇的一生,對中國歷史的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推動作用。

縱觀歷代皇帝,除了後宮三千,還有至高無上尊貴的皇后。立後關係到王位繼承秩序,這種關乎國本的事情,以秦國的傳統和制度安排,一般在秦王親政之後不久就進行。立後一方面可以確立嫡庶,又可以穩定後宮。如果不立後,朝廷動盪不安、國家政權危貽。歷史上秦始皇應該是有皇后的,估計是有人故意抹去痕跡,這個人很可能就是秦始皇本人。


杜牧在《阿房宮賦》中寫道,“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盡態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

歷史名人背後—那些默默無聞付出的人,連名字都沒有

嬴政後宮佳麗

根據資料記載,秦始皇一生一共有過三十三個孩子,兒子就有二十三個,其中大家最為熟悉的只有扶蘇和胡亥。至於他們的生母,歷史資料上很少有記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