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最為寶貴的是什麼


春節檔期,好片扎堆,而《流浪地球》最為讓人期待。之前的小範圍點映,我的一些科普圈、文藝評論界或者做公眾號專注影評的朋友應邀參加,回來在朋友圈裡眾口一辭地誇好,包括對電影一貫持挑剔態度的朋友。

被克拉克、阿西莫夫經典作品,還有大劉幾乎所有作品,以及多部科幻類型電影餵養過一輪兒的我等資深科幻迷,自有一個參照系,但是,看完《流浪地球》,我知道我的朋友們不是托兒,《流浪地球》的確標誌著“中國電影市場科幻元年的真正啟航”。

《流浪地球》至少在這四個方面是值得一看的——

硬核科幻科學探索的開智。《流浪地球》把人類未知的未來,進行了時間和空間上超越想象力極限的假想,而這個假想也並非空穴來風、杞人憂天。萬物有始有終,天文學家測算推演過,太陽的壽命可達100多億年,在其存在的最後階段,燃燒完最中心的氫之後,因為中心氦發生進一步聚核反應產生更多熱量,太陽將開始不斷膨脹,吞沒地球在內的行星,再經過一億年的紅巨星階段後,突然坍縮成一顆白矮星——這是所有恆星的終極命運。極其遙遠的未來將面對的危機,人類已經未雨綢繆,“流浪地球”計劃就是個腦洞超大的方案:給地球裝上一萬多個行星發動機,帶著地球一起跑路,逃離太陽系,駛向根據目前探測,距離最近且可能宜居的比鄰星軌道。影片上映才幾天,木星大紅斑、引力彈弓、剛體洛希極限都成了知識熱點,片中涉及的太空、航天、機械、通訊高科技成了關注焦點和熱門話題,一部還有很多人直呼“看不懂”的科幻片,傳遞科學理論知識,彰顯科學探索精神,激發了無數人的求知慾、想象力,價值非凡。

人類精神共同閃耀的光輝。當地球危機來臨的時候,人類達到了空前的團結,這在聯合政府高瞻遠矚的決策安排、空間站各國宇航員們融洽的“辦公室文化”,地面各國救援隊的“飽和式救援”都得到體現。行星發動機受木星引力影響停擺的時候,為重啟發動機,40萬2千支隊伍,共計150萬人,向5000臺發動機共運送了7萬個火石,為重新點燃發動機付出極其艱苦慘烈的代價。片子只展示了一支隊伍的努力,而在他們馳援杭州站遇阻時,得知杭州站發動機已經被順利重啟,由此可見其他救援隊已經先期抵達並獲得成功。劉培強懷疑空間站叛逃,從而破壞休眠倉,和俄羅斯隊友去控制艙一探究竟,在去往空間站控制艙途中,發現也有其他宇航員覺醒並不約而同實施和他們一樣的行動,而俄國隊友更是犧牲自己,把劉培強推向控制艙。而利用發動機向木星發射火焰引爆木星之時,可以看到沖天的火焰並非劉啟他們發射的這一束,可以看見另有兩束,這也說明其他救援隊不謀而合採取了同樣的策略。這些情節,都讓人細思極為震撼,劉培強、劉啟以及中國救援隊都不是一個人、一支隊伍在戰鬥,人類為了共同的家園、為了自己的家人,都選擇了戰鬥,選擇了希望。特別是,當聽到請求支援的全球廣播時,本來各自奔向自己的家鄉準備和親人最後團聚的各國救援隊隊員,集體調轉車頭馳援,這個場面讓人血脈噴張、熱淚盈眶。《流浪地球》也有自己的氣度格局,並沒有過度渲染主角光環,點爆木星,不僅是主角想到了,根據聯合政府的說法,7小時前以色列團隊想到並驗證了成功率為零,可見也是腦汁用到極致。而當劉培強背水一戰操控空間站奔向木星的時刻,聯合政府最終也沒有阻止和埋怨,也選擇了“希望”。

中式英雄刻板印象的突破。《流浪地球》貢獻了不一樣的中式英雄形象。曾經,在我們的影視作品中,英雄大多是高大全的完人,為了一個崇高的事業、偉大的計劃,可以大義滅親、拋妻別子,忠孝不兩全。時至今日的一些宣傳中,也依舊在崇尚這種“犧牲”,沒有新郎的婚禮,因為工作忙十年沒回家探望母親的“事蹟”比比皆是。但是,《流浪地球》告訴我們,中國人一樣重視“家人”,在危機關頭,也會“今夜,我關心人類,但更想你”。劉培強就是那個有謀略智慧的宇航員,同時也是有舔犢情懷甚至有小私心的普通父親一枚。而少年英雄的塑造,也是片子的閃光之處。雖演技略顯青澀稚嫩,但是把“我是天才”掛在嘴上,最終在生死歷險中迅速成熟並擔當大任的劉啟,知識豐富思維敏捷的李一一,都顛覆了中國小孩被傳統教育約束不善張揚自我、死記硬背思考力不足的刻板印象。但是,我也要吐個槽,女性就沒那麼亮眼了,片子中出現女性不多,有點印象的,有遇事就哭鼻子唸叨“怎麼辦呀”的韓朵朵,為了不讓隊友再送命直接舉槍破壞火石的周倩,僅出現過兩次病懨懨躺在病床上最終被老公決定放棄治療的劉啟媽媽,矯情的女老師和拿腔拿調的女班長,還有一個彪悍無比追打男票的路人女生閃過兩次。雖然最後韓朵朵以柔弱小女孩聲情並茂的廣播,召喚救援隊重新集結,成為最讓人淚目的一幕,但是還遠遠不夠。電影走向世界,美麗、智慧、獨立、堅強的女性形象對塑造國家形象至關重要,韓國、印度都在這方面收穫頗豐,我們為什麼放任“中國大媽”代表中國女性,而忽略了自己其實是一個擁有世界上最為廣大優秀、卓越女性群體的國度。

科技特效比肩大片的水準。特效其實是這部片子最體現製作水準的。電影作為視覺藝術,這是看家本領。看片子,你會感覺這部作品,在向很多經典科幻電影致敬。冰封的城市,讓人想到《後天》;災難場面讓人想起《2012》;MOSS,讓人想起《2001太空漫遊》裡的HAL9000大獨眼;劉培強和俄羅斯宇航員空間站外的橋段,讓人想起《地心引力》;地下城,讓人想起《銀翼殺手》開創的賽博朋克世界氛圍;救援隊集結的場面,讓人想起《頭號玩家》中同樣眾志成城的集結場面……看到這樣一些數據:這部片子歷時3年;專門請了4位科學家為片子把關;整部影片一共有2003個視效鏡頭,並且在拍攝前期一共繪製了3000張概念設計圖和8000張鏡頭稿,這一共12000張的繪製作品是那些精彩特效的基礎。最終呈現的行星發動機、空間站、地下城,壯觀至極。負載重卡、外骨骼裝甲、火石,都酷斃了。

寫完這篇觀後感,看到《流浪地球》票房已破十億,而根據大劉另一部作品改編的《瘋狂外星人》也破了十億!真心期待大劉霸屏,讓科學精神影響一個社會,多去眺望未來和星空!而不是沉溺穿越、宮鬥和困頓現實的雞零狗碎。另外,《流浪地球》除了可以劃歸科幻片類型,也是一部成功的災難片,我經常會向朋友推薦帶家人看看《2012》、《海嘯奇蹟》這樣的片子,那麼現在推薦影片又多了一部。觀影當天,看到電影院裡都是一家人一家人一起去看的,體驗災難和感受離別,讓我們更懂得珍惜,珍惜當下,珍惜彼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