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殘酷的末日背景下,犧牲是否還有意義?

國產科幻片《流浪地球》在賀歲檔電影中憑藉口碑發酵殺出重圍,成為一匹票房黑馬,影迷朋友們表示這部電影開啟了中國硬科幻電影元年。確實,無論朋克式的地下城,還是冰雪覆蓋的杭州上海,亦或是地木交匯的景象,這部電影的視覺特效堪稱中國科幻電影的登峰之作。

《流浪地球》:殘酷的末日背景下,犧牲是否還有意義?

這部電影與以往的災難片有所不同。不管是《後天》、《2012》,還是歐美的超級英雄電影,都是在面對災難時,人類犧牲一部分人或者犧牲地球,逃離到其他星球。而這部電影則是帶著地球一起流浪,尋找新的家園。

既然是講述世界末日的災難片,“犧牲”在情節中在所難免。但殘酷的是,犧牲在這種背景下帶來的意義微乎其微。

《流浪地球》:殘酷的末日背景下,犧牲是否還有意義?

影片中最早“犧牲”的是劉啟的母親,她的犧牲是被選擇的結果,造成了劉啟和父親劉培強的心結。在劉培強去往領航員空間站前,為了給姥爺韓子昂、兒子劉啟去往地下城避難所的資格,決定放棄了對妻子的治療。根據後面的情節太空站說地球還有35億人,可以知道餘下的一半人,和劉啟的母親一樣,在20年前就已經死去。活人的生存環境並沒有因為他們的犧牲而有所改善,他們,只是白白地葬送了性命。

《流浪地球》:殘酷的末日背景下,犧牲是否還有意義?

影片中最震撼的犧牲是劉培強,他的犧牲是為了能將地球推離木星,所以操縱著空間站點爆了木星。本身,這個救援方案就不一定會成功,為了這萬分之一的可能,劉培強犧牲了自己。但他犧牲後呢?被他放逐的休眠倉裡的航天員們,在浩渺的宇宙中徹底流浪了,而僥倖存活下來的地球,真的能完成流浪計劃嗎?觀眾們不得而知。劉培強的犧牲充滿了悲劇色彩。

《流浪地球》:殘酷的末日背景下,犧牲是否還有意義?

影片中隱藏最深的“犧牲”是火種計劃,一個沒能實現的犧牲。火種計劃是指領航員空間站裡儲存著人類的文明和後代,空間站叛逃太陽系,犧牲掉地球和地球上存活的所有人,帶著人類的“火種”去建造一個新的家園。且不說空間站剩餘的燃料能不能支撐它逃離太陽系,假設它叛逃成功,那沒有人類的文明還是文明嗎,沒有親緣關係的人類還是人類嗎?火種計劃中,地球上所有人的犧牲都變得毫無意義。

《流浪地球》:殘酷的末日背景下,犧牲是否還有意義?

其實,在主角一行人拯救地球的過程中,也不斷有犧牲。電梯裡救援隊的隊員為了救姥爺韓子昂犧牲,但韓子昂卻只多活了幾分鐘就因為氧氣匱乏而死。救援隊的一名隊員為了運送火石丟掉性命,但火石卻被同行的女隊員周倩幾槍打壞了,完成救援任務點燃發動機的卻是其他團隊。

《流浪地球》:殘酷的末日背景下,犧牲是否還有意義?

在這部影片中,死亡就是死亡,犧牲就是犧牲,真實而冰冷,沒有任何意義。但人類的歷史步步前行沾滿血腥,在危機時刻總要有人做出決斷,不去衡量價值,不去計較意義,只遵從本能做出那個決定。

《流浪地球》:殘酷的末日背景下,犧牲是否還有意義?

真正的英雄,不在於擁有多大的力量,而在於敢於犧牲。《流浪地球》裡沒有個人英雄,每個人都是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