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商標究竟害了誰?

撞衫,撞臉,撞商標品牌也能上演模仿秀,面對山寨的拿來主義企業會有哪些對策?誰又是山寨商標的最終受害者?

我們現在一些娛樂報道經常有一個詞叫“撞衫”意思是兩個大牌明星在一個場面很大的時候碰著了結果發現你穿的我穿的是一樣的衣服大家覺得挺尷尬尋思怎麼選到一塊去了。還有一種現象叫撞臉就說某一個普通百姓長了一張明星臉他和某一個明星長得挺像所以看起來挺好玩,我說的你可能會覺得有點尷尬有點滑稽認為這種想象確實給我們生活當中帶來一些錯位的快樂。但是今天說的事情帶來的可不是快樂和滑稽,他會給我們帶來一種很大的憂慮是什麼現象呢?我們管它叫撞商標什麼叫撞商標呢?我有一次坐火車渴了我買瓶飲料喝吧結果我一看這不是雪碧嗎買瓶雪碧吧結果我喝的時候我就覺得怎麼這麼死甜死甜的我再仔細看商標不是雪碧是雲碧,不仔細看還真看不出來。

山寨商標究竟害了誰?

露買一瓶核桃露挺有名品牌叫做六個核桃拿過來一看是大個核桃它六字連上了。

山寨商標究竟害了誰?

我說到這大家可能明白了所謂撞商標不就是山寨商標嗎。在我們生活中幾乎無處不在的這個山寨商標。商標是識別某品牌商品服務或與其相關具體個人或企業的顯著標志而山寨商標就是通過使用相近的字或字母模仿著名商標或在知名商標前後加上詞綴的方式而得到的一些與著名商標非常像的標誌或者是對某知名商標的外形進行模仿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的一種不正當手段。提到山寨商標很多人咬牙切齒這假冒偽劣產品就該打擊,我想先糾正一個概念山寨商標可不是假冒偽劣什麼叫假冒偽劣呢比放我這兒一個品牌,比方說飄柔我也出飄柔我連盒子商標生產地址什麼條碼都跟你一樣冒充品牌名字這叫假冒偽劣產品山寨商標不是,山寨商品特點是自己的商標和你不一樣儘管看著都很像但是你仔細一看它有差別而且山寨商標註冊商標的號生產的地址廠家,聯繫電話都是自己的都是真實的不是假的,就是跟你像所以這叫山寨商標。山寨和假冒偽劣不同如果說假冒是盜用的話那麼山寨就是模仿,山寨商標就像明星的模仿秀一樣雖然不是名牌但卻利用了名牌效應。電影《大腕》中就出現過這樣的經典橋段在葛優為導演泰勒策劃的喜劇葬禮上贊助商大都是一些山寨企業,“標驢運動裝”,“梅地亞手錶”,“杜十娘金項鍊”。在電影場景中讓我們啼笑皆非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了生活中山寨產品的無處不在,消費者往往一不留神就看錯了商標這時候山寨產品對馳名商標的衝擊也就不言而喻了。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說有人願意喝營養快線,都知道娃哈哈營養快線,娃哈哈營養快線在各大電視臺什麼報社全做廣告一年廣告費都得十幾個億以上,那麼我有一次在超市發現了有另一款的外表跟娃哈哈營養快線一模一樣仔細一看營養快線不假牌子不是娃哈哈叫旺哈哈。一想這哪生產的一看底下叫長沙哈旺食品有限公司不是娃哈哈集團的。

山寨商標究竟害了誰?

後來我專門做了調查在咱們國家工商總局的網站上查了一下這個哈旺是正經註冊的公司商標一切流程都是合法的也就是說這是真商標,可是我們琢磨琢磨就自己隨便想想都能想明白這道理它用什麼掙錢,離遠了一看跟娃哈哈營養快線一樣就容易被買走了,消費者是衝著買娃哈哈營養快線去的就等於它用這種方式不道德的把別人的營業額給拿走了而且產品質量出了事消費者可能不是罵它罵娃哈哈有問題也就是說好處它得了壞處跟它沒關係了我們說這個危害得有多大一點不比假冒偽劣那個少,而且這個現象在我們生活中越來越多,一線城市可能還少點,三四線城市,城鄉結合部,農村遍地都是這些山寨商標,咱們生活中不光是食品包括日化產品有不少都是,例如:雕牌洗衣粉,雕牌香皂一看這是雕牌啊在走近一看把雕字分開了周住牌了。

山寨商標究竟害了誰?

我相信有不少住在農村的朋友準買過這周住牌的,什麼白貓洗衣粉,百貓,日貓這樣都有離遠了看一模一樣顏色圖案什麼全是一樣的,食品領域坑人現象更多,像伊利牛奶有個尹俐牛奶把它單立人給去了,買包方便麵吧康師傅紅燒牛肉麵吃完不對味兒一看底下叫“康帥博”師字少一橫變成康帥博。我相信我說這個很多人都有體會,這種情況要是在生活中遍地常見的話可以想見讓正規廠家情何以堪。山寨商標看似事小卻關乎道德與誠信面對山寨商標帶來的危害我們還要從根本上解決。那麼造成這種情況的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首先就是大家的這種版權意識知識產權意識普遍不強,其次就是註冊過程有問題打擦邊球,比如前面說了娃哈哈營養快線在工商局已經有這個奶製品了不允許註冊這個那麼山寨的就會以註冊豆奶換個項目,豆奶項目裡面沒有娃哈哈那麼就註冊成功了。這說明我們的商標註冊和執法監管嚴重的不到位。最後就是維權,維權特別費勁,在我們現實生活當中這種山寨商標出現之後遭到懲處後最多是商標撤掉或者交出一部分非法所得大部分它都賺下了。最後我想告訴大家千萬不要因為貪便宜去買山寨的商品,也希望國家能重視山寨產品打擊這種投機取巧的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