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經歷過離奇的曼德拉效應,你有過嗎?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在看一部電影、一本書或者聽到一段話時,有一種似曾相識感?好像時光倒流,過去的時光現在又完整地重溫一遍。調查顯示,大約三分之二的人會有這樣的經歷。集體的似曾相識感,就是曼德拉效應。

很多人都經歷過離奇的曼德拉效應,你有過嗎?

曼德拉是南非著名的反種族隔離革命家,1962年他因政治運動被捕,隨後被判處終身監禁,但曼德拉堅強地挺了過來,在1990年終於獲釋。1994年到1999年期間,他以南非總統的身份,頻頻在電視上露面。然而,一些美國人卻會驚呼:“他不是死了嗎?我還在電視上看到了他的葬禮,很多南非人上街手舉他的遺像哭泣,城市發生暴動,他妻子發表了熱淚盈眶的演講……”這些人描述得繪聲繪色,力證這些都是自己親眼所見。然而,直到2013年,曼德拉才去世。但曼德拉每一次露面,總會有人認為他已經死了。

這個不可思議的現象引起了超能諮詢師的關注,為了尋求合理的解釋,她將之稱為曼德拉效應。這一效應指的是,一些人雖然互不認識,但記得同樣的事情、同樣的細節,然而他們的記憶與現實、歷史書等是完全不同的。

很多人都經歷過離奇的曼德拉效應,你有過嗎?

隨著越來越多人知道曼德拉效應,大家才發現這種現象發生的實在太過頻繁。

一個例子是許多人會犯相似的拼寫錯誤或者口誤。兒童書《貝貝熊》是許多人童年時期最愛的讀物,現在還被拍成了動畫片,依然陪伴著孩子們。但許多人都會將《貝貝熊》的英文名“Berenstain Bears”叫成或者拼寫成“Berenstein Bears”。雖然在我們看來,這兩個名稱差別不是很大,只是將單詞中的“a”寫成“e”,這很可能是人們記錯了,但是在英語中,這兩個單詞意思完全不同,“Berenstain”翻譯過來是“捲毛”的意思,而“Berenstein”則是“琥珀”的意思,這就像叫了兩個不同的中文名字,或者寫了兩個完全不同的漢字一樣。而直到今天,一些人仍然堅持認為“Berenstein Bears”才是《貝貝熊》正確的名字。

很多人都經歷過離奇的曼德拉效應,你有過嗎?

2015年,互聯網上發生了一件更詭異的事情。起初,美國紐約的一名女性諮詢一位精神病學家關於夢境的闡釋,她自述在夢中常常夢見一個男人,這個男人總會給她好的建議,但永遠只出現在她的夢中。激動之餘,這名女性畫出了這個男性的長相。隨後,這張畫留在了精神病學家的桌上,另外一個病人看到了,他說他也經常夢見這個男人,緊接著越來越多的人聲稱自己見過這個男人。出於好奇,一位意大利人用面部合成軟件做出了這個夢中男人的臉,然後放在尋人網站上,想弄清楚這個男人到底是誰。結果,截止2009年,全球2000多個人都說自己在夢中夢見過這個濃眉大眼的男人。有的人相信這個男人是救世主,有的人相信他是擁有超能力的人。

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對於曼德拉效應的解釋有三種,雖然每一種聽起來令人有些毛骨悚然。

一、多元宇宙理論,這指的是宇宙有多個,並且在同時運行。在這期間有大量的宇宙記憶互躥(例如A宇宙的記憶傳播到B宇宙中)造成了所謂的“曼德拉效應”,然而儘管上述理由聽起來非常玄幻,但是依然有人會信以為真。最近時期的量子力學也反應了多元宇宙的存在。

二、未來人類對於歷史的修改遺留下的漏洞。這個就比較好理解了,未來的人類修改歷史的時候由於馬虎留下了蛛絲馬跡。另一個則是光明會,光明會從第五次生物大滅絕時便存在,而且一直在暗中操縱著人類。

很多人都經歷過離奇的曼德拉效應,你有過嗎?

三、這也是比較科學的解釋說法,例如標題的曼德拉效應。曼德拉出獄時的名氣並不像現在這麼舉世聞名,而且當時的人們也並不會關心如此,所以出獄的迎接會則被錯誤的理解為葬禮,而且在朋友親友互相攀談的時候,這種錯誤的記憶鏈接被不斷加強,導致了現在的錯誤理解。

很多人都經歷過離奇的曼德拉效應,你有過嗎?

如果從道教的角度來看待,我覺得一切皆有可能!因為我們生活的三維世界,本身就不是獨立存在的,那麼存在七維、八維空間都是完全有可能的。人類眼睛看到的,往往都是最簡單的事物,那些看不到的,並不是不存在。很有可能,我們現實生活就是一場夢而已,而夢中的那個世界,也是另一種現實,哪個是真實的,哪個是假的,也許並沒有真假,都是存在的!

總會有那麼一天,時間會逐漸解開現在我們無法理解的事物。

所以,我們更願意相信“道生萬物”,這無形的疑問,都交給“道”來回答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